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俗名獅子,屬于貓科動物。因它性情兇猛、體形巨大、吼聲洪亮,被人們譽為“獸中之王”。
獅子一般生活在草原地帶和森林邊緣,喜群居,一個獅群約有20至30頭。母獅是獅群的核心,但獅群頭領則為一頭雄獅。
捕獵
獅子白天休息,凌晨、黃昏或晚上捕獵。獅群中,一般由母獅外出捕獵。它們沒有長途追擊的耐力,常采取伏擊方式。捕獵對象有羚羊、斑馬、野豬等。在不需要食物時,獅子不會濫殺野獸,即便獵物出現(xiàn)在附近,它們也會視而不見。
非洲獅
非洲獅廣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上。成年雄獅體長1.7~1.9米,尾長0.9~1.05米;頭大臉闊,脖子上有長長的鬃毛。成年雌獅體長1.4~1.75米,尾長0.7~1.0米;無鬃毛。毛通常為黃褐或暗褐色,尾端有長毛叢。
亞洲獅
亞洲獅又稱印度獅,僅產(chǎn)于印度西部。與非洲獅相比,亞洲獅身軀略小,體長1.2~1.7米。亞洲獅的雄獅不但脖子上有長長的鬃毛,在它的前肢肘部也有少量長毛,而它的尾端球狀毛也較大。由于多年保護,目前亞洲獅已增加到300頭左右。
獅子與中國文化
據(jù)史書記載,張騫通西域后,西域安息國王向漢朝進貢了一對獅子,漢王把它們視為吉祥、勇敢的象征,命樂官將獅子的形象和動作編成“獅舞”。后來,獅舞傳到民間,民間藝人根據(jù)自己的想像,創(chuàng)造出活潑可愛的舞獅形象。石獅子則象征威嚴、莊重,傳說可以鎮(zhèn)宅驅(qū)邪,所以從寺院到衙門,從城門到陵墓,??梢姷绞{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