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會記得高考成績剛剛出來的時候,我就聽說那里的一位老師帶出的學生全班語文平均分是130,146的語文狀元成績也出自他的班,一個班里還有三個高考作文滿分的同學。遠在沈陽的我沒有留意那位老師是哪里的,姓甚名誰。但對于即將結束高一生活的我,看到那樣驚人的語文成績,即便在這樣一所一流省重點里那也絕對是一個讓人艷羨的訊息。
后來去了西安,本以為只會是普通講座之類的活動,沒想到竟能見到這位“傳說中的”語文老師。
初見李克老師時,怎么看都不像是教語文的。平易近人,有學識,微笑,充滿活力的模樣。說起話來干凈利落,聽起來痛快淋漓。言之有物毫不故弄玄虛。一股豪爽之氣油然而生。不記筆記卻能讓人過耳不忘,聽完他兩個多小時的談話頓生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寫好自由作文還是應試作文
西安之行是參加《美文》雜志社每年一屆的“全球華人少年美文寫作大賽”現場決賽,所有到場的同學都有著寫作方面的特長,而一個個也都是作文方面的精英,在同齡人中鶴立雞群。李克老師毫不避諱地談論自由作文和應試作文,然后指出許多方面的不足。
比如為什么有人可以寫好自由作文然而卻寫不好應試作文?他說你看那些自由作文里面是不是常常說我很寂寞,我很孤獨,可是你覺得他們想排遣這些孤獨寂寞嗎?不!他們沉浸其中并且絲毫不想走出這些孤獨寂寞。他說自由作文和應試作文就像跳水比賽中的自選動作和規(guī)定動作一樣,總分要高兩項都得好。
一字一句都如同烙印刻在心底。我們要寫好應試作文,因為自由作文它雖然可以顯露你的才華,讓你才華橫溢地表達,但是它無法許給你什么。應試作文才是高考中的叩門石,才是邁向更高臺階的階梯。我們不能本末倒置,沒有什么可以成為借口。既然高考是惟一的出路,那么我們就一定要從那條路上走,勇敢面對,并且走得斗志昂揚,走出光芒萬丈。
為什么有些人閱讀面廣考場上卻寫不好文章。因為言之無物。李克說寫作文需要用形象表現抽象。要把思想沉淀下來,才能寫出有厚度有深度的文章。讀只是一種領悟,而寫才是真的表達。要把領悟到的表達出來才完成了一個成就的過程。這就是我們要不斷的歷練的過程。不廣泛的閱讀不能寫出好文章,然而也不是廣泛的閱讀就一定能寫出好文章。我們要尋找好那一個噴薄而出的出口,而我們不停寫作的過程就是在尋找那樣的一個山口。
一個《瞬間》
李克老師說了一句讓我覺得驚訝的話,他說,寫作文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他說,高三的時候,我不斷的讓同學寫一個題目《瞬間》。這可以克服很多毛病,控制以往流水賬般的記敘,并且必須讓你寫深,而不是寫廣。廣是一個面,然作文中只是需要那一個深刻的點。比如寫《紅樓夢》的評論,與其你全篇的陳述,不如找一個片段來深入地描寫,表達你的見解。這不是以偏概全,而是用一滴水來折射整個太陽的光芒。
《美文》的決賽作文題包括對《紅樓夢》的評價。我不是“紅迷”因此沒有什么資本去談論,但他那一段話卻是絕對的言之有理。他說語文分“大學”和“小學”,大學是作文,小學是基礎知識。大學和小學都要抓牢,有些同學以為自己大學厲害,忽視了小學。但這樣語文成績絕對不會高。
我沉思,卻發(fā)現他口中的學生似乎分門別類地可以包括所有人。每個人都可以被他警醒而在談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那個瞬間,我突然由心底生發(fā)出感慨地想,這究竟會是怎樣厲害的語文老師;才會有這樣精辟的言論。
用一年換一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李克老師說道。
魯迅先生的這段話從他口中激昂地進發(fā)出來。這是他對高三學生應有的態(tài)度的概括。他說我送給你們幾句話。我印象深刻的那一句是:用一年換一生。
高三那一年是該全力以赴的一年,是該百分百付出的那一年,是不該逃避而直視的一年。李克老師教導我們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那一年,而不是和其他老師說的那般,痛斥高考。
如果你有能力,那么你去改造社會,如果你沒有能力,那么你去適應社會。大概所有人談及高三都會帶一種敬畏色彩,我們都希望自己是有能力的那一個,但是那些能力是一點點的磨練出來的,在我們具備了能力之前,我們必須要先走好這一段路,打勝這一仗。偏才是失敗,只有全才才有未來。
來西安前我為我的期末成績而難過,在那樣一個高手如云的學校里一不小心就會落后,激烈的競爭幾乎讓我覺得力不從心。很多時候我都想放棄業(yè)余愛好而全面投身于學習。有時候一次殘酷的考試就決定未來的制度,簡直如同一柄利劍懸于頭頂,一不小心就拼個頭破血流。我想說我不做好學生了,這樣的競爭許多次讓我覺得我就會是最先倒下的那一個。當誰誰誰說哪個學生因為一次考試的失利就輕生,當誰誰誰說模擬考試第一名的沒有一個高考中考出好成績,當高考成績出來后我和高三同學一樣緊張,當我關注著報紙上那些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你可以說我是杞人憂天可是你怎么舶否認許多人不是這樣做著的呢?用一年換一生。雖然這些都是殘酷的。但是我們都是要度過的。別人可以做到的許多前輩已經走過了的路我們沒有理由去放松,去說放棄,去逃避。畢竟這是我們未來的路,是我們此刻最有說服力的一條出路。
我發(fā)現李克老師言語間可以作為座右銘的句子俯拾即是。一個月前聽到這個驚人的高考成績的消息時難以置信,所有的那些疑問,到現在似乎可以得到一個解釋。結束的時候我看表,時間剛好是兩個半小時,一場語文考試的時間。李克老師在講臺上侃侃而談了兩個半小時,是一場談話,卻更像是一場對話。因為每一句話都是針對我們而言的,因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他的學生。
我或許一輩子都無法成為他的學生,但是兩個半小時內他的言語給我的觸動卻是不可估量的?;貋硪院笪页3O肫鹚麑υ捴械钠?,瑣碎的值得我深刻記憶的句子。他說他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圣人抱一,天下為式。而我卻更喜歡這樣一段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李克老師就是這樣的一位君子,自強而德厚。
當我再次回到距離西安幾千公里的沈陽時,在這樣一個炎熱的夏末,想起那一場對話,依然歷歷在目?;蛟S無論多久以后,我還是會記得,在某個七月末的兩個半小時內,曾經有這樣一位老師,更是前行路上的導師,給了我深刻的記憶,堅定了我內心一些搖搖欲墜的信仰,明確了前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