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白鴿等
放白鴿,曾經(jīng)是上海的黑道切口。早在清道光年間就如此。
想當年,在上海的“騙術大全”里,以色相行騙,可以說是成功率最高的一種。因為女騙(有的還少不了男騙相助)以其特有之魅力,使登徒子們一見垂涎,幾乎沒有不上鉤的。一旦上鉤,如何把錢財搞到手,則各有各的戲法,區(qū)別只在巧妙不同,或偷,或嚇,或“借”,或卷逃……而比較常見的則有兩種,一是“仙人跳”,一是“放白鴿”。相機行事,總會有所斬獲。這里只講后者。行騙者將年輕貌美的女子,或是自己的妻女,或是拐騙來的女子,“放”出去當富人的妻妾,囑其撈足錢財后再逃走,像鴿子一樣飛回來,這就叫“放白鴿”。這比“仙人跳”要簡單一些,也比較“平和”,不那么劍拔弩張。被騙者往往因為有短處捏在他人手里而有苦說不出。如果不嫌“麻煩”,“鴿子”盡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放”與“飛”,周而復始,無窮無盡。那些把“鴿子”玩弄于股掌之中的行騙團伙,人們就稱之為“拆白黨”。他們專門躲在某處,或跳舞廳,或咖啡館,時刻窺視獵物(上海人稱為“瘟生”)。
眾所周知,鴿子有一個最大的特性,即定向能力,好的鴿子在離家數(shù)千里外仍能辨認方向飛回家。鴿子是家養(yǎng)的,自己的鴿子只會回到自己的家里,決不會飛到人家的鴿棚里去。而且鴿子比較溫順,和那些女騙外表上頗為相似,“放白鴿”用在以色行騙上,豈非十分貼切?
還有一種騙術,也與“放白鴿”有關。打花會的賭博形式隨廣東人一起進入上海,其中之一為“白鴿標”,即在36張“花神圖”中任意抽取一張裝入加封的箱內(nèi),參賭者根據(jù)自己的猜測押賭,如與開出的一致,獲利為賭資的20倍。購買的賭票則叫“白鴿票”(就是彩票)。自然,三十六分之一的贏率往往以失敗告終,明眼人索性就把它叫作“放白鴿”——莊家養(yǎng)的白鴿,剛放出去就會飛回家中,欺騙性未免太結棍了。
“放白鴿”后來就漸漸地用來指某些帶有共同特點的行騙了。比如供需雙方買賣貨物,供方拿出樣品,買方確認,付清款子,約定提貨的時間、地點,但結果買方提到的不是原來的東西或者根本沒有提到貨。這些貨物豈不像供方養(yǎng)的鴿子一樣,剛放出來又回去了?舊上海作為“冒險家的樂園”的十里洋場,坑蒙拐騙比比皆是,“騙”和“賭”、“幫”、“煙”、“娼”一起組成“五毒”,成為社會的毒瘤?!胺虐坐潯眲t是渣滓里的渣滓,即使談不上“竊國者”,只是雕蟲小技,但也非常可惡。再后來,也談不上什么行騙,只是在人際交往中沒有兌現(xiàn)許下的諾言,說話不算數(shù),也一概被別人稱為“放白鴿”了。這也叫作泛化吧?!胺虐坐潯币辉~在20世紀70年代重新起用,主要指欺騙人,與“拆白黨”不相干。
唉,其實白鴿是無辜的,被人們比作行騙的釣餌是冤枉的。
吃藥
“吃藥”,本來是“吃補藥”的簡稱。
上海話把反唇相譏叫作“鈍”。這是一種語言的機智或玩弄。如果一個人“譏”得厲害,就叫“鈍頭勢結棍”。上海人慣于此道,舌三寸而不爛。被“譏”的一方如果感到吃不消,也來個針鋒相對、寸土不讓,那一場舌戰(zhàn)往往打得昏天黑地、不亦樂乎。但許多上海人不屑于干這種兩敗俱傷的戇事體,常常會轉而講:“儂用不到這樣鈍我,我就當補藥吃進!”這“當補藥吃進”就是“權當是儂的恭維話我全部收下”。話說到這種地步,對方也就無趣而退了,硝煙未盛而熄滅。噠無疑是一種相當聰明的“上海牌”應付方法。為區(qū)區(qū)一點口舌之爭,弄得身心疲憊、一天心情壞透壞透,甚至動手動腳、大動干戈,成“血染的風采”,上海人認為是相當劃不來的。
后來,事情又發(fā)展了一步。上海人把表面上的恭維、實質(zhì)上的挖苦話(其實也就是一種“鈍”),說成是給他“吃藥”。藥是苦的,甚至難以咽下,這種味道無疑是很難受的。還有一句類似的叫“吃轉”,就是“吃轉球”的簡稱。乒乓球運動里有一種發(fā)球,急促而旋轉,相當厲害,如果無法回擊就叫“吃轉球”,就被判為失分,要是在要緊的關口一味吃轉球——甚至哪怕僅“吃轉”一次,頓時就會成為千古之恨。因此,一人被對方愚弄,就被說成是“吃轉”,心里是很挖塞的,很胸悶的。
以后詞義又一次發(fā)展,把凡是上了人家的當、被人家愚弄,不管是不是語言上的緣故,一律說是“吃藥”,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形成規(guī)模并流傳開來。
上海話托福考試
一、單選題
1、在上海話的方言中,下列哪句話的說法是錯誤的?
A.儂阿是搭錯了?
B.儂搭錯是伐?
C.阿搭錯啦儂?
D.儂是搭錯伐?
2、在上海話里,哪種說法不合乎通常用法?
A.儂當我洋盤???
B.儂當我沖頭???
C.儂當我屈死啊?
D.儂當我戇大???
E.儂當我壽頭???
3、在上海話中,“二十二”的讀音和上海話中相同?
A.尼石而
B.而尼
C.難石而
D.難尼
4、在上海話里,下列哪個字的發(fā)音和其他不同?
A.王
B.望
C.黃
D.橫
5、在上海話中,“了么桑頭”的意思相當于是。
A.突然之間
B.忘記了
C.被驚嚇了
D.沒做好準備
6、在舊上海,人們習慣將南京路稱作大馬路,將福州路稱作四馬路,那么二馬路、三馬路分別為。
A、北京路、廣東路
B、滇池路、圓明園路
C、金陵路、延安東路
D、九江路、漢口路
7、在舊上海方言當中,汽水一般被稱作。
A、印度水
B、挪威水
C、荷蘭水
D、東洋水
8、在上海方言中,“法藍盤”被用來指稱人體上的部位。
A、臉盤
B、腹部
C、臀部
D、肱二頭肌
9、在上海方言中,形容某人行動緩慢、反應遲鈍一般用。
A、拖泥帶水
B、半幅瑯當
C、牽絲攀藤
D、勒煞吊死
10、在上海市區(qū)中,曾被稱作為“五角場”的除了江灣五角場外,另外一處是指。
A、董家渡
B、曹家渡
C、打浦橋
D、提籃橋
E、大自鳴鐘
F、東新橋
G、棋盤街
二、用上海話解釋普通話
1、滑溜——
2、直接的血緣親屬——
3、找茬兒,尋事端——
4、反正這樣——
5、含羞,不成熟——
6、猜謎語——
7、眼瞼——
8、口腔中的上頜壁——
9、鼻子——
10、口水——
11、有模有樣,規(guī)規(guī)矩矩——
12、低頭縮脖,神情猥瑣——
13、無精打采——
14、滿天下——
15、全部——
16、棱角分明的四方形——
17、嶄新——
18、粘粘乎乎,不干脆——
19、可憐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