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歷經8天的十運會男籃比賽在南京五臺山體育館落下帷幕,解放軍隊以71:60戰(zhàn)勝廣東隊,蟬聯冠軍??v觀十運會男籃所有比賽,整體呈現三大特點。
隊伍梯隊間實力落差大
在參加十運會決賽階段競爭的12支隊伍中,以解放軍、廣東、江蘇實力最為強大,被視為第一梯隊,其余9支隊伍與第一梯隊球隊交手均以大比分告負,梯隊間的實力落差很大。
在第一梯隊中,劉玉棟、李楠、莫科領銜的解放軍男籃狀態(tài)雖然幾經起伏,但在小組賽后頻頻發(fā)威,最終勝廣東奪冠,成為唯一一支保持不敗戰(zhàn)績的球隊,大顯鐵軍風范。
雖然廣東隊屈居亞軍,但其總體狀態(tài)還是所有參賽球隊中最為穩(wěn)定的。擁有杜鋒、朱芳雨、易建聯和王仕鵬四國手的廣東隊陣容堪稱豪華,小組賽和淘汰賽時大多數情況都毫無懸念地戰(zhàn)勝對手。無奈在決賽中遭遇狀態(tài)已達頂峰的解放軍隊,痛失金牌。
而東道主江蘇隊的表現卻可謂差強人意,慢熱和主力隊員的狀態(tài)不穩(wěn)定等問題一直在困擾該隊,令其最終只獲第三名。
老將寶刀未老,新人逐漸成熟
戰(zhàn)神劉玉棟可謂本屆全運會男籃比賽最引人矚目的老將,他以35歲“高齡”與眾多年輕球員同臺競技,大有寶刀未老的氣勢。另外,江蘇隊的胡衛(wèi)東、吉林隊的孫軍、浙江隊的吳乃群、湖北隊的單濤等都是昔日賽場上叱咤風云的老將,他們在場上奮力拼搏,贏得球迷的贊賞。
在老將們依然馳騁的時候,一些正值當打之年的球員也漸變成熟。如廣東隊的易建聯在十運會上鋒芒畢露,還不時與隊友配合上演精彩的扣籃,頗有歐美球員的風范。另外,江蘇隊的唐正東、易立等年輕隊員的表現也令人印象深刻。前段時間狀態(tài)低迷的唐正東在十運會中表現出色,再次證明了自己。
前國家男籃主教練蔣興權評價年輕隊員時表示,本屆全運會很多年輕隊員表現出難得的頑強拼搏精神,只要他們繼續(xù)保持這種精神面貌,中國男籃還能走得更遠。
中國籃球仍需適應國際賽場
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胡加時在5月27日開幕的2005年全國籃球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男籃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上的任務是確保前八、沖擊前六。
為實現此目標,籃管中心其中一項措施就是在十運會上引進外國裁判,這是歷屆全運會男籃比賽中的第一次。
三位國際級裁判分別來自斯洛伐克、希臘和澳大利亞。在比賽中,記者發(fā)現,外籍裁判執(zhí)法的尺度與國內裁判有區(qū)別。一些很隱蔽的犯規(guī)動作他們經常能捕捉到,有些對對方影響不大的干擾動作外籍裁判卻放手通行。對于球員隊服在比賽中是否保持整齊等關乎體育風尚的問題,外籍裁判遠比中國裁判抓得認真。
中國籃管中心競賽部部長王玄說“引進外籍裁判首先能幫助我們更公正地執(zhí)法;二是外籍裁判參與執(zhí)法能幫助中國的裁判和球員更好地適應國際賽場的執(zhí)法方式和特點?,F在中國籃球的職業(yè)聯賽是專業(yè)的,但是裁判隊伍卻是相對業(yè)余的。引進高水平的外籍裁判能幫助提升中國裁判的專業(yè)化程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