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的特點是紅方的著法存在著“隔一步的殺”。請看雙方的循環(huán)著法。
紅方車三退二,預計下一步車三平五,象3進5,炮二平七絕殺。但這個絕殺不是立即形成的,必須隔一步才能成立,按閑著處理,也就是判紅車捉的中炮是有根子,屬以高價子換低價子,判閑。續(xù)著車三進二是照將,兩步為一打一閑。
黑方車6進4是捉炮,車6退4是邀兌,兩步也是一打一閑。
裁定:雙方均為一打一閑,判和。
圖2也是一個一方存在著“隔一步的殺”的例子,只是難度大一點。請看雙方循環(huán)著法。紅方兩步動帥都是閑著。
黑方炮6平5不能立即構(gòu)成殺,需隔一步才能成立:前車平5,仕六進五,車3進2,炮六退五,車3平4,帥五平六,馬3進2,帥六進一,炮5平1。黑方預計棄雙車后不能立即連殺,需“隔一步”才能成殺,所以炮6平5判閑,炮5平6是照將,兩步為一打一閑。
裁定:雙方為一打一閑對二閑,判和。
圖3的主要特點是黑方著法存在著“隔一步的被捉”,請看雙方循環(huán)著法。
紅方炮七進一是明殺,為一打。續(xù)著炮七退一后,預計下一步炮七平六將軍,黑方必須墊馬解將:要么馬3退4送給炮吃,要么馬3進4送給帥吃,其中帥吃子規(guī)則有特殊規(guī)定,按閑著處理。這里又牽扯到一個約定俗成的原則問題:預計進攻方走出打時,防守方可能存在著多種防守方案,若其中只要有一種方案可判攻擊方為閑時,那么就不能判攻方為打。這樣紅方兩步棋為一殺一閑。
黑方首著馬2退3,看似有兩種作用:一是解殺,二是捉相。但仔細分析黑馬屬不能離線之子,不構(gòu)成捉相,所以這步棋是閑。續(xù)著馬3進2,預計下一步防紅炮平六作殺,同時捉著紅仕:馬2退4,帥五平六,將4進1,炮七平六,馬雖然最終會被吃掉,但不是在得仕之后立即被吃掉,屬“隔一步被捉”問題,因此規(guī)則不予考慮,仍然判這步馬具有捉士的能力,這樣黑兩步也是一打一閑。
裁定:雙方均為一打一閑,判和。
圖4是兩位北京市名手實戰(zhàn)弈出來的一個案例,紅方是孫躍先,黑方是傅光明。本例的特點是紅方接受兌車后,將會造成“隔一步的被殺”狀態(tài)。請看雙方循環(huán)著法。
紅方車六平八造成下一步車八進九的殺,為一打。車八平六是照將,兩步為一將一殺式的派生長打。
黑方車4平2是殺,因為紅車這時不能離線,不存在兌子的反擊能力,所以判黑為殺。續(xù)著車2平4是兌,因為這時紅車可以帶響兌車,至于兌車后所形成的“隔一步被殺”狀態(tài),因為不屬于“立即被將死”,規(guī)則不予考慮,也就是說紅車被視為具有兌子能力。所以黑方兩步棋為一殺一兌。
裁定:雙方為二打一還打,二打的紅方必須變著,不變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