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萼玉簪系百合科玉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紫萼、紫玉簪。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華東、西南等地區(qū),東北南部地區(qū)有少量分布,極具觀賞價值和綠化功能。此外,全草有治療胃痛、跌打損傷、蛇咬傷等功效。
1.形態(tài)特征
紫萼玉簪根狀莖粗壯,簇生須根,葉基生成叢狀,葉片多為卵形,葉長10 ~ 20厘米、寬6 ~ 15厘米,具有7對弧形脈,邊緣平或微有波狀,葉柄長10 ~ 20厘米,較粗壯。花葶由葉叢中抽出,高50厘米以上??偁罨ㄐ?,花淡紫色,長4 ~ 5厘米,花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果期8 ~ 9月份,結(jié)實量很少。
2.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性氣候,喜陰,忌陽光長期直射,分蘗力和耐寒力極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的土質(zhì)均能良好地生長。4月上、中旬返青,9月下旬至10月初進入枯萎期,年生長175 ~ 185天。
3.栽培技術
栽培地翻耕深度15 ~ 20厘米,除凈石塊、樹根等雜物,然后施入適量經(jīng)充分腐熟的廄肥于地表,再耙細、耙平。移栽時每穴栽5 ~ 8株,株距10 ~ 15厘米,行距15厘米。栽后澆透水,隔2 ~ 3天后再澆一次。實踐證明:春、秋季節(jié)移栽易成活,夏季移栽次之。移栽后3 ~ 4年數(shù)量可增加1 ~ 2倍。
4.病害防治
(1)白絹病。病株根頸表皮呈褐色水漬狀,長有白色菌絲,最后形成白色菌叢層,狀如白色絲絹,導致葉柄基部腐爛、倒伏。藥物防治: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600 ~ 800倍液或25%克枯星300 ~ 400倍液澆灌基部。
(2)炭疽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和花梗,植株長有圓形或近圓形病斑,呈灰褐色或灰白色。藥物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600 ~ 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噴施。(江蘇 李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