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健
科學家,是一個散發(fā)著迷人光輝的字眼。這個詞意味著使用人類的智慧和隱藏在黑暗之中的自然規(guī)律燦然明朗時的喜悅,意味著矗立于科學的峰頂接受眾人頂禮膜拜時的榮耀!科學的故事,也因為科學家的偉大和神秘而變得與眾不同!但是,如果人們忘記了科學的荊棘小道上殘留的斑斑血跡和累累白骨,如果忘記了在科學研究中真理和謬誤的抗爭,如果忘記了科學家在龐雜的科學“迷霧”中尋找理論真諦的艱辛……那么,所謂科學和科學家的偉大和不凡就會大打折扣!
“站在巨人肩上叢書”就是這樣一套全景記錄古今中外科學歷史上發(fā)生的各種各樣有趣的、悲劇性的、失誤的以及爭論的故事的書,叢書共有九個分冊:《科學機遇故事》、《科學偶然故事》、《科學趣味故事》、《科學悲劇故事》、《科學失誤故事》、《科學道德故事》、《科學爭論故事》、《科學方法故事》以及《科學癡迷故事》,這套總字數(shù)達180萬字的圖文并茂的叢書,共由657個各自獨立的自然科學故事組成,涵蓋了幾乎所有自然科學的學科、大科學家、重大科學事件,它不但是自然科學的“百科全書”,是通向科學殿堂的“天梯”,而且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zhì),特別是心理素質(zhì),使人受益終身的“好老師、好朋友”!作為一套優(yōu)秀的科普圖書,它有以下幾個特點:特點之一就是通過形形色色的趣味故事而不是空洞的說教,來傳授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介紹科學方法,展示科學道德,等等。特點之二就是通俗易懂、趣味無窮。故事一開頭就能抓住讀者的心扉,這是叢書寫得有趣的“訣竅”之一。“哎喲!死青蛙活了!”這是《科學爭論故事》中一個故事的“驚叫”開頭,使人無法不讀下去。最后,本套書還有一個特點:在許多科普書中,像牛頓、高斯、戴維這些科學大家,被“報喜不報憂”地描繪成幾乎無所不能、不犯錯誤、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全”的完人。它給青少年帶來的是盲目的崇拜和自信心的滅失。叢書中“報喜也報憂”的故事,打破了這種“傳統(tǒng)”。這樣“實話實說”的結(jié)果是:“原來,科學大家們也是和我們一樣的‘凡人,如果像他們一樣投入,并掌握科學的真諦,我也可能當科學家,去建立功勛!”把科學家們從“天上”還原到“人間”,讓讀者能實實在在、發(fā)自內(nèi)心地高揚自信的風帆去遠航,是這套視角獨特的叢書的特點之一。
閱讀過這套叢書,真像進入了一個無限廣闊的科學長廊,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科學家有血有肉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每一個故事都使人回味無窮,這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座微型自然科學圖書館!牛頓在1676年寫給胡克的一封信中說:“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钡高@套“站在巨人肩上叢書”能給熱愛科學的人們以啟迪,讓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站在巨人肩上叢書”陳仁政主編北京出版社2004.7定價:16.00元 (單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