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在現(xiàn)代人的眼中,只是平凡的物品,尤其是在和平環(huán)境中。盡管我們每天都沒有離開過它,但它的價格實在是低得微不足道,一元錢買一斤鹽,一家三口可以食用一個月,幾乎再也找不到比它更便宜的商品了。也許是它的身價太低廉所致,至今我們還沒有看到一本面向大眾介紹鹽的書籍。
《不簡單的鹽》這本書,以通俗的文字介紹了有關鹽的物理、化學性質,鹽的發(fā)現(xiàn),鹽的文化,鹽的品種,鹽的功效等,期望您在工作之余、閑暇之中,信手翻閱,于輕松之下,了解更多鹽的知識,充分體受鹽的效能,讓鹽為您的生活增添更多、更好的滋味。
斷鹽的刑罰
在古代瑞典,有一種特別的刑罰,如果被判死刑的囚犯,自己提出4個星期不吃鹽的話,那他在4個星期后就可被釋放出獄。但是,沒有一個犯人是以這種方式獲得釋放的。不吃鹽的犯人,頭三四天食欲不振,大量出汗;然后漸漸虛弱,勉強過上八九天,便手足酸軟,肌肉不能自主,力不從心;若再繼續(xù)下去,犯人就心神恍惚,入睡困難,肌肉抽搐,站立不住,直至發(fā)生虛脫和昏迷,瀕臨死亡。所以,犯人在4個星期的時間里,真的不沾一點鹽,那也等于是不執(zhí)行死刑的“死刑”了。
與古代瑞典的這一刑罰形成呼應的是,在古代荷蘭,作為法律上的懲罰,政府對有些犯人實行一定時期內的強制斷鹽。
小小的鹽,與土壤、空氣、水、火一起構成人類生存的五大要素,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能夠取代它的物質。
鹽的民俗
在國外,有許多國家對鹽有種種風俗,表現(xiàn)了人們對鹽的珍視與頂禮。
在古希臘,人們用鹽作為祭神的貴重貢品,以示對神靈的虔誠,并常在客人的右手里放上一撮鹽以示尊重。鹽也曾作為古代英國國王餐桌上的一道珍貴的佳肴。國王進餐的時候,鹽就放在他的面前,與國王同桌進餐的人,要按照他們的身份高低決定座位離鹽的遠近。后來英國傳統(tǒng)的宴會,排列客人的座次,距鹽近者為“上席”,請貴賓坐,而距鹽遠者為“下席”,由一般的客人入座。古代歐洲一些地區(qū),人們將品德不好或被人瞧不起的人稱作“沒有吃鹽資格的人”,向親人和賓客表達敬意的禮節(jié),則是獻上面包與鹽。在古埃及,人們以鹽作護身符,相信在戰(zhàn)場上會交好運,逢兇化吉。古代新幾內亞人,把許多小木塊放進海水里泡起來,幾個月后木塊變咸了,再把它曬干,弄成粉末當作高級調味品,有時候到離海遠一點的地方串親戚,就帶上這珍貴的禮物。
中世紀歐洲人對鹽由拜物而迷信,著名的意大利畫家達·芬奇在他的《最后的晚餐》這幅舉世聞名的作品中,用一只翻倒在叛徒猶大面前的鹽瓶,表示叛逆者死亡的下場。以后凡弄撒了鹽的人,就得抓一小撮鹽放在左肩上,因為左肩被看作是不吉利的地位。在《圣經》中,猶太人把鹽看作是體現(xiàn)永久的標志。
《舊約全書》中稱:“在你們所有的奉獻中,必須包括鹽?!辈⑿Q:“鹽的契約永遠有效。”《馬太福音》將人類的精英、社會的中堅喻為“大地的鹽”。16世紀,西歐的一些國家每人只能得到一份數(shù)量很少的鹽,如有人取走超過自己應得的鹽,就會被按罪犯論處,割去耳朵。
許多古老的民俗,也說明鹽在往昔的歲月中具有不凡的身價。俄羅斯人請客,用夾著鹽的面包給客人吃,以示歡迎。羅馬尼亞至今還保留著對客人表示敬意而“獻鹽”的傳統(tǒng)禮節(jié)。在匈牙利的農村,人們在新居落成時,便在房屋內外撒些鹽以示喜慶,在門檻上撒上一些鹽,據(jù)說這樣可以避邪驅鬼。不少歐洲人認為鹽是健康之神,羅馬天主教徒的洗禮儀式中,要把一丁點鹽放進嬰兒口中,祝福嬰兒靈性純潔和健康長壽。在埃塞俄比亞的一些地方,還有含食鹽塊的習慣。在我國維吾爾族的婚禮上,有新郎新娘互搶鹽馕的風俗,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主人當著客人的面將盛鹽的葫蘆挪動地方,則表明主人已對不歡迎的人下了“逐客令”。
鹽與財富
在古羅馬,官府付給的報酬不是金銀錢幣而是鹽。如果一個軍士在執(zhí)行任務中工作懈怠,就會被認為不配得到鹽,在發(fā)餉時就要被扣掉薪金——鹽。英語和法語里的“薪金”一詞,是由拉丁語“鹽”字轉化而來的。英國的米德維奇、柴郡等鹽區(qū)的人們把薪金通稱為鹽?!安慌涞玫禁}”在英語中一直沿用到今天,指在工作中不稱職的人。古代非洲埃塞俄比亞人就曾把鹽作為貨幣。官吏每月領的工資,是方形的鹽塊,在市場上拿幾個小鹽塊,就可以買一條大魚。古埃及人將煎熬好的鹽倒入特定的模型里,制成刻有特別印記的小鹽塊,就可以在市場上當錢幣流通。6世紀時,在撒哈拉地區(qū),摩爾商人常以一盎司的鹽交換同等重量的黃金,威尼斯商人最早販運鹽到君士坦丁堡去換香料。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這樣描寫過:“威尼斯光彩奪目的財寶,與其說來自香料的貿易,還不如說來自平凡的鹽?!睍r至今日,在埃塞俄比亞的邊遠地區(qū),10磅重面包狀的鹽塊,仍作為貨幣使用。
鹽療治病
(1)鹽液洗鼻預防感冒
用鹽溶液沖洗鼻子,能增強鼻黏膜的自我清洗能力,并能促使鼻孔內顫毛增加運動。具體操作方法是:先將3克鹽溶入到300毫升溫水中,然后將其倒入微型噴壺內,將壺嘴對準一側鼻孔,讓溶液慢慢流入鼻孔內,到達咽喉,這時將頭傾斜到另一側,使溶液再從另一側鼻孔內流出。
(2)治療感冒
①鹽3克,蔥白、生姜各15克。三味一起搗成糊狀,用紗布包好,涂擦前胸、后背、腳心、手心、腋窩、肘窩,擦后讓患者安臥。半小時后,會覺得癥狀減輕,出汗退熱,次日可完全恢復。
②鹽6克,蔥白、生姜各30克,共搗和如泥,再加入白酒30~50毫升調勻,然后用紗布包好,涂擦前胸、后背、腳心、手心、腋窩、肘窩。
美容美體(1)鹽與美容
①天然鹽美容法
夏天皮膚容易出現(xiàn)毛孔粗大,油脂分泌過旺,臉部易形成暗瘡、粉刺以及化妝品易脫妝等現(xiàn)象,都是由螨蟲引起的。用“天然鹽”洗臉能殺死螨蟲,降低油脂,甚至讓皮膚恢復到嬰兒般的細膩。方法是,用水打濕臉后,將鹽抹在臉上,以鼻子為中心由下往上,好像畫大圓圈似地按摩1分鐘。
②美容鹽美容法
用鹽作為護膚品,是日本近年興起的美容新時尚。日本人把普通鹽經過提煉,與蛋白、蜜糖等物質混合在一起。由于不加入其他化學物質,屬純天然成分,故已成為護膚品之首選。新近,日本人將鹽“改良”后,推出許多品種的美容護膚鹽,作潔膚、護膚、美容和消除脂肪之用。
③粗鹽美容法
準備一包粗鹽,一小瓶礦泉水,一碗淘米水和一大張消毒紗布。把消毒紗布打開平放,將2匙粗鹽倒在紗布上,用紗布把鹽裹好,把粗鹽紗布包搓成球形(大小如乒乓球)。將礦泉水倒入小碗中,把粗鹽球放入水中浸一會兒。再把浸過的粗鹽球在臉上以畫圈的方式,由外至內輕輕按摩。這時,面部會有冰涼清爽的感覺。經按摩后的面部,肌膚變得清爽柔軟,再把淘米水輕輕拍在臉上,最后用溫水沖洗干凈,就完成了一套簡單經濟的天然潔面爽膚法。
(2)鹽浴減肥
近幾年,日本時興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鹽浴減肥”法,在洗澡時用粗鹽擦遍全身,然后按摩,直到皮膚出現(xiàn)紅色之后,將身體浸入約為30℃的水中,最后用清水將身體沖洗干凈。鹽浴可消除脂肪和狐臭,起到減肥作用,并使皮膚光滑富有彈性,使身體健康,增強抵抗力。
(3)防治脫發(fā)
將15克鹽加入1500毫升溫開水中,攪拌均勻后洗頭,每星期1~2次,可防止和減少脫發(fā)。
鹽的正確使用
1.少吃鹽的竅門
要想少吃鹽,可用“餐時加鹽法”。即在烹調時或起鍋時,少加鹽或不加鹽,而在餐桌上放一瓶鹽,等菜肴烹調好端到餐桌時再放鹽。事實已經證明:這是少吃鹽的有效措施。因為就餐時才放鹽,此時的鹽主要附著于食物和菜肴的表面,還來不及滲入其內部,而人的口感主要來自菜肴表面,故吃起來咸味已夠,與先放很多鹽的口感一樣。這既照顧到味道又可在不知不覺中控制了吃鹽的量。
2.做菜何時放鹽為宜
如果做菜用的食油是豆油、菜籽油等,為了減少蔬菜中的維生素及其他營養(yǎng)物質在烹調中的損失,一般應在煸炒后再放鹽。
如果用花生油炒菜,由于花生容易生黃曲霉素,在榨花生油時,雖經多種方法處理以除去這種毒素,但仍會有極微量黃曲霉素殘留存在。因此,用花生油炒菜時最好先放鹽,后放菜,以使鹽的碘化物解除黃曲霉素的毒性,有利于保障身體健康。
如果用豬油、雞油等動物油炒菜,先放鹽后放菜也有利于減少豬油、雞油中有機氯農藥的殘留量。
3.做菜用碘鹽時避免多加醋
炒菜時不加醋,碘的利用率為80%,加醋則僅為50%。另外,西紅柿及酸菜也會減少碘的吸收率。所以,使用加碘鹽炒菜或做湯時,盡量少放醋,也不要與西紅柿或酸性菜同炒。
《不簡單的鹽:鹽的文化和300個妙用》陳逸根宋建華李淑芹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3定價: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