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的時(shí)候,頭上有五顆閃爍的星。
有人玄幻地解釋,一顆是想象,一顆是溝通,另外三顆是活潑,信任和愛。
“假如……嗯,如果你有一百萬,你會……”
“呵呵,爸爸不會有那么一天了……”
“那如果呢?”
“沒有如果!”
“爸爸呀,只是如果……”
“不要總是問我這些不可能的事情!多想點(diǎn)有用的東西!”
一顆星碎了。
13歲的時(shí)候,他陪爸爸散步。
“爸爸,今天下課很有趣,我和同學(xué)把各種詩詞的句子打亂,再重新排列……”
“問題是你肚子里有幾首詩?”
“我們翻了辭典呀……”
“我總是讓你多背些詩詞,你背了多少?”
“你背幾首我聽聽!”
“……”
“今天晚上給我把《唐詩三百首》前五首背下來!”
一顆星碎了。
17歲的時(shí)候,他放學(xué)回家迫不及待地和爸爸說:
“爸爸,今天老師讓我們每人唱了一首歌,我同桌可真是賣力氣……”
“上課的時(shí)候?”
“嗯……也快下課了……我同桌他……”
“還沒有下課竟然搞文娛活動(dòng)?”
“可是我們今天的課堂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了……”
“那就不能溫習(xí)一下嗎?你們那個(gè)年輕老師我原來就看不慣!”
“爸……”
“不行!明天我得向?qū)W校反映一下!”
只剩下兩顆星。
21歲的時(shí)候,他默默吃完晚飯,便去房間看書。
“兒子,吃完飯休息一下再看吧?!?/p>
“啊!知道了?!?/p>
“這是誰的筆記呀?”
“我同學(xué)的?!?/p>
“你自己的呢?”
“我上課的時(shí)候落下了幾段,就……”
“別人能記全你怎么就不能!你比別人少什么了?”
“我只是參照一下……”
“上課你都干什么了?這就是你的筆記?寫得跟豬爬的似的!”
只剩下一顆星。
27歲的時(shí)候,她帶女友回家。
“你們怎么認(rèn)識的?”
“啊,在‘千人’?!?/p>
“那是什么地方?”
“一個(gè)迪廳……就是跳舞的地方?!?/p>
“什么?女孩子怎么去那種地方?”
“爸爸,這都什么年代了,年輕人都喜歡……”
“這女孩子不太穩(wěn)重。”
“我建議你再考慮考慮?!?/p>
他沒有了星星。幾年后,他成了父親。
(葉子波摘自《第二課堂》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