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江峰
深受湖南人民喜愛的著名相聲、小品表演藝術家、曲藝作家 ,63歲的 楊志淳因罹患胰腺癌于2月11日在長沙謝世。這一噩耗,讓所有喜愛他的觀眾深感震驚和悲痛,感嘆生命的無常同脆弱。楊五六的離去,在喚醒人們對生命珍愛的同時,胰腺癌,一個并不陌生的癌癥名詞,躍入世人的眼簾。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普外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趙玉沛教授日前接受記者訪問時詳盡地介紹了胰腺癌等有關資訊,期望能讓讀者對胰腺癌了解有所幫助。
胰腺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消化道腫瘤,其發(fā)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在美國為9/100 000,并以成為第4位致死的惡性腫瘤,占胃腸道癌癥死亡的1/5,總的5年生存率僅為3%。胰腺位于腹膜后,由于缺乏早期診斷方法,故難以得到早期治療,且胰腺癌早期就可廣泛轉移,手術切除率只有20%,術后常出現(xiàn)局部復發(fā)和遠處轉移,目前5年存活率小于5%,被稱為“癌中之王”。
“胰腺癌有飲食、化學藥物、吸煙、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五大致病因子。”趙教授就此一一作了說明。先說飲食因子吧。研究表明,高蛋白、高熱量、多油炸飲食的人群中胰腺癌的發(fā)病和死亡率較高,而多纖維,多蔬菜飲食能一定程度的預防胰腺癌的發(fā)生。在動物實驗中已經(jīng)觀察到,含脂肪和蛋白質多的食物,可增加胰腺細胞更新和胰腺對致癌物質的敏感性,所以飲食、生活習慣和胰腺癌的發(fā)生似有密切的關系。再談化學藥物。動物模型研究表明,化學藥物可以經(jīng)過血運或經(jīng)過胰液(胰管內注射)致使胰腺癌的發(fā)生。在與某些化學物品接觸的工人和技術人員中,胰腺癌的發(fā)病率較一般人群高。其三, 吸煙能增加胰腺癌的患病率,尼古丁可以影響胰腺分泌,進而發(fā)生胰管上皮的病變。吸入的煙霧中可能含有亞硝基-2 胺,可活躍新陳代謝致使胰腺致癌。有資料表明:在吸煙飲酒者中,胰腺癌發(fā)病率為非吸煙飲酒者的2 -2.5 倍,胰腺癌的發(fā)病年齡前者比后者提早10 -15 年。四是 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死亡率為正常人群的2-4倍,表明胰腺癌的發(fā)生可能與碳水化合物耐量不正常有一定關系。第五,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關系也較密切,慢性胰腺炎患者較一般人群中胰腺癌的發(fā)病率可高出100倍。
趙教授說,胰腺癌無特征性的癥狀,首現(xiàn)的癥狀極易和胃腸、肝膽疾病相混淆。有的病人因為并發(fā)有肝膽疾病或糖尿病、潰瘍病等.最易延誤正確診斷。值得人們多一個心眼的是,胰腺癌在開始階段無自覺癥狀,待癌瘤發(fā)展增大到一定程度始現(xiàn)癥狀。
癌瘤所在部位不同,首現(xiàn)癥狀亦不相同:“胰頭”癌以腹痛、黃疸、上腹飽脹不適為最多見;“胰體尾”癌則以腹痛、上腹飽脹不適、上腹部腫塊、腰背痛為最多見;“全胰”癌以腹痛、上腹飽脹不適和黃疸為最多見。當首發(fā)癥狀出現(xiàn),未能及時作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時,癥狀便日漸加重,并常出現(xiàn)明顯的食欲不振、腹瀉、黑便、嘔吐、乏力、消瘦等消化道癥狀,另外也可出現(xiàn)腹部腫塊、重度上腹痛、腰背痛等由胰腺癌增大浸潤、壓迫周圍神經(jīng)叢的癥狀。
在已往確診的胰腺癌患者中,醫(yī)學專家們對胰腺癌患者臨床表現(xiàn)作了總體歸納,其典型的體征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肝、膽囊腫大。趙教授解釋說, 胰腺癌直接壓迫肝外膽管,或轉移淋巴結的壓迫、膽管的粘連、屈曲等原因,造成肝內外膽管和膽囊擴張以及肝臟的膽汁淤滯性腫大,腫大的程度和病史長短以及膽管受壓程度關系密切。二是腹部有腫塊。胰腺深藏于后腹壁,體表很難摸到,如已摸到胰腺腫塊,是最有力的診斷證據(jù),但已多屬進行期或晚期。三是腹水。腹水一般出現(xiàn)在胰腺癌的晚期。多為癌的腹膜浸潤、擴散所致。此外由于癌瘤或轉移淋巴結壓迫門靜脈或因門靜脈、肝靜脈發(fā)生血栓而引起腹水,營養(yǎng)不良低蛋白血癥也可引起腹水。有意思的是,胰腺癌腹水的特點是放水后又迅速發(fā)生腹水,腹水的淀粉酶升高,蛋白質含量也高。
鑒于胰腺癌患者有上述特征,趙教授開列了一組“危險指數(shù)”,符合下列“狀況”者,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須嚴加防范:① 40 歲以上;② 近期體重明顯下降;③ 原因不明的上腹部及后背部疼痛;④ 經(jīng)上部及下部消化道造影檢查,難以解釋的消化道癥狀;⑤ 無家族史和肥胖,急驟發(fā)生的糖尿??;⑥ 難以用胰腺炎來解釋的胰酶類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