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函
扶著二月的清風(fēng),我走進(jìn)了這個美麗的山鄉(xiāng)。布谷鳥的吆喝喚醒了田園中一片野生的詩意,待我去采擷。
望著這一江春水,看著這滿樹桃花,一腳一個水印地邁向田園深處。那是誰家紫色的人兒,踩著漣漪的節(jié)拍,向我娉婷地走來?那山泉般清澈甜美的笑容,那羽毛般紛紛剝落的眼神,在我的凝視中緩緩漂流。
那是山的女兒,水的女兒,大自然最純樸的女兒,城里人缺乏她的這份靈氣與色彩。
她放牛,唱歌,歌唱大山的美麗。清脆的歌聲掉在那片草地上,跳躍在太陽鑿擊出的山巒間,像磁石一樣吸附著這片土地。那眼神里寫滿了誠實,那歌聲中彌漫著純真。感受著這份淳厚與質(zhì)樸,在這清純的永恒中,所有的煩惱都被拂拭殆盡。她使我忘卻那一張張世俗、迂腐與木訥的面孔,使我無須去琢磨那些道貌岸然的渾濁表情背后,到底掩蓋著怎樣一個深刻的、復(fù)雜的背景。
紅日開始在柔和中淡淡地消融。濕潤的炊煙從村莊升起,牛舍沐浴著晚霞,草垛兒懶洋洋地立在一灘灘水里,濕漉漉的,腳跟早已染上幾經(jīng)稀釋的淡黃色。一行白鷺在空中低低地滑翔,急于返回它們愛的家園,被遠(yuǎn)處星星點點的風(fēng)帆和若行若定的漁舟,送入水天渾沌的虛空。
我企圖用自己濕潤的腳踝踏遍這片土地,讓自己成為水天之間一個漂浮的夢,一瓣一瓣地打撈那些沉落在湖底的秘密。然而,我終將從夢的懷抱中彈射出來,告別這頁清風(fēng)玉露般的純樸風(fēng)景,重新回到現(xiàn)實中去重復(fù)那個被生活的砥礪打磨光滑了的角色。
于是,我走出了山鄉(xiāng),盡管我深深依戀著她。
我回眸顧盼,想把這一切攝入記憶。綠油油的菜畦,黃澄澄的油菜花,在風(fēng)中深情地?fù)u曳,上面停著露珠,像是誰忘記收拾的明亮的眼睛……
(指導(dǎo)老師:唐圣友)
編發(fā)理由:特喜歡描寫“紫色人兒”的幾段??赡苁强次恼露嗔?,一讀此等文章,心中就會展開一幅畫,而在此幅畫中,正是由于“紫色人兒”的出現(xiàn),畫面才顯得十分的完滿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