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順華
20世紀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曰本相機制造業(yè)飛黃騰達的年代,幾個著名相機公司當時都有抗鼎之作,SRT系列就是當時美能達相機公司引以為豪的經(jīng)典作品。由于質(zhì)量穩(wěn)定、返修率低、銷量大(這可能是海鷗DF仿造的原因之一),該系列的幾款型號,成為了美能達“長壽”機型。
自美能達1966年推出SR T101相機后,相繼推出了SRT202、SRT303、SRT505系列產(chǎn)品以及派生出的簡化版本,SR T100b就是一款SRT的縮水型號。感人至深的是SRT100b做工精細,造型大方。145mm x 95mm x 47.5mm的體積顯得威武雄壯,棱角分明,充滿陽剛之氣。相機快門盤經(jīng)過車削再施行銑床分度頭開立槽成形,盤面上快門時間數(shù)字全部采用凹刻填漆,經(jīng)久耐用。設置感光度時,提拉、旋轉外環(huán),感覺輕松自如。
快門鈕與卷片同軸,¤16mm的快門基座在按動快門時起到食指的支撐定位作用,當指肚部位填平墓座正好是快門釋放的深度,壓力與彈性十分柔和。卷片扳手有一個立體塑料指套,與拇指接觸面積高度達到6. 5mm,比其它相機接觸面大。卷片行程較長,加上預備角要推動180°左右才能到位,掌心部位不離開機身是無法操作的,好在該機允許短距離往復卷片,得以緩解設計上的落后。
倒片旋鈕兼提拉開起后蓋,造型美觀制作精細,簡單的折疊搖手柄就有3個定位,基座、凹槽等斜面均施行拋光工藝,像奧林巴斯的OM 1的工藝風格,給人一種張揚的印象,一絲不茍的細節(jié)處理委實讓人贊嘆,很難想象這是一款經(jīng)濟型號相機。很可惜,如今再也看不到這種貨真價值的同類產(chǎn)品了。
SR T100b是一架內(nèi)測光的全手控機械快門單反相機,所有的SRT系列相機的前腔都標有CLC英文字母,其含義是“平均反差測光”。測光體采用cds元件,靠一節(jié)紐扣電池提供電源,測光指示為機械表頭式,取景器內(nèi)有指針及遣針顯示,當開通相機電源開關,指針便開始隨著視場亮度變化而上下擺動,快門盤或光圈環(huán)的旋轉直接帶動追針,當圓圓形追針與測光指針實現(xiàn)重合,便是匹配的曝光組合,這無畀于人工的“光圈優(yōu)先”或“快門優(yōu)先”的攝影方式。由于該機取消了顯示光圈窗口與快門時間標尺,眼睛不離開取景器無法確認具體的曝光數(shù)據(jù),稍感不便。詿機的感光度范圍:ISO6—6400并可以2/3檔調(diào)節(jié)定位。
SRTl00b采用固定平視式五棱取景器,視場中央圓環(huán)區(qū)域為測光范圍,可以實現(xiàn)全開光圈的平均測光。
SR T100b的快門為橫走式布幕結構,I—1/1000S、日,X閃光1/60s。閃光同步時間雖然不如縱走式剛片快門短,但橫走式快門結構則顯得更為可靠,這也是后來的機型多采用橫走布幕快門原因之一。
與該機配套的這款標準鏡頭是美能達MC羅柯PF50mmF2鏡頭,采用6片4組雙高斯光學結構設計,多層鍍膜,呈紫藍綠色,拿下鏡頭對準自墻觀察,發(fā)現(xiàn)存在偏黃的傾向。光圈只有5片葉片,收Q,量小時卻十分對稱,只是因為年代久遠的原因開始滲油,使用游標卡尺將前、后鏡組旋出就能自行進行擦拭,整個鏡頭光學部分由兩個大部件組成,維修個分方便。景深預視機構是美能達出色的設計,卷片上弦后,推動鏡頭座推桿光圈就能收縮到預定位置,再次推動就釋放銷定,比起一些相機要一直頂著不放的設計高明許多。
打開機身后蓋,精工細作的金屬框架一覽無遣,八牙輪的上半部特別加強厚廢,相信再野蠻的操作也不會損壞這個機構。卷片軸更是與眾不同,4個垂直插槽環(huán)繞周圍,這是美能達開發(fā)的快速收片裝置,上片時確實方便可靠。
機身飾皮至今伏貼平整,沒有一個角翹起。國產(chǎn)相機的情況就不敢恭維,不知如今是否攻克難關。后蓋專門設計了一個ASA與DIN的換算單位對照表,這個¤30mm的圓盤體現(xiàn)出設計者以人為本的理念。
與SRTl01相比,SRTl00b還取消了反光鏡鎖和自拍機構,功能減少的目的是有意與高級型號拉開檔次,以不同的價位迎合不同的消費層次,仍然存在的零部件卻末因是簡化版本而偷工減料。
這款相機可以使用國內(nèi)廣為流行的MD型卡口鏡頭,增加配置尚有廣泛的余地,對于手頭拮據(jù)的影友,500多元的一個標套,也足能讓你高枕無憂地享受搔影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