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 語
“丁克”,一個近來比較流行的詞,很多女人選擇它一方面是怕遭遇職業(yè)的“劣勢”;一方面是怕身材的“走形”。但她們沒有想到,這種“風華”可能換來的是身體的疾患。
性冷感與子宮內膜異位癥
曉玲結婚已經十年,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她經常和丈夫一起開車去“采風”,基本實踐了“行萬里路”的夢想。十年間,光用壞的相機就有三臺。用曉玲的話說就是:“我們兩個都是‘自由人,想到哪就到哪。要是有孩子,我還不知道每天要在家忙得怎么天昏地暗呢?!?/p>
但剛吹熄35歲的生日蠟燭,曉玲忽然成為一名“性冷感”患者。表現(xiàn)為樂于遷就丈夫,也樂于接受親吻撫觸等前戲程序,但在關鍵時刻卻以“我累了,我今天不舒服”為由,臨陣脫逃。老公起先還以為這是撒嬌的手段,過后才發(fā)覺老婆在做愛時滿頭冷汗,有時連下唇也咬破了,幾經追問,曉玲才支吾說,很痛,感覺一點也不美妙。又說,大約半年前就開始了,無論是經期還是非經期做愛,下腹都劇痛,好像蛇咬一樣的疼痛,熬都熬不住。
老公一聽問題嚴重。曉玲小的時候曾有輕微痛經,這毛病已十年未犯,怎么現(xiàn)在痛得連飲紅糖水,連用耳壓消痛都不靈了?莫不是有嚴重的炎癥?遂特意請假,專程送老婆去醫(yī)院診看。
兩個小時后診斷結果出來了:曉玲患了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正在逐步發(fā)展中,“長錯了位置”的子宮內膜已侵及直腸,所以造成性交疼痛。曉玲問醫(yī)生可否經治療痊愈,醫(yī)生答應替她做一個小手術,將粘連的內膜與卵巢分離,以減輕疼痛與出血癥狀。此外,婦科醫(yī)生的一個特別建議是:既然你婚姻穩(wěn)定,可否考慮生一個孩子?如能妊娠,大部分輕度的子宮內膜異位能自愈。
健康小貼士: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原理非常復雜,一般認為與激素依賴相關,至35周歲仍未生育的女性發(fā)病率相對較高,比已經歷一次完整孕育的女性多出1.5倍到2.5倍的可能性。此外人工流產和藥物流產也會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而一次長達十個月的完整孕育,卻可能使80%的中輕度子宮內膜異位自愈。很可能是妊娠期間性激素維持在低水準上,使長錯了地方的子宮內膜自然萎縮、瓦解。婦科醫(yī)生一般視之為“胎兒對母體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講,生一個孩子,不失為解除疼痛的“良藥”。
家庭穩(wěn)定的重大隱患
凌舒26歲那年嫁給研究生時期的學兄曹新之后,轉眼8年過去,凌舒也從一名基層信貸經理,晉升至某民營銀行的副行長。凌舒本科時期的女同學們,此時孩子也大多升小學了,凌舒的先生曹新,也從一名堅定的“不生育主義者”,變成有些禿頂?shù)暮煤孟壬?。凌舒發(fā)現(xiàn),他已有很久沒有提“有了孩子真麻煩”的話題了,相反,他常常將妹妹的女兒團團接回家來,做一天“幸福的伯伯”。凌舒目睹先生與粉妝玉琢的團團追逐嬉鬧的場景,內心深處交織著歉疚與矛盾:說歉疚,是自己在職場上爭強好勝的秉性,似乎注定不能停下來,冒著失去生存位置的危險,生一個孩子,以填補先生精神上的空虛之狀;說矛盾,是凌舒到現(xiàn)在也未想好,為了一名可能橫亙在夫婦之間的“小第三者”,冒著提前衰老和身材走形的危險,在經濟和精力上付出巨大的代價,是否值得。越逼近35歲,凌舒的矛盾就越甚:其一,她疑惑此時生養(yǎng)孩子是否太晚?孩子發(fā)生畸變或自己身材走樣的可能性是否更大?其二,如果不生育,未來對自己的健康影響,是利多于弊,還是弊多于利?夫婦兩人的情感基礎,會否出現(xiàn)“審美疲勞”?自己在步入中年之后,是否容易出現(xiàn)不懂包容、性情乖張的傾向?凌舒覺得自己正站在十字路口,她的不同選擇,將使她走上不同的岔道,經歷不同的人生。
健康小貼士:知道一點幾何常識的人都知道,三角形的狀態(tài)最穩(wěn)定。在一個核心家庭中,丈夫、妻子和孩子這三個點的情感互動,將矛盾的萌芽消滅在初始狀態(tài)中。再沒有比養(yǎng)育一個孩子所帶來的“同舟共濟”的感受,更有助于婚姻的穩(wěn)定了,也是夫妻安度“審美疲勞”的一個契機。
便秘與腥臭白帶的禍首
年紀輕輕就當上銀行行長的凌舒,在單位組織的例行婦檢中查出相當多的子宮肌瘤,小的如黃豆,最大的一個已經如鴿蛋般大小。負責體檢的婦科醫(yī)生勸退凌舒的同事與她單獨交流,問及最近有何不適,凌舒窘迫地四下觀望,低聲說:“白帶很多,每天要換兩條內褲。最近更是天天要用清爽護墊,是否與依賴護墊有關?”
婦科醫(yī)生搖頭,用鼓勵的眼神讓她說下去,凌舒更不好意思地說:“……還有,便秘得很厲害,下腹常有鼓脹感,尿頻,去上廁所又尿不出多少來,好像排小便排不干凈的感覺?!?/p>
婦科醫(yī)生拿診斷書給她看:一個鴿蛋大小的肌瘤生長于子宮頸部,它持續(xù)不斷地壓迫膀胱、直腸。凌舒的便秘和尿潴留癥狀,就是因它引起;此外,黏膜下的小肌瘤壞死后,與盆腔炎癥合并出現(xiàn)白帶腥臭的跡象,要不是參加婦檢,凌舒一直拿它當宮頸炎來治,私下買了不少針對宮頸炎的成藥和栓塞藥來“對癥下藥”,卻一點也不管用。
健康小貼士:如果一名成年女性缺乏一次完整的孕育過程,來降低持續(xù)高位的激素分泌,其罹患子宮肌瘤的可能性,在35歲~50歲之間,為25%~35%,50歲以上可高達到60%!生養(yǎng)一名孩子后,這種可能性在35歲至50歲之間降至15%左右,50歲以上罹患的可能性也只有25%。雖然子宮肌瘤惡變的可能性僅有5%~10%,但它所造成的陰道出血、腥臭白帶、下腹壓迫癥狀及強烈的痛經現(xiàn)象,卻可能給女性造成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月經為何姍姍來遲
奚青不肯生育的理由很簡單:她的母親和姐姐都是婚姻失意者,由此,奚青推遲到29歲才與男友結婚,結婚后五年沒敢要孩子,按奚青的話說:“我不能保證我的婚姻一輩子安然無恙,我不想再制造一個抑郁寡歡的單親小孩?!?/p>
轉眼奚青就33歲了,就在夫婦倆慶?!敖Y婚四周年”之際,奚青卻患了一種“怪毛病”:經期不規(guī)律,原本每30天就要“照面”的“老朋友”常常遲至40天或45天才姍姍來遲。
熬了三四個月,奚青終于掛了婦科的專家號,徹底檢查了一番。醫(yī)生結論是:她罹患了不少高齡未育的女性常見的良性卵巢腫瘤:黃體囊腫。
健康小貼士:有證據(jù)表明,40歲仍未生育的婦女罹患卵巢良性腫瘤及卵巢癌的可能性均高于生育過的婦女。大部分卵巢病變與激素水平關系不大,但與未生育女性在35歲以后的精神空虛密切相關,如果沒有找到強有力的精神寄托,未生育的女性會有燥郁傾向,表現(xiàn)為不寬容、孤僻、愛鉆牛角尖、對人對事態(tài)度尖刻……在醫(yī)學上,這是典型的“C型人格”(又稱“腫瘤人格”)的體現(xiàn)。也就是說,因為情感宣泄的途徑較為狹窄,這部分女性的負面情緒容易積壓在心里,而這,從很大程度上醞釀了婦科腫瘤的發(fā)生。
隱性更年期悄然提前了
大學教師周儷,37歲被評上副教授,39歲成為碩導,學科帶頭人,她與先生感情很淡,一門心思想在學術上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風景如畫的榴園宿舍區(qū),周儷書房的燈夜夜要到凌晨一點半才熄,被學生們視為“北斗星”。周儷的一名女研究生,受戀愛挫折的影響,視導師為榜樣,天天看書上網(wǎng)到深更半夜,還說將來也要不結婚不生孩子,走一條“有回報的路”。
聽了弟子的奇談怪論,周儷長嘆一聲。誰知她心里的苦?因為長期與丈夫處在半分居狀態(tài),周儷已有明顯的更年期癥狀:半夜盜汗、面色潮紅,心情莫名煩躁,總想對人發(fā)無名火。皮膚也迅速松弛下來,脫發(fā)現(xiàn)象嚴重……從外表上看,你說她今年有四十六七歲了,也絕對有人信。周儷婉轉勸弟子說:“該嫁人時還要嫁,該有孩子就要趁年富力強時生育。有一個正常的家庭生活,有一個飽滿的情感出口,比學術更滋養(yǎng)女人。這是我從教訓中得來的經驗。”聽得女弟子愣在當?shù)?,以為導師在說夢話。
健康小貼士:工作負荷大的女性精英群體,出現(xiàn)更年期提前的癥狀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一般人以為生養(yǎng)了孩子女人才衰老得快,我們從更年期門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上看,恰恰相反:從未生育且與丈夫分居或離異的女性,更年期最早在36歲~39歲之間就出現(xiàn);婚姻狀態(tài)尚好但堅持不生育的女性,這個年齡將推遲到44~46歲左右;而婚姻良好的已育女性,出現(xiàn)更年期最早也要到47.5歲,遲的會到52歲左右。原因在哪里?大概因一名女性一生中注定要成熟的卵子會在400~500個左右,也就是說,排卵年限大約是30多年,隨著排卵的停止,絕經期的到來,女性將步入老年時期。
眾所周知,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體內的卵巢暫停了排卵,直到哺乳開始后的第4至第6個月才恢復,這一階段卵巢推遲了近20個卵子的排泌,結果是生育過的婦女可能被推遲了絕經期的到來。“提前更年”的尷尬,也就此被消除了。
對丈夫的索求和依賴成為一種病態(tài)
喬結婚時才23歲,丈夫頗覺得她的孩子氣有趣,喬回來撒嬌犯嗔,說:“我自己還是一個貪心的孩子,你怎么愛我也不夠,我怎么會生一個孩子來分享你對我的愛?”彼時,丈夫也真無可奈何,拿她當情人和女兒寵??墒赀^去了,喬的第一批魚尾紋都長出來了,還如此撒嬌和依賴丈夫,隔三岔五就要問一些戀愛中少女的傻問題,如:“你究竟有多愛我?你今天像個完美先生嗎?”丈夫可就越來越忍受不了啦,喬的丈夫私下里抱怨說:“我原也是一個貪漂亮的人,不愿她產后發(fā)胖變成俄羅斯大媽??煽纯粗車?,有了寶寶后照樣身材修長的很多,而且人家經過生育,人一下子變得很成熟。結婚十年,別的女人早在心態(tài)上長成一棵樹,懂得庇佑孩子、關照父母、也分擔老公的壓力,她倒好,十年前是一棵藤,十年后還是一棵藤,纏定我,一切要我負擔,我真的很受不了……”
健康小貼士:有證據(jù)表明,未生育女性在心理上的成熟度,遠低于同齡的已育女性。因為缺少孩子的加盟,女性對丈夫的情感依賴度遠高于有孩子的姐妹,表現(xiàn)為不斷在婚內“求證”愛情的濃度有多高,丈夫是否對自己無條件地服從及遷就。新婚時,男性很容易認為這種基于愛的“遙控”很甜蜜,時間一長卻很容易發(fā)生“審美疲勞”。也就是說,妻子在心理上永遠長不成“一棵樹”,使男人不斷地扮演呵護者與疏導者的角色,他會覺得累得慌。最后,這種累會演變成冷淡和對峙。而對未育女性來說,婚姻中的任何一點波折可能都是致命的,原本就脆弱,多疑的未育女性,往往視丈夫的呵護為“生命之舵”,而一旦丈夫曳過臉去,她們就會無法控制地變得歇斯底里。
在團隊中不受歡迎
Sunny34歲升為中層主管,37歲升為副經理。年中公司搞“雙向選擇”讓所有下屬來挑選“信得過”的上司,也讓中層依據(jù)自己的能力和個人魅力招兵買馬。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的情形出現(xiàn)了,Sunny鐵了心要“組閣”的“宣傳策劃部”原定7個名額只來了兩人,而這兩位,也是被其他部門淘汰的“能力稍遜者”; Sunny點名要的七名“精兵強將”,那幾天紛紛躲著她走,連Sunny打電話約他們飲茶,也找借口推托。Sunny簡直郁悶死:我什么時候得罪他們了?不錯,我是罵過小徐、小宋、湯米,可我講話就是這種風格,我是為了工作、為了他們好。要是凡事講情面,部門的效率還要不要了?至于傳來“內部消息”說,Sunny不能順利組閣,公司領導將把她從經理降為主管,還要她去別的部門應聘,Sunny更是火冒三丈:“不知是什么小人在背后嚼蛆,居然說我沒生過孩子性情乖張,待人處事缺少包容度,說我缺乏一名管理者的忍耐和幽默。天,這是哪兒對哪兒啊?!?/p>
健康小貼士:這是已育女性與未育女性在職場上的較量結果,當然有特例——也大有未育女性心理平衡得很好,開朗討喜,一步步憑努力升至高層的。但對中低層白領來說,35歲左右是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很可能未育女性因為負擔少、精力充沛而成為職場“領跑羊”,但到35歲之后,已婚育女性識大體、懂分寸、懂得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的特質,卻慢慢得到客戶和同事贊賞。已婚育女性在性格上的寬容度,很多是在付出愛的過程中、在與孩子的朝夕相處中“磨”出來的。這種磨礪不僅使她領會到父母、師長及職場提攜者的恩情,更除去了刁蠻任性之氣。也就是說,當你與一個“錯誤百出”的孩子朝夕相處之后,你就很難成為一個生硬的完美主義者,你必將懂得自搭臺階下,靈活處事以給雙方留足親切相處的空間。這一變化也會浸透到職場。簡單說,我們觀察到,職業(yè)女性生育兒女后,她們與同事的關系更為和煦,共同語言也更多。當然,她們的心情也會變得更為風和日麗。在心理學上,這才叫進入了“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