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認錯以后(某學生)
有一天,我一個人在家,不小心把熱水瓶碰倒了,隨即“砰”的一聲,熱水瓶碎了。頓時,我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大一會,我才緩過神來。
我趕快把熱水瓶碎片掃進垃圾桶里,再把地上打掃干凈。
不久,媽媽回家了,我立刻主動把這件事情告訴她,并承認錯誤。沒想到媽媽一聽,立刻火冒三丈:“我就知道你一個人在家不會干出什么好事的,你不能小心一點嗎……”
媽媽一直數(shù)落了我很長時間,我心里非常難過。本來,我以為主動向媽媽認錯,可以讓媽媽知道我是個誠實的孩子,然而,我卻遭到了媽媽劈頭蓋臉的一頓罵,真?zhèn)模?/p>
(主動認錯,卻沒有得到媽媽的諒解,的確有些失落。)
肯定孩子(某家長)
我兒子喜歡幫我們做這做那,但他經(jīng)常干不好。
那天,家里的燈泡壞了,我買了一盞新的準備換上。這時,兒子接過我手里的燈泡說:“我來我來!”見他這么熱情,而且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我就同意了。
就在我轉身要去干其他事情的時候,忽然聽到“啪”的一聲,我連忙回頭一看,不好,新燈泡掉在了地上,打碎了。我再看看兒子的表情,他顯得非常不好意思。
之后,我沒有責備兒子,反而說:“你能主動幫我干事情,還是值得表揚的嘛!”
(家長能看到孩子積極的一面,有益于他們的成長。)
媽媽不理解我(某學生)
有一次,我在學校里和同學鬧了一點矛盾,心里感到十分委屈。回家以后,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希望媽媽能關心關心我??墒?,媽媽聽了根本沒有反應。過了一會,我還是悶悶不樂的樣子,媽媽看見了,說:“這么小的事情,也值得你這樣生氣?。〕燥埑燥?!”我聽了反而更加難受。
媽媽為什么不能安慰我一下呢?好像在大人眼里,我們小孩的事情都是小事。他們一點都不理解小孩。
(小孩的心理感受也很重要,不應該被大人忽視。)
陪兒子聊天(某家長)
我有個習慣,每天都要抽出一點時間陪兒子聊天。
在兒子面前,我不喜歡板著面孔,而是讓自己放下架子,和兒子聊天。主動問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并保持一種輕松、快樂的氣氛。在這種情形下,兒子便有說不完的話,談論他喜歡的明星、愛看的電視,以及學校里發(fā)生的一切。每當這時,我總是聽得很仔細。而兒子講完以后,我也能從他的表情上看出一種愉悅的心情。
(大人如果能經(jīng)常和子女平等地交流,聽聽孩子的心聲,那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