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六歲的時候,就來到這座城市。只記得在剛來的時候,我每天都要站在陽臺上極目眺望,想看看我出生的那個地方,盡管我看到的只是地平線。我不明白父母為何要離開故鄉(xiāng),離開那被青色的群山環(huán)抱著的小城,離開那用青石板鋪成的小巷。故鄉(xiāng)恰似一個夢境,既朦朧又清晰。
后來,夢的顏色漸漸淡去,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就如一條細細的銀絲線,纏繞在心頭。每次填寫檔案時,看到“籍貫”一欄,總覺得那不應該僅是一個純粹的地名,那是每個人血緣深處的東西。光榮與屈辱、成功與失敗、情感與性格、癖好與尊嚴,似乎都與“籍貫”這兩個字息息相關。籍貫,是我們心靈的家園、靈魂的故鄉(xiāng)。最佩服古代那些被后人以籍貫命名的作家,如韓昌黎、柳河東,我也夢想有朝一日能成為故鄉(xiāng)的一個名人。
這是一座制造欲望和夢想的城市,鱗次櫛比的高樓把灰色的天空刺得支離破碎。盲目的人群匆忙地穿梭在街道里,一個個都低著頭,看不見面部表情,只能聽到他們對著手機大聲說笑。我不清楚他們的籍貫,或許他們也只是這個城市的匆匆過客。
有一天,在火車站聽到兩個陌生人閑聊他們的家鄉(xiāng),正巧也是我的家鄉(xiāng),我便感到一種久違的親切?,F(xiàn)在又有了站在陽臺上極目遠眺籍貫的習慣,想到故鄉(xiāng)的老屋在雨中靜默的畫面,有一種“風煙望五津”的感覺,雖然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望見,但相信自己能在心里望見。
籍貫,是我們每個人填寫檔案時飽含思念與自豪的一筆,是我們的靈魂得以休憩的港灣,是我們永遠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