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雨后,我在樓下墻角處發(fā)現(xiàn)了一只蝸牛。雖然在學校、花園、田野、路邊的草地等很多地方我都觀察過它,但是,我還是忍不住觀察起來。
蝸牛有個灰色的螺旋狀的外殼,就像個小扣子。其實,蝸牛的外殼就是它為自己建造的“小房子”。它爬到哪里,就把“小房子”背到哪里,反正,它也不嫌重。刮大風、下大雨或有危險時,它就會縮回“小房子”里,把“門”一關,在里面睡一覺。
蝸牛的頭上有四根觸須,兩根長的,兩根短的。長的觸須頂上各有一個小黑點,就像兩粒沙,我知道,那就是它的眼睛;而另外兩根短觸須就是它的鼻子,是用來嗅氣味的。這四根觸須對蝸牛是很有用的。我用手碰了一下它的觸須,它一下子就把觸須縮了回去,又慢慢地把觸須伸長了。
蝸牛的身子是棕色的,非常軟,能伸能屈。腹部長有乳白色的肉片,又扁又寬,還能分泌出一種黏液。所以,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痕跡。我記得書上說,蝸牛出去找東西,無論找沒找到,都會沿著來時留下的痕跡回到它出發(fā)的地方,然后睡大覺。蝸牛的尾巴尖尖的,拋在身后。我越看越覺得好看,就把它帶回家,養(yǎng)在了我為它建的“五星級賓館”里了。
蝸牛喜歡吃菜葉、嫩樹葉,喜歡住在潮濕的地方,于是我在為它建造的“五星級賓館”里放了一些嫩樹葉和幾十滴水,然后就把蝸牛放了進去。蝸牛馬上就開始吃它的“午餐”了。它吃東西時,我用耳朵仔細地聽,還能聽見沙沙聲。它吃完了飯,我就把它拿起來,輕輕放在了我的小房間的墻角里,不一會兒,它就爬了五六米高,又左右望了望,看了看,好像在說:“看我多厲害!爬得多高!”
蝸牛是我喜歡的小動物,它給我?guī)砹瞬簧贅啡?
寫蝸牛,那么蝸牛的外殼特點就是一個重點。這里對蝸牛外殼的細節(jié)描寫,具體而形象,表現(xiàn)了小作者仔細觀察事物、善于想像的特點。
觸須是很多孩子觀察蝸牛時最感稀奇的事,來一段細節(jié)描寫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蝸牛的“旅行”方式是奇特的,要了解它,除了要仔細觀察還要有一定的自然知識,向別人仔細介紹自己的研究所得,是一件愉快的事。
蝸牛的生活習性同樣是介紹的重點???,在小作者的筆下,小蝸牛多可愛啊!
作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特寫”——細節(jié)描寫,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內(nèi)心活動等,都可以是細節(jié)描寫的內(nèi)容。
但是,細節(jié)描寫并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用的,細節(jié)描寫往往是用來突出重點、明確主次的。人們常說“好鐵用在刀刃上”,作文的“好鐵”就是細節(jié)描寫,“刀刃”就是作文中需要突出的重點。細節(jié)描寫拒絕任意性,作文的需要才是細節(jié)描寫的任務。
寫好細節(jié)描寫,要有仔細的觀察、深入的思考作保證,否則只會是跑馬觀花,不得要領。本文小作者以蝸牛的外殼、觸須、行走方式等為重點,運用了幾個細節(jié)描寫,形象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可愛的蝸牛,表現(xiàn)出良好的作文素質(zhì)。
特寫二:
“高山流水”算得上是菊花之王了。這株花從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噴涌而出,閃著一片輝煌奪目的亮點兒,一直瀉到地上,活像一扇艷麗動人的鳳尾,又像一條爍爍發(fā)光的長裙,更像一道瀑布——一道靜止、無聲、散發(fā)著濃香的瀑布。
特寫三:
竹錦牡丹的花朵,開得那么勻稱,那么鮮艷,就像是用紅色絨線在綠色底子上織出來的美麗的圖案。太陽從玻璃窗上射進來,照在她們粉紅色的花瓣上,給她們鍍上了一層光輝,令她們的臉上綻開了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