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烈,清代有名的大才子,乾隆年間的殿試狀元。據(jù)說他少年時代在鄉(xiāng)間時就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有一次,他和小伙伴李剛在村子后面的大山上伐木頭,準備給李剛的爺爺建豬欄用。兩個少年正有說有笑地干著,附近看山的差役騎著馬來了。這差役一看有人伐木,非常生氣,就故意刁難道:“我出個對聯(lián),如果你倆能對出下聯(lián),就讓你們伐;如果對不出來,立刻給我滾下山。”聽了這話,小李剛無助地望了望王爾烈。王爾烈不慌不忙地答道:“好吧。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辈钜勐犃?,立刻出了上聯(lián):“兩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蓖鯛柫衣砸凰妓鳎事暣鸬溃骸耙获R深陷泥潭中,老畜生豈能出蹄(題)?!蹦莻€差役沒想到自己諷刺孩子竟被孩子辱罵,不禁羞愧難當,只好掉轉(zhuǎn)馬頭而去。
乾隆二十三年,王爾烈進京趕考的時候,遇上了一個砍柴的老頭兒。這老頭兒挑著一擔樹枝,看見王爾烈挑著一擔子書,就問:“你是進京趕考的吧?”王爾烈放下書擔,點頭說:“是?!崩项^兒說:“那我先請你給我對個對子,考考你,行嗎?”王爾烈只好答應。老頭兒說:“上聯(lián)是‘此木為柴山山出’,你對下聯(lián)吧。還有個要求:第一、第二兩個字合起來是第四個字,第五、第六兩個合起來是第七個字。同時,意思還要講得通。你看能對上嗎?”王爾烈想了一會兒,看著遠處村落裊裊升起的炊煙,說道:“下聯(lián)是‘因火生煙夕夕多’?!崩项^拍手稱贊道:“對得好,對得妙!”
王爾烈進京后,先是進士及第,被列為第一名,爾后參加殿試。殿試是乾隆皇帝親自監(jiān)考的,乾隆帝給王爾烈出了個這樣的對子:“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漢?!蓖鯛柫译S即答道:“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本鋵χ?、之妙令人嘆服,乾隆不禁豎起了大拇指,贊嘆道:“不愧是當代著名的才子??!”遂列其為殿試第一名———狀元。
啟示
文中講了清代大才子王爾烈才思敏捷,妙對對子的故事。我們少年朋友們在感嘆王爾烈對對聯(lián)的同時是不是也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寫作中,準確的語言來源于對現(xiàn)實生活和客觀事物的準確把握和概括;只有深入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深入錘煉語言,你的寫作水平也才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