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若蘭蘭
10月份的一個早晨。我剛從電梯里走出來,就見一漂亮高挑的女孩正拎一個大行李包站在我們公司門口。原來,她是我們公司新招聘回來的同事,玲。
上班時間到了。打卡后我進了自己的辦公室。玲跟著我一起進來。還沒等我坐下,她就開始侃侃而談:你剛從電梯里走出來,我就覺得你身上很自然地散發(fā)出一種氣質(zhì)……玲在跟我套近乎呢。我心里完全明白。不過,我不喜歡這種矯揉做作的奉承。所以,淡淡笑了,沒有和玲做更深的交談。
接下來,玲利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去和各個部門的同事聊天做“溝通”,還給每位同事送了一個份小禮物。當然,她也給我派了,我謝絕了。晚上,她又請全公司的同事去吃飯。我借口自己有事,沒去。
玲這個八面玲瓏的女孩,在短短的一個星期里,居然和公司上上下下親如一家人。雖然心里仍然鄙視玲刻意討好而一躍而上的伎倆,不過,既成同事,也本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念頭做事。想不到,我不惹蜂,蜂卻來蟄我了。
在玲加盟我們公司幾個月后,公司里居然傳出我的謠言——我之所以能在公司的業(yè)績榜里蟬聯(lián)長達8個月的冠軍,那是因為我和客戶有很大的“貓膩”……一時間,我就像埋藏在同事中間的炸彈,他們開始提防著我。
乍聽這個無稽之談,我采取清者自清的態(tài)度置之不理??墒?,這浪潮高得居然讓最信任我的經(jīng)理都來找我談話要我檢點自己的行為——原來,公司很多人都收到了以客戶口吻書寫的匿名信。
后來,我無意中察覺,操作這一切的,居然是玲。她的業(yè)務(wù)能力也很強,可是,始終超不過我。她的名字一直都排在我后面。她嫉妒我。于是,在一次會議上,我隱隱暗示,我是清白的,是有人(玲)在排斥我??墒?,此舉讓我更被動,玲熱情如火工作能力強的形象已經(jīng)深深滲入每一位同事的心里,沒有人相信我。反而,解釋成了掩飾。我的人際關(guān)系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滑鐵盧。
心里很煩躁,同事又不理解,惟有向客戶傾訴——結(jié)果卻不小心被進來的同事聽到——接踵而來的誤會,讓我欲哭無淚。心情壞得不得了。開始看誰都不順眼,覺得上班時好像所有人都在回頭看我,議論我。有時,站在窗外,甚至想縱身跳下去,一了百了算了……
心理點評:
這是一起典型的在職場里被人惡意中傷的故事。其實,文中的我,在最開始已經(jīng)做出另類的行為——其他人都接受了玲的禮物邀請,她謝絕了。由此,她已經(jīng)被玲劃出了自己內(nèi)定的那個圈子。她看不慣玲的行為,所以,說來還是她自己首先在排斥玲。如果,她和玲走近了,相信玲不會有如此過激的行為;最起碼,同在一起的同事在她遭受污點時,也能夠相信她的無辜,而不至于漠然和否定她。
解決點子:
文中的“我”可以出人意料反手一招,主動向玲靠近。這一招定讓玲很意外。“我”不但要放低姿勢,還要謙虛向她求教,讓對方放松警惕,防不勝防,然后,再突然出擊。到時候,很多真相自然明了。
最后,提醒一句:記住,任何時候,都不要讓自己脫離集體。要主動靠近群眾,這樣才不會被人潑臟水時孤立無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