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 拉
男人只能分兩種:一種是可以嫁的,一種是不可以嫁的。女人的心思簡明扼要,就是沒有多余的第三種男人。
女作家的名聲不知什么時候被搞壞了,因為有女子常??诔鲶@言:“男人是喜歡被女人掠奪的,男人的本性是被女人控制?!?/p>
意思是,男人快感之一是被女人欺壓。女作家鼓勵女人之間為了搶一個好男人而大施手腕,哪怕大打出手也未嘗不可。
男人是世界中心,是哲學(xué)家,是大學(xué)教授,是主刀醫(yī)生,是公司經(jīng)理,是上級領(lǐng)導(dǎo),是同事鄰居,是水泥電工,是收破爛的,是長期飯票,也是……待嫁的老公。各式各樣的男人,都可以拿來抨擊的,愛得越重,貶得越狠。
于是,過了婚齡的女人稱自己為“扒婆”——一種需要用“扒”的手段去掠奪男人的女人。掠奪,偷之謂也。
既然嫁的人不會是布什、榮格、基努里維斯、大衛(wèi)、海明威,或者湯姆·克魯斯、漢克斯之類,可憑什么非得是一米七八十的、說話羅哩羅嗦、穿衣邋邋遢遢、賺錢不多脾氣不小、偷看黃色網(wǎng)站、好面子、沒出息、不肯天天洗澡的、襪子破個洞用膠布一粘的男人!
骨胳精干的往往小氣不利落,肌肉發(fā)達的又未必聰明懂事,心機復(fù)雜的弄他不過,頭腦簡單的又看他不起!什么世道。
所以,女人看男人,是非不分,云里霧里,只需第六感覺一眼的功夫,就將他們的底子、里子、票子看得個透徹如水。感覺準了,運氣就來了;感覺錯了,半輩子算完了。
所以男人只能分兩種:一種是可以嫁的,一種是不可以嫁的。女人的心思簡明扼要,就是沒有多余的第三種男人。
女人也分兩種:聰明的,笨的。
聰明的女人在25歲前就早早地為自己定下終身指靠的伴侶:一個納入自己能控制的可培養(yǎng)的會成功的男人。
扒婆們因為年輕貪玩而錯過了機會。她們忘了,一旦過了那最好的歲月,眼前便全是一群被婚姻深深套牢的男人。掠奪,哪有這么容易?不小心被他們倒玩轉(zhuǎn)是極有可能的。
扒婆中有不少事業(yè)成功、收入豐厚、漂亮自信、性感迷人的,卻在愛情與婚姻方面栽盡了跟頭。也是笨啊。
因為她們被杰克凱魯亞克的那句話騙得好慘:“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p>
這句話對中國男人根本不適用。中國男人從毛孔里滲透出來的是傳統(tǒng)、保守、光宗耀祖、好單位、高收入、靚屋、賢妻、紅顏知已、情人姘頭……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才會真正地為了人性而頹廢、墮落、流浪或野性那么一回二回。有,也是忙不迭地回歸主流,還經(jīng)典經(jīng)典的。自以為是。
男人應(yīng)該在年輕時像個英雄一樣在幅員遼闊的世界各地進行亂七八糟的行走與思考,比如跑遍美國、足跡到達歐洲的大小城鎮(zhèn)、去趟北極南極、搭條船橫渡太平洋之類的……然后寫作、做生意、喝酒、抽雪茄、聽著搖滾開著吉普,在找到信仰之前盡情地享受生命。
中國男人沒有真正地垮掉、亢奮、瘋狂、頹廢過,他們早早地娶老婆、生孩子。
扒婆們一清醒,才發(fā)現(xiàn)男人其實是最早起最勤勞的動物。他們沒多少耐心投身于追求女人的辛苦之中,他們很小就學(xué)會努力尋找一只屬于自己的溫暖的窩——像在力量誕生之前,在離開母親之后,急于尋找另一位母親式的女人。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一個才22歲的或者更小的男孩兒早早挽著女孩子的手,借助父母的金錢供給,策劃著將來而未來的家庭生活。毫不臉紅地講,那些聰明女孩子正是抓住了男人的這種心思,迅速地占有了他們生活中的絕大部分,在扒婆們還沉浸在好萊塢片子里時,將稍稍好點的男人收收落落,一網(wǎng)打盡。
當然,步入圍城的男人也有不肯的,但晚了。
他們掙扎著想沖破寂寞,去接近優(yōu)雅、風情萬種、正巴巴地渴望嫁人的扒婆時,無一不被各種巨石打得個落荒而逃。
縱然扒婆不甘心當?shù)谌?,而正品夫人又絕不允許自己精心培育的成熟男人被別的女人染上一指,因此,女作家所說的掠奪戰(zhàn),扒婆們較難實施,就算有想法、有行動也基本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