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年,數(shù)以萬計的法國和德意志的小基督徒浩浩蕩蕩踏上遠征耶路撒冷、解放基督圣墓的征途。但他們的行動卻以悲劇告終:大部分孩子命喪黃泉,再也未能回歸故里;一部分兒童被賣為奴。
“上帝的童子”軍
“那是在復(fù)活節(jié)剛過之后發(fā)生的事。還未等到圣靈降臨節(jié)(復(fù)活節(jié)后第50天),成千上萬的少年便紛紛拋下工作,離別家園,遠征耶路撒冷去了。盡離父母親朋竭力勸阻,但他們的決心已不可動搖。他們戴上十字架,集合到基督的圣幡下,便出發(fā)了……全世界都說他們是發(fā)瘋了,但他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中世紀的編年史對1212年這一震撼基督社會的事件這樣描述。數(shù)以萬計的德意志和法國的兒童懷著一種莫名的激情,遠征耶路撒冷,以便從異教徒穆斯林手中解放“主的陵墓”。
此前25年的1187年,赫赫有名的埃及蘇丹撒拉丁發(fā)動圣戰(zhàn),率領(lǐng)穆斯林聯(lián)軍打敗了十字軍,攻克了被他們占領(lǐng)的耶路撒冷。西歐為之震動,于是發(fā)動了一次新的規(guī)模更大的十字軍東征,試圖奪回這座圣城。德皇紅胡子腓特烈一世、英王獅心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奧古斯都皆率軍親征。腓特烈一世在進軍圣城途中溺水而亡,德軍匆匆回師;英王與法王后來亦無功而返。耶路撒冷仍牢牢控制在伊斯蘭教徒手中。歐洲的騎士們終于意識到:攻占耶路撒冷要比攻克東正教徒的君士坦丁堡困難得多。
就在這時,一個荒誕不經(jīng)的謠言不脛而走,在基督世界廣為流傳:只有純潔無辜的兒童,才能擔(dān)當(dāng)起罪孽深重的成年人所不能完成的解放圣地的重任。真可謂天降大任于兒童也!天真無邪的孩子們聽后,感奮不已,紛紛走上街頭,踴躍參加“上帝的童子”軍。
1212年5月童子軍路過科隆時,隊伍里已有約2.5萬名女孩和男孩。他們急匆匆地向意大利進發(fā),以便從那里越過地中海進入巴勒斯坦,完成解放圣地耶路撒冷的光榮使命。
這個后來被稱為“兒童十字軍東征”的極不尋常的事件,在13世紀的編年史里曾被提到過數(shù)十次之多。但其中的許多說法顯得十分離奇,因而使它變得更像是一個傳說了。
兩個神奇人物
這個奇怪的故事是這樣開頭的。一個住在科隆郊區(qū)、名叫尼古拉斯的村童聲稱,上帝的使者曾來到他身邊并告訴他:“主的陵墓不能用刀劍,而只能用和平的方式去解放?!边@位少年顯然具有上天賦予領(lǐng)袖人物的那種超凡能力。他把見過上帝使者的事說得十分真切、感人,結(jié)果人人都信以為真。他每到一處,都有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到他的身邊,聆聽他的講話。他的崇拜者越來越多。他在演講時向信任他的聽眾保證說,他們將像摩西那樣“蹈海如履平地”,等待他們的將是“永久的和平”,耶路撒冷也將建立“永久的和平”。
在短短幾周里,兒童十字軍運動席卷整個萊茵河下游各地,民眾紛紛前來幫助參加兒童十字軍的孩子們。如果哪個地方不讓童子軍進城,市民們便到城外為他們送吃送喝,慷慨地犒勞他們。
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明智之士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未受這股狂潮的影響。一些編年史家對這股宗教狂熱頗多微詞,稱尼古拉斯本人和他的追隨者為“stulti”(拉丁語,意為“愚蠢之徒”)。不過,這些批評的聲音被完全淹沒在贊美的海洋中了。
在尼古拉斯衣衫上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像字母T的十字”盾牌,“這十字被視為神圣和創(chuàng)造奇跡力量的標志”。那時很多人都知道,當(dāng)時最出名的人物——意大利阿西西市的方濟各的衣服上也有個一模一樣的大十字。一些人說:“也許,這位基督的少年戰(zhàn)士現(xiàn)在也正等待著同樣顯赫的聲名呢?”
天主教方濟各會創(chuàng)始人方濟各(1182~1226年)放棄財產(chǎn)和家庭,到阿西西城外林中隱修。他雖非神職人員,但1208年起開始傳教。他要求信徒過清貧的生活,保持童貞并且做到絕對服從;他仇視法律與武器;他走著介于教會與異端教派之間的中間路線,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信徒。只是到了1210年他在社會上的地位才得到了加強,因為這時教皇英諾森三世批準他成立方濟各會僧團了。
方濟各從羅馬歸來就像英雄凱旋似的,迎接的場面十分壯觀;尼古拉斯的到來也是盛況空前。人們從四面八方擁來,懇求尼古拉斯接受他們加入主的隊伍。
1212年,尼古拉斯和方濟各的人生道路終于交織在一起了。這位意大利的苦行僧也想去作一番十字軍遠征,但他不想率領(lǐng)千軍萬馬上路,而只想只身踽踽獨行。他想去敘利亞,到穆斯林中,用上帝賦予他這位天才的力量,去說服他們放棄伊斯蘭教。
方濟各和尼古拉斯的生平有許多奇怪的相似之處。兩人教善于吸引民眾,只要他們一聲召喚,信徒們個個愿意拋棄一切,跟隨他們直到天涯海角;他們站出來,都是想讓眾生更加篤信基督并為世界帶來和平。但一個拯救了成千上萬窮人的性命,而另一個則戕害了成千上萬兒童的心靈。
奇跡的幻滅
1212年7月25日,“上帝的童子”軍抵達施佩耶爾。8月20日,“成群結(jié)隊的德意志小伙子、小男孩、老頭、女人和女孩”,在尼古拉斯的帶領(lǐng)下來到皮亞琴察。他們總在打聽通往海邊的道路。同樣在那幾天,意大利的克雷莫納也看到了從科隆來的大批兒童。8月25日,當(dāng)年最大海港城市之一的熱那亞,也來了許多不尋常的朝圣者。他們眼前展現(xiàn)了一片遼闊的大海,這是他們?nèi)ヒ啡隼浔仨毧缭降牡刂泻!?/p>
熱那亞的編年史家奧蓋里·帕尼斯寫道:“共有7000男人、女人和孩子。他們的衣服上都縫有十字,肩上都背著行囊。有些人像一般朝圣者那樣,手里握著很長的手杖。”帕尼斯還報道說,很多人第二天便離開了熱那亞,神情十分憂郁。但他沒有說,是什么原因使他們?nèi)绱司趩省?/p>
另一位熱那亞編年史家對發(fā)生的事比較知情。他說,尼古拉斯及其成千上萬的追隨者來到海邊。他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法力無邊的上帝為兒童十字軍在海上開道的奇跡。他們原以為,海水將在他們面前分開,他們就可以如履平地那樣在大海上行走,直奔圣地了。但奇跡沒有出現(xiàn)?,F(xiàn)在真相終于大白了。
很難準確地說,當(dāng)成千上萬的人一下子明白過來,他們?nèi)忌狭四峁爬惯@個吹牛大王的當(dāng),全都被他愚弄了之后,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編年史家們對這一細節(jié)作了相互矛盾的敘述。有一位說,許多大失所望的童子軍留在了熱那亞,因為他們再也經(jīng)不起歸途的折騰了。另一位編年史家說,一些孩子在海邊時就被海盜擄去,從此“永遠消失了”;還有一些孩子好像去了比薩,從那里坐上兩艘船去圣地。
“童子軍中殘存下來的一部分人在歸途中也差不多都死去了,”編年史家B.庫格勒寫道,“數(shù)以百計的人在漫漫的艱難跋涉中因精疲力竭而倒斃于途。
至于尼古拉斯本人后來的命運如何,則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了。有的編年史家說,他與一幫親信到了意大利南部,想進而到布林迪西去,不幸死于途中。另一些編年史家又說,他最后還是到了那里。還有資料說,他甚至到達了耶路撒冷并且在幾年之后還與第五次十字軍東征的參加者并肩戰(zhàn)斗。另有報道說,由于布林迪西主教的阻止,尼古拉斯未能前往巴勒斯坦。主教事先已得悉,尼古拉斯的父親打算將童子軍中的所有孩子都賣給阿拉伯人做奴隸。
被賣作奴隸的傳說
兒童十字軍運動狂潮也席卷了法國許多地方。法國的孩子們也渴望到圣地耶路撒冷去。他們幾乎穿越了整個法國,來到馬賽,在那里等候出現(xiàn)奇跡。然而奇跡并沒有出現(xiàn)。
這時,出現(xiàn)了兩個前來“幫助”他們的商人,一個綽號叫鐵胡戈,另一個叫豬威廉(這兩個人的名字在其他史料中也有提到)。后來官方抓住了這兩個罪惡的商人,國王下令把他們處死。他們花言巧語地辯稱:“為了得到上帝的獎賞”,他們準備把這些“基督的戰(zhàn)士”運到耶路撒冷。
原來,兩個商人假惺惺答應(yīng)把這些孩子運到耶路撒冷后,便讓他們上了七艘船。船駛離馬賽不久便遇上風(fēng)暴,兩艘船在撒丁島附近離圣皮埃特羅島不遠的海上沉沒,船上的兒童全部葬身魚腹。其余五艘船到達了穆斯林的領(lǐng)土,只不過那不是巴勒斯坦,而是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和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在這里,利欲熏心的船主把兒童全部賣作奴隸了。其中一人在事隔18年后逃回歐洲,道出了真相。
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撒丁島附近沉船之事并非了虛烏有。羅馬教皇格雷戈里九世(1227~1241年在位)在圣皮埃特羅島上建造了一個鐘樓,以紀念這次海難的死者。這座鐘樓至今猶存。
看來,面對這些錯綜復(fù)雜、相互矛盾的信息,我們很難分清事實,辨別真?zhèn)瘟?,也有人對把這支隊伍比做“十字軍”頗有質(zhì)疑。七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也只能用從歷史的故紙堆里撿拾到的一條消息來為這個故事做個結(jié)尾:據(jù)來自科隆(神圣羅馬帝國)的報道,數(shù)名憤怒的市民沖進尼古拉斯的父親的住宅,在這些受害市民的堅持要求下,該宅主人被押送到法院受審。他被控曾對他兒子的怪異主張和瘋狂舉動提供精神和物質(zhì)上的幫助。法官同意對該犯的上述指控并將其判處絞刑。
尼古拉斯——這位失敗的預(yù)言家、他的父親以及追隨他的蕓蕓眾生早已消失在冥冥的歷史中了。他們的命運至今我們?nèi)圆煌耆宄?,但有一點恐怕毋庸置疑,那就是:他們的結(jié)局必定是悲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