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清 田瑞江
兩名相戀的大學生,在一次外出旅游中發(fā)生了性關系,不慎導致懷孕。當他們所在的學校知道了此事后,以“兩人在校期間違反學校紀律,發(fā)生不正當性行為”和“品行極其惡劣,道德嚴重敗壞”為由,對他們作出勒令退學的處分。然而,女學生的父親站了出來外揚“家丑”,以“定性錯誤、于法無據”為由,支持兩位學生將母校告上法庭,要求撤銷處分,同時還以侵犯隱私權、名譽權為由,要求學校賠償損失費高達100萬元……
2003年1月16日,重慶市南岸區(qū)人民法院一審駁回原告的起訴,原告隨后向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然而,人們似乎并不關心此案的判決結果,因為其意義遠遠大于官司的本身,它再次給社會性教育滯后的問題敲響了警鐘,從而引發(fā)了人們對性教育和道德問題的大討論……
父親的心痛:上大學的女兒意外懷孕
1983年,林曉出生在北京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雖然家境優(yōu)越,但她刻苦好學。2001年9月,林曉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重慶某學院錄取。入學不久,林曉便成了“愛心社”里的積極分子,她每個月從生活費里節(jié)約出一些錢,由社里捐給貧困山區(qū)里的失學兒童。
很自然,林曉認識了該校同在“愛心社”的沈旭。有著同樣的追求和愛心,兩人很快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并在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催化下,發(fā)展成戀愛關系。為了不耽誤學習,兩人約定每周只見面兩次。
2002年暑假結束后,兩人剛返校,便相約來到離學校不遠的一個國家級風景區(qū)旅游。沉浸在相聚的喜悅和甜蜜之中,兩人難分難舍,在賓館住宿時,忍不住偷吃了禁果。
事后,兩人還是和以前一樣,回到學校學習,參加活動,只是相互間多了一層默契和關心。但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這樣的經歷,會給他們帶來無比的災難。
2002年10月1日,兩人約好趁國慶放假,一起到重慶解放碑去玩。當他們剛走出學校宿舍時,林曉突然覺得腹部疼痛難忍,額頭上的汗水像斷線的珠子往下掉。沈旭慌亂不已,先是扶著林曉,繼而背著林曉向醫(yī)務室跑。校醫(yī)先給林曉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接著又給她做了全面的檢查。經診斷,林曉表現出的癥狀為“宮外孕”,校醫(yī)隨后告知兩人,宮外懷孕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二人當即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校醫(yī)院醫(yī)生隨后將兩人發(fā)生性行為等細節(jié),向他們所在系領導、輔導員和學校的有關部門反映。沈旭當日就陪著林曉來到重慶一家醫(yī)療條件較好的大醫(yī)院,其檢查的結果還是宮外孕,醫(yī)生告知必須住院接受手術。
得到醫(yī)院的確診后,林曉和沈旭嚇得哭了起來,他們不知該如何去面對自己的父母、老師和朝夕相處的同學??紤]到手術的危險性,林曉只好把這事告訴遠在北京的父母。她知道,在這個時候,也只有請父親來為自己的過失收拾殘局了。
父親林立聽完女兒的哭訴,恨不能立即從北京飛往重慶,狠狠地揍那個讓女兒遭受痛苦的男孩,然后再教訓女兒一頓。但他和妻子更多的是責怪自己,明明發(fā)現了女兒的信件、長途電話增多,卻否認她有了戀愛對象;他甚至痛恨自己為什么沒能認真同女兒談談男女關系處理不當的危害性及可能造成的影響等問題。
當聽說手術有很大的危險,學校已經知道了這事時,林立第二天就乘坐飛機趕到重慶??吹揭蚴а^多、臉色蒼白、躺在病床上的女兒正在輸液,林立早已眼淚婆娑。
那一瞬間,林立突然感到,孩子已經不屬于家長了,她已經長大,擁有了完全的社會行為能力。見到女兒的男友沈旭,林立本想發(fā)火,但看到小伙子誠實可靠,農家子弟,上大學確實不易,林立怎么也發(fā)不起火來了。
這時,林立幾乎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錢,為女兒買來滋補品,并在醫(yī)院里無微不至地照顧女兒。同時,林立異常關心的是學校如何處理這件事,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到孩子今后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
“道德敗壞”,女大學生被開除
林立找到女兒所在的院系,探聽學校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一位教師明確地告訴他,這事學校一定要處理,因為學校有規(guī)定,最少要給予留校察看的處分,并公告全校。林立當時想,既然學校有規(guī)定,學生違反校規(guī)就應該受到處罰,自己絕不是一個為孩子護短的父親。
兩天后,林立再次找到學校有關負責人探聽消息。對方透露說沈旭所在的系準備勒令他退學,而林曉也被定性為“品行極其惡劣,道德嚴重敗壞”,至少要面臨著留校察看的處分。林立見兩個孩子將受到這么重的處罰,特別是想到沈旭來自農村,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當晚,林立翻開了該學院的學生守則,看了幾遍,也沒找到有關學生因戀愛發(fā)生性行為導致懷孕的具體處罰的規(guī)定,只有“未經批準擅自結婚者勒令退學”和“品質惡劣,道德敗壞,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留校察看或開除學籍”的處分規(guī)定。這些對孩子們的處罰恰當嗎?林立陷入了沉思……
這時,女兒哭著說:“爸爸,我好后悔呀,無論身體有多痛我也能忍受,但我們真的不是品質惡劣、道德敗壞的人!我們一上大學就響應學校號召,參加了‘愛心社,給社會上那么多需要幫助的人送上愛心,現在學校為什么不給我們一份愛心呢?學校的批評教育我們都能接受,但讓我們承認自己道德敗壞,并以此來處分我們,我們能接受嗎?”
是啊,學校就不能以“教育為本”,難道非要將她們勒令退學或定位為道德敗壞嗎?林立心想,如果那樣,女兒將在屈辱和壓力下完成學業(yè),這將會給她的心理帶來什么樣的傷害呢?林立感到不能犧牲女兒的人格選擇退縮,造成她一生的壓抑和屈辱!
幾天后,林立找到學校有關部門,請求學校把沈旭留下來,但遭到對方的拒絕,說一定要把兩人分開。林立質問接待自己的那位老師,說年輕人在戀愛中一時沖動發(fā)生了性行為,能定性為“品質惡劣,道德敗壞”嗎?那位老師說,只有婚內性行為才是合法的,其他性行為都不合法,也是品質惡劣、道德敗壞的行為。林立反駁說,如果青年男女反抗包辦買賣婚姻尋求愛情,因無法辦理結婚手續(xù)而共同生活,也是品德敗壞嗎?如果婚前或婚外性行為都是品質惡劣、道德敗壞的行為,人們該如何評價現今社會的道德水準呢?難道沒結婚發(fā)生男女關系的,都是品質惡劣、道德敗壞的群體嗎?對方再沒有繼續(xù)爭辯,說學校就這樣定了,你們如果不承認錯誤,就要從重處罰!
2002年10月15日,林曉在手術后第六天剛剛拆線就返校上課。醫(yī)生本來要求她至少休息一個月才能回到學校,但林曉為了不耽誤學業(yè),辦理出院手續(xù)后就立即回到了學校。林立讓女兒在旅館住幾天,由自己來照顧她,但女兒表現很堅強,堅決要求回學校五層樓上的宿舍,并且睡在上鋪堅持學習,她是在彌補自己的過失??!由于工作繁忙,林立當天只好憂心忡忡地返回北京。
第二天下午4點半左右,系里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找林曉談了兩個多小時,說系里晚上要討論對她的具體處分意見,讓她晚上必須交一份檢討,要求她交代自己發(fā)生男女關系的時間、地點、次數,承認違反了校規(guī),并寫上懇求學校給自己改過的機會等等。林曉感到壓力很大,因為她始終認為自己和沈旭的感情是純潔的,何來道德敗壞?她沒有吃晚飯,在沈旭的陪伴下,一直寫到夜里12點多。由于緊張,加之傷口疼痛,林曉在教室里竟虛脫得昏了過去……
以后的一個星期里,學校有關工作人員幾乎天天找到林曉、沈旭,要他們認識、交待錯誤。這時,也有老師讓沈旭不要站在家長林立這一邊,要同學校合作,就可以換來從輕處分等等,但遭到沈旭的拒絕,他認為自己和林曉在這件事情中,并沒有擾亂學校的教學秩序,不應當受到如此嚴重的懲罰。
2002年10月24日,學校以林曉、沈旭“品質極其惡劣,道德敗壞”、“發(fā)生不正當性行為、認識不到位、狡辯”等理由,勒令二人退學。四天后,正式處分決定發(fā)到了兩人手中。而此時距林曉手術拆線才短短的十多天,她身上的傷口還沒有愈合!
消息傳到北京,林立驚呆了!為了讓孩子繼續(xù)學習,林立決定再次到學校去求情。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簡單。他幾乎找了所有的熟人和朋友,找了教委等行政機關,甚至給重慶市委書記和市長寫信,并反復地向學校道歉,表示愿意接受學校其他的任何要求,只要能讓兩個孩子留校就讀。但是學校表示難以收回成命,堅決開除兩位學生。林立奔波在重慶的大街小巷,往返在重慶和北京之間,為人之父,才知道身累心苦。
外揚“家丑”討公道,引發(fā)性教育大討論
2002年11月初,林立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向重慶一家報紙求助。這家報紙第二天就報道了女大學生意外懷孕該不該開除的消息,很快在廣大市民中引起了討論,絕大多數人對兩位學生的行為表示理解,甚至要求支援和救濟這兩個學生。一位60多歲的老中醫(yī)十分關心林曉的病情,要免費為其治療;一位老奶奶把燉好的雞湯送到報社,要求轉交給林曉,并哭著說,那位女孩做那么大的手術還沒有好好休養(yǎng),真是造孽……
這時,盡管同學們給予了兩人最大的理解和安慰,一些老師也私下表達了關懷和同情,但林曉和沈旭此時的處境卻非常困難。為了不耽誤學習,兩人在學校通知不許上課的情況下,仍堅持偷偷去上課。但是,學校卻在不斷地施加壓力,通知各科老師,不許他們參加考試,不許安排他們課內活動。
面對孩子們的處境,林立再也不能忍受了,校醫(yī)院醫(yī)生將孩子們的病情和隱私,反映給孩子們所在的系領導、老師等等,這不是侵犯公民的隱私權嗎?學校將孩子們定性為品質惡劣、道德敗壞,于法無據,是對他們人格的侮辱及名譽權的損害??!學校為了所謂教育其他學生要殺一儆百,竟不惜犧牲兩個孩子的利益……想到最后,林立決定用法律武器來捍衛(wèi)孩子的人格和權利!
2002年11月24日,在林立的鼓勵和支持下,林曉和沈旭正式向重慶市南岸區(qū)人民法院遞交了行政起訴書和民事賠償訴狀,要求學校撤銷做出的勒令退學的行政處分決定,同時還以侵犯隱私權、名譽權為由,要求學校賠償損失費100萬元。
面對這起建國以來罕見的官司,法官們本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首先給雙方作了大量的協(xié)調工作,希望該事件能夠庭下和解,避免訴訟。林立和孩子們也考慮到訴訟周期長,花費精力大,為了盡快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特別是已經到了期末復習考試階段,他們均表示贊成調解。
很快,林立和在北京聘請的律師一同從北京趕來。在法院的主持下,同校方派來的兩位代表進行了談判。
這次,盡管雙方提出的條件差距較大,但在法院一再調解下,雙方達成如下意向:學生可不在媒體上聲明,但須在網上致歉;學生不再寫認錯聲明,由家長表示認可學校的處理;接受留校察看處分,使學生繼續(xù)學習完成學業(yè),但應在畢業(yè)時予以撤銷并不影響授予學位;雙方放棄訴訟。
然而,第二天下午,林立突然接到法院通知,轉達了學校最后的條件:1.學生學位不可能授予;2.家長必須在兩家主要媒體上聲明致歉;3.致歉必須明確承認孩子的行為是不正當的性行為,學校的處分是正確的;4.此決定已經學校辦公會議討論決定,不可改變。
嚴峻的事實又一次擺在林立和兩個孩子面前。此時,一些好心人規(guī)勸說,就忍了吧,一切為了孩子,能留下繼續(xù)讀書就行了,否則受損失最大的就是孩子。
林立在心里無數次問自己,這種妥協(xié)是自己的初衷嗎?他的做法僅僅就是為了孩子能繼續(xù)留校嗎?這種結局對孩子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而林曉和沈旭這些天來所經歷過的和所悟出的道理,恐怕許多人需要多少年才能領悟出來,他們這時異常平靜地表示:“不接受學校的條件,請法院立案吧?!憋L雨襲來,這對戀人相互鼓勵、相互幫助,更加鞏固和加深了感情,更加多了一份成熟和理性。
2002年12月29日,重慶市南岸區(qū)法院分別單獨傳見了林曉和沈旭,了解他們的真正意愿。第二天,林曉和沈旭起訴重慶某學院的訴訟在該院正式立案。這是建國以來,全國第一起大學生因懷孕被開除而將學校告上法庭的案件。
為了讓兩個學生的學習不受此案訴訟的影響, 2002年12月31日,重慶市南岸區(qū)人民法院在立案通知書送達給被告時,同時送達了法院關于暫停執(zhí)行學院344號勒令退學處分決定的司法建議書。然而,學校根本不考慮學生的要求和法院的建議,不準學生參加期末考試。
2003年1月16日,重慶市南岸區(qū)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此案。原告的代理律師首先發(fā)言說,大學生是年滿18周歲以上的公民,享有憲法賦予的完全公民權,公民有自己性行為自由的權利。而現行中國所有法律、法規(guī)均沒有限制學生戀愛及性行為的相關規(guī)定,他們沒有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也沒有干擾和破壞學校的教學秩序,其行為純屬私人領域。根據法無禁止即為合法,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和公民權利優(yōu)于國家機構權力的原則,學校剝奪其受教育權和學生身份是過激行為。未婚男女,真誠相愛被認定為“品行惡劣、道德敗壞和不正當性關系”也是沒有理由的。再說,學校醫(yī)生披露孩子們的病情和隱私,直接違反了執(zhí)業(yè)醫(yī)師法和醫(yī)生職業(yè)道德;學校各級領導討論傳播公民個人隱私并將其定性為品質惡劣、道德敗壞,除了構成侵犯隱私權外,還造成了對公民人格上的侮辱及名譽上的損害……
而校方解釋說,學校處分的依據是,學生違紀處罰條例有明文規(guī)定:“品行惡劣,道德敗壞,情節(jié)輕微者給予嚴重警告或記過處分;情節(jié)嚴重和發(fā)生不正當性行為者,給予留校察看直至開除學籍處分?!边@兩名學生性行為是不正當的、不合法的,是違反學校紀律的,并產生了不良影響。學校相關部門的教師對他們的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同時做了大量耐心細致的工作,但兩人對其違紀行為認識不到位。為嚴肅校規(guī)校紀,正確引導學生,給予兩位學生勒令退學處分是有充分依據的。
最后,法院以此案不屬于行政受理范圍為由,駁回了兩個學生的起訴,這是林立和兩個孩子始料不及的。第二天,在林立的鼓勵下,沈旭和林曉向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他們表示要將這場官司進行到底。(應當事人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