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青
“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位于浙江建德市的一段新安江,以“水清、風涼、霧奇”三絕聞名,是江南著名的避暑勝地。這里一年四季都可見到煙籠霧繞、云蒸霞蔚的景觀,這就是新安江的“奇霧”,也叫“白沙奇霧”,國內(nèi)鮮見。其原因主要由溫差形成。由于千島湖水通過電站湍急而下,從105米高壩底層流出來的水常年保持在12—17℃的恒溫,由于溫差的關(guān)系,江面上就會形成蔚為壯觀的平流露,水愈急,江霧愈奇,溫差愈大,霧景愈幻。加上周圍峽谷地形的影響,使霧顯得十分奇特。形成“冬暖夏涼”的獨特小氣候,而在炎炎夏日之中,新安江就象一只巨大的“冰箱”一般,晶瑩冰涼,頗有奇趣。
2005年6月8日下午4點,當我們從千島湖的情人谷和好運島歸來的時候,看看天色尚早,臨時決定到新安江去漂流。那天由于陰雨天氣,到達江邊的時候,江面上起了薄薄的霧,似輕紗一般籠罩。但見一條藍藍的江水像熠熠閃光的青羅帶,飄逸在千山萬壑間。低頭看看,江水清可見底,真是名不虛傳啊。岸邊所有的景物都可以在水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江水猶如一面明鏡,將四時變幻和兩岸風光盡數(shù)攝入眼底。放眼望去,你很難分清這一幅山水是寫意還是潑墨。
一天的游玩,同事們都有些放浪形骸,情緒亢奮。一行二十人,正好租兩條龍舟。由于以前外出旅游的同事喜歡玩打水仗翻過船,于是行長和我們約法三章:江水很冷很深,安全第一不能打水仗。大家達成共識:只許劃船比賽,不許濕身!得令,上船!
坐穩(wěn)了船,我把手伸進清涼的江水里,哇,好涼??!導(dǎo)游說誰可以在江水里堅持5分鐘,她可以獎勵我們。大家試試后,沒有人能夠堅持。據(jù)說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我國游泳健將張健在新安江游了一小段后因為水太涼而無法堅持,上岸后面色灰白說實在是太冷了!而我們在炎炎夏日感受這江水的清涼倒是愜意無比。
霧漸漸濃起。但見遠處江面乍起一條“白龍”,似天空戰(zhàn)機后面托起的粗粗白線,慢慢擴散開來,江面就好像蓋了一條白色的紗帳。我們頓時籠罩在白霧中了。江邊的建筑好像沒有了根基,都像泡在水中一樣,分不清是水里的建筑還是岸上的樓房。一切都如水中之物,海市蜃樓一般。船在霧中緩緩行著,江水輕輕呵出這乳白色的霧氣,纏纏綿綿的將我們包圍了起來,我頓時迷醉在新安江的縹緲中了。
每人手執(zhí)一槳,輕輕地劃著,欣賞著新安江的霧。有時,它像絮團,從江上片片飄過;有時又如銀絲,絲絲縷縷,斷斷續(xù)續(xù);時而飛天升騰,時而平鋪輕紗;時而簇擁如奇峰,時而涌如瀑布。人在霧中,朦朦朧朧,看看并排而列的臨船,大家都安安靜靜地癡迷在霧中的景色了。白沙大橋、彩虹大橋、新安江大橋,一座座大橋在我們頭頂上掠過,一縷縷白霧在橋下穿插。讓我感到似乎在仙境中漫游。
遠遠地見新安江水電站大壩。那是1960年竣工的我國第一座自己設(shè)計和自制設(shè)備的大型水力發(fā)電站,也是華東電網(wǎng)最大的水力發(fā)電站。盡管歷經(jīng)45年時光,她的身姿還是依然雄偉壯觀。
美景看久了,被霧陶醉的我們都有些飄飄然地不安分起來。于是讓艄公停止了快速行駛的馬達,自己劃船。兩條船開始比賽,同事們喊著整齊的號子:“一、二、三!一、二、三!”一路歡笑。就這樣似乎還不過癮,當兩船靠得很近的時候,對面船上的一個小伙子用槳撩起了水花向我們船上的同事潑去,他們兩個開始小范圍的對打起來,大家立刻制止他們,于是開始收斂些。劃了一會兒,兩個人又對打起來,慢慢地加入的人多了起來,你來我往,終于愈演愈烈。看見對方船上的人漸漸占了上風,我方船上的行長再也按捺不住了:“讓我來,真正的船老大在這里!他們不聽話,讓他們嘗嘗我的厲害!你們數(shù)著,打五下就足夠了!”果然,當兩船靠近的時候,他們那條船上的人就瘋狂地打了過來,只見行長站起身、拿起槳,選擇好角度,啪!啪!啪!啪!啪!打的又猛又急又遠,對面的同事趕快逃走。急叫“不打了!不打了!”看見他們個個落湯雞似地縮著脖子,頭發(fā)濕漉漉地滴著水,一副瑟瑟發(fā)抖的樣子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到底是行長,想的周到,馬上請導(dǎo)游和旅館聯(lián)系,備好姜湯,就等我們上岸后去喝。這時我們才問起為什么行長自稱船老大,原來他生長在長江邊上,劃船搖擼自然是很嫻熟,打水仗更是小時候的拿手好戲。他說不想插手的,但是看看快要到碼頭了,這些部下居然還不停止,就教訓(xùn)他們一下。上了岸,看看大家或多或少地都濕了身,尤其是對方船上全軍覆沒,單薄的衣服都貼在身上,互相看看,又是一陣忍俊不禁的大笑!很喜歡這種氛圍,在旅游中我們只是伙伴,沒有了在單位中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的矜持,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率真,真是徹底放松了一下。
再看新安江,依然是“半城江霧半城山,人在虛無縹緲間”。江水不管我們嘻嘻哈哈的笑聲,依然沉靜地在山間穿行。
晚上,意猶未盡,約幾位同事漫步江邊。江岸芳草萋萋,江花紅勝火,江水綠如藍。涼意習(xí)習(xí),舒服極了。很多市民在乘涼,情侶在依偎說著悄悄話;白沙亭下,許多孩子在嬉戲,快樂無比;老人坐著,看著自己的兒孫玩耍;遠處泊著船只,好一派“喧鬧晚市明燈火,渡頭沽泊聚黃昏”的景致。據(jù)說,建德人家里的空調(diào)大多是聾子的耳朵——擺設(shè),晚上必定傾巢出動在江邊乘涼到九、十點鐘才會去睡覺。沿江的地方都是整潔漂亮的公園,有亭臺,有石供人休息,老百姓將西瓜放在江水里吊一會再拿上來吃。自然是十分清涼。也難怪,守著個天然“冰箱”不用才是隆事呢。我羨慕這里的百姓有這么好的得天獨厚的條件,享受著新安江帶來的恩賜。
人類是多么依戀一條大河啊。我們把河流比作母親,比作生命的源泉,就是表達了對河流的敬畏。生命的本身不也是一條大河嗎,分此岸和彼岸。人的一生都在水流中跋涉,只不過那水流的名字叫時間。而人的成長過程就像我們白天劃的小船,在航行中總會遇到逆流和順流??简炓幻嬲乃只螋构珒?nèi)在技巧的始終是逆流。河流總有一個方向,大海的方向,河流表現(xiàn)了一種內(nèi)在的力量一種過慮和淘汰。水流過慮了生命之外的一切雜質(zhì),無論丑和美、歡樂和苦難。
人的一生同時在兩條河流中涉行,一條是賴以生存的大河,一條是他身體的內(nèi)在生命之河。我欣賞河流的開闊和氣勢,迷戀著沿岸的風景,但是在霧氣縹緲中漂流還是第一次。每次旅途中,我不止一次次地停留在江海岸邊,因為那是我與水流進行心靈交融的驛站。我知道,通過旅游不僅僅為的是尋找一種在路上的感覺,也是和自然的一種交流和融合。
累了,歸去。再看一眼夜晚的新安江,依然那么沉靜,遠山如墨,云霧繚繞,寂然不語地攜著一分醉人的詩意,悠悠然于青山之間流淌。
“新安江水滾滾去,我繞青山徐徐來”。心靈終于卸下了俗世間的瑣屑,在新安江的云霧中翱翔……(二泉映月社團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