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豬肉即病死和非正常宰殺死亡豬的肉。這種肉一般不能食用。死豬的肉皮膚一般都有出血點或充血痕,顏色發(fā)暗,脂肪呈黃色或紅色,肌肉無光澤,用手指按壓后,其凹部不能立即恢復(fù)。
米豬肉即患囊蟲病的豬肉,這種豬肉對人體危害很大,不能食用。識別方法主要是仔細(xì)查看肉中是否存在囊包蟲。囊包蟲呈石榴籽狀,寄生在肌纖維(瘦肉)中。腰肌是囊包蟲寄生最多的地方,用刀子在肌肉上切,一般厚度1厘米,長度20厘米,每隔1厘米切一刀,切4~5刀后,在切面上仔細(xì)看,如發(fā)現(xiàn)肌肉上附有石榴籽一般大小的水泡狀,即是囊包蟲。
母豬肉母豬皮比一般豬皮厚,毛孔也粗,臀部皮膚有米粒大的凹窩,肉質(zhì)粗糙,有腥味;瘦肉部分呈現(xiàn)深紅色,比一般育肥豬和瘦肉型豬的肉色深;腹部肌肉較松弛,肌肉與脂肪層易剝離;乳房部位的肉細(xì)、軟、有皺紋,乳腺萎縮,有的母豬皮與皮下脂肪間有一層紅暈或紅色層。
注水肉豬肉注了水,不僅增加了分量而且不耐存放,不但易壞而且味道和營養(yǎng)也受到影響。用眼看,豬肉注水后,表面看上去水淋淋的發(fā)亮,瘦肉組織松弛,顏色較淡;用手摸,注水豬肉由于沖淡了體液,所以沒有黏性;用刀切,注水豬肉彈性差;用紙試,將煙卷紙貼在瘦肉上,過一會揭下點燃,有明火的,說明紙上有油,肉沒有注水,反之,則是注水肉;將衛(wèi)生紙貼在剛切開的切面上,不注水的豬肉,一般紙上沒有明顯浸潤或稍有浸潤,注水的肉有明顯浸潤;將普通薄紙貼在肉上,正常鮮豬肉有黏性,紙不易揭下,注水豬肉沒有黏性,很易揭下。
欠鮮肉肌肉色稍暗,脂肪缺乏光澤,外表干燥或有些黏手,新切面濕潤,指壓后的凹陷不立即恢復(fù),彈性差,常有氨味或酸味。新鮮豬肉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脂肪潔白,外表微干或微濕潤,用手指壓在瘦肉上的凹陷能立即恢復(fù),彈性好,且有鮮豬肉特有的正常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