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筆
2003年5月,一本記錄“19位都市女性一夜情口述實錄”《天亮以后說分手》一書,首先把“天亮”和“分手”這兩個詞引入了讀者的視線。這兩個詞之間的關系以及由此讓讀者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和購買欲,連SARS肆虐也毫無顧忌。結果也證實了他們的判斷,當時一籌莫展的書市由此掀起漣漪,該書迅速躍升至各地圖書銷售排行榜的前列,并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
時隔幾個月后,一個“能讓對面的女性說出心里隱藏最深的話”的女人——王偌西以同樣的方式記錄了14位都市女性的口述實錄《天亮以后不分手》。新書除了以女性作者體現(xiàn)其采訪記錄深入性外,還增加了一個賣點:多夜情。幾乎與此同時,在社會科學界名聲赫赫的某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也不愿在“天亮前”與如此火爆的商機說分手,趕緊弄出了一本以“19位當紅演藝女明星、女主持人、女模特、美女作家的情感與身體之旅”為副標題的《天不亮就分手》,則更具誘惑力。據(jù)了解,目前仍有不少書商正在策劃類似的書,準備跟風推出——看來書市上一時天還亮不大起來。
在由碼洋和銷量來定義成功的出版界,似乎從來就有“英雄不問出處”的傳統(tǒng)——只要不違法,不管你出的是什么內(nèi)容,也不管你怎么來炒作市場和制造熱點。
翻閱這三本書,發(fā)現(xiàn)它首先滿足了多數(shù)讀者對都市白領一族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的窺探欲望?!疤炝痢毕盗袌D書用“口述實錄”的手法記錄了都市女性的一夜情經(jīng)歷以及她們的復雜難辨的心境,其本身就是很好的賣點。其次,“天亮”系列圖書選擇的是一個在中國一直以隱諱和曖昧意味出現(xiàn)的性話題,一夜情的出現(xiàn)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爭論。這些書的策劃人和作者“機智”地避開了社會道德意義上的論爭,而將自己定位在一個“記錄者”,聲稱是為讀者留下一份真實的“社會文本”。
《天亮以后不分手》有著和《天亮以后說分手》幾乎同樣的裝幀。單一的底色、同一字號字體的標題副標題、鉤著白框地腳的內(nèi)容闡述、相同的扉頁和封底設計,惟一區(qū)別的只是封面的顏色和斜豎在封面上的圓柱物體:前者是粉紅,后者是青灰色;前者是旋出的口紅,后者是點燃的香煙。前者似乎想為自己的模仿之作尋找一種新的“理念”,于是我們在封面的地腳上看到了其對“天亮以后說分手”的批判,在竭力表達了對那種站在男性立場上的言說的不滿之后,又著意宣揚了自己從女性視角挖掘的權威和理性。
而《天不亮就分手》或許是出自學術類出版社,或許是為了一免低俗之嫌的指責,在文字中硬是夾進了許多似乎很有“科學性”的語言,所以《天不亮就分手》比其他兩本要多了一點“理論”色彩。看看作者在前言中的“論述”:“去問問動物吧——畢竟我們本來是動物,又活在‘動物兇猛的年代?!苍S,只有放下所謂的矜持,這個物種才不至遭受被淘汰的命運?!薄拔覀?yōu)槭裁床荒芟駝游镆粯臃膬?nèi)心單純的渴望呢?心理學家早就說過,‘人類骨子里就流著溫和派一夫多妻的血。生理的本能誰能否定呢?在我們的祖先剛剛有點人形的時候,他們不也是快樂地群居、群婚、走婚、伙婚……”販賣隱私居然還如此理直氣壯,能夠形容的也只有荒謬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