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綺瑾
春節(jié)里常會看到的一句春聯(lián):“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壽”與“?!狈路鹂偸锹?lián)系在一起的。但是一直以來,以老年人為主角的影視劇都不多見。即使有時涉及,也往往是或孤僻倔強,或孱弱多病的形象。他們不是受到兒孫的忽略,就是受到病痛的折磨,無論從生理或心理都處于不幸的悲劇地位。
2003年歲末好萊塢推出的影片《愛是給予》(Something's Gotta Give)卻是一部關于非青春愛情的浪漫喜劇。這里用了“非青春的愛情”這個詞,是因為我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詞來描述這種情感。對于這些情感的主人公們,我不知道該說他們是中年人、老年人,甚或是青年人。
按照國際標準,60歲以上人被稱為老年。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年過50便可算做老年。在《愛是給予》里,杰克·尼可爾森扮演的哈瑞已經63歲,戴安·基頓扮演的艾瑞克也已55歲。但他們一定不會承認自己是老年人,特別是哈瑞。這位老花花公子經營著十家公司,包括一間hip-hop工作室。他平時穿著時尚新潮、惹人矚目,交的女朋友也從不超過30歲。艾瑞克則是一位成功的作家,正處于其事業(yè)的黃金期。與丈夫離婚后,她與女兒生活在一起,一直沒再戀愛。就當她以為自己早已沒有激情的時候,她卻同時成為兩個男人的至愛,一個是女兒的老男友哈瑞;一個是哈瑞的心臟病醫(yī)生——基努·里維斯扮演的朱利安。
歲月當然是不饒人的。當哈瑞心臟病突發(fā)時;當哈瑞與艾瑞克磕磕絆絆地親熱時;當他們早上醒來,用老花眼艱難地辨認鐘表的指針時;觀眾在發(fā)笑的同時會與他們一樣感嘆:畢竟是老了。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以為到了這個年紀,人生大概也就是這樣了。在影片里,開始時艾瑞克代表的正是這種態(tài)度。但是她很快被不服老的哈瑞重新點燃了激情。55歲的艾瑞克有著她的“王牌”:她有良好的修養(yǎng)與風度,豐富的經歷與成熟的心態(tài),以及母性的溫柔與包容。當年輕女孩或野蠻或妖嬈地搖來晃去時,她靜悄悄地散發(fā)著迷人的魅力,甚至連三十幾歲的年輕人都被她所吸引。如果說身為女性的艾瑞克是在矜持、含蓄的外表下,流淌著浪漫情懷的話;那么在身為男性的哈瑞那里,青春的激情始終是澎湃激蕩的。他們不僅僅是父親、母親,還是男人、女人。原來60歲的人,與40歲的人和20歲的人,在情感方面并沒有什么不同。在韓國已經有直接關注老年人性生活的電影問世,在中國也有越來越多像一把年紀的石光榮那樣的老年明星,用自己的喜怒哀樂讓全國人民激情燃燒。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大家對于老年人的關注在逐漸升級。從“老有所養(yǎng)”,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年人”帶給人的聯(lián)想已經不再是虛弱無能的、總是需要照顧的;也不是被尊崇得神圣化了,甚至不可以有一點情感欲望的。歲月對于老年人來說是一種給予,給予他們成熟的風韻。雖然兩鬢銀發(fā),仍然可以演繹這么多非青春的精彩故事,仍然可以讓暮年如花,歷久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