2004年11月20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擺弄(bǎi nònɡ)爺爺種的花草時,發(fā)現(xiàn)了幾只蝸牛(wō niú) 。我想看看它們是益蟲還是害蟲,于是做了一個實驗。我把一片菜葉、一小塊饅頭、一塊米糕(mǐ ɡ?。铮┓旁谧郎希盐伵W絹?,也放在桌上。不一會兒,它們就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爬去,一只、兩只、三只……都是往菜葉上爬的。這下,我知道蝸牛是害蟲了。
蝸牛這么小,它的眼睛、鼻子在哪里呢?我把一片菜葉放在蝸牛的前面,看它是怎么發(fā)現(xiàn)和找到菜葉的。我仔細(xì)觀察,只見它頭上有兩對觸角(chù jiǎo) ,一對長,一對短。它先用那對短的觸角碰了碰菜葉,又用那對長的觸角搖動了好幾下,好像在說:“我找到菜葉了,我找到菜葉了!”我判斷,那對長的觸角是蝸牛的鼻子,那對短的觸角是蝸牛的眼睛。然后,我就去查了《十萬個為什么》,答案果然是對的。
從這次觀察實驗中,我獲得了不少知識。以后,我還要進(jìn)一步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生物的奧秘(ào m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