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擊是武術的靈魂和精髓,不講技擊的武術只能說是中看不中用的“舞術”。歷代形意先師都有“形意技擊秘法”之傳。所謂“秘法”即“打有目標、顧有訣竅、進退有度、開合有法”。武術界同仁熟知的車永宏的“游鼉化險,絕地逢生”,郭云深的“連珠崩拳”,買壯圖的“雞形四把捶”,宋世榮的“燕子取水”,劉奇蘭的“龍形特技”,張樹德的“馬形技法”,布學寬的“獅吞手”,劉劍的“截手連珠炮”,宋鐵麟的“陰陽把”,孫德宜的“反手割脖、順手牽羊”,呂加麟的“連三腿”等等都是諸位先師的拿手絕活;技擊泰斗李復禎的“五花炮、絞捎子、連環(huán)手法虎撲子”更是形意界眾所周知的絕招。繼承、挖掘諸位先師在散手技法上的寶貴遺產(chǎn),對弘揚中華武術,促進全民健身運動,使中華武術走向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向廣大武術愛好者就形意拳術中常用的實戰(zhàn)技法作一簡單的介紹,不妥之處,敬請諸位同仁批評指正。
在形意拳古譜中有左右上下“十四”打法之論,即頭、手、肘、肩、胯、膝、腳。無論哪種打法,形意拳歷代先師均反復強調了手、眼、身法、步的高度協(xié)調一致,“一動無有不動,必須手腳并用”,“光是手到不為能,手足齊到藝為真”,“打人如親觜,貼身近打全憑腿”。往往聽到一些外行講:“形意拳用腿的地方不多”,其實,在形意散手技法中,一時一刻都離不開腿,進退轉側,扭身調膀,吞吐趨避,離開了步法的靈活多變,無論多么高明的技法都無濟于世,所以,在下面介紹的形意散手技法中,步法的作用必須放在第一位。
一、頭打技法
頭為“十四”打法之首,主要有頂、擺、撞三種打法?!绊敗庇星绊敽蜕享?,“擺”有左右之分,“撞”有前撞和后撞之別。頭打的主要部位是對方的眼、鼻、口、耳、兩鬢以及胸部。關于頭打的要領是:“頭打起落隨腳走,起而未起占中央,足踏中門搶地位,就是神仙也難防”。列舉頭打三例:
1、對方以雙峰貫耳來攻我,我以雙手左右分顧其雙手,同時以寸步跟進,用頭直擊對方的面部(圖1、2)。
2、對方以順步右崩拳擊胸或腹部,我則側身迂回使對方攻擊落空;我從側面貼近對手并以兩臂封閉對方的攻擊之手臂,用頭擺打其面部或胸部(圖3、4)。
3、對方從我身后用雙手抱我,我則突然猛一下蹲,使對方順勢前傾,我立刻猛然向上直頂其下巴或向后猛擊其面部(圖5)。
二、肩打技法
肩打可分左右上下之法,主要有撞、扛、靠、擺幾種打法,攻擊的主要部位一般是對方的胸部和雙肩的前后左右。肩打的要領是:“陰陽互變,或撞或扛,左右進擊,貼身近打,步法適宜,遇敵不慌”。
1、肩撞打:對方以雙馬形或中門虎形向我中節(jié)擊來,我即息步吞進并用捋手封閉其雙臂,同時用前帶步搶占對方兩腿之間的地位,用肩猛撞其胸部。
2、肩擺打:對方以順步崩拳擊我上半身任何部位。我以左(右)迂回步使其攻擊落空,同時一手向上反提其手腕,一手下按其肘關節(jié)部位,成反關節(jié)勢態(tài),我同時用肩猛擺擊其肩后或外側。
三、肘打技法
肘分左右,俗稱“兩門”,在形意拳古譜中有“橫豎用肘”之謂。肘的打擊部位為人的上半身,前后左右均是肘打的有效部位。肘打的要訣是:“頂肘與點,腰背擰轉,上頂下砸,肘肱屈彎,開肘外打,馬步跟上,坐要轉動,擺打胯顧”。肘打三例:
1、頂肘:對方以右劈拳擊我左肩或胸部,我立即將右腿右撤45度,并以右手刁拿對方來拳之手腕,我的左腿迅速插到對方右腿外側,成馬步,并以左肘頂打其右肋部位(圖6)。
2、后擺肘打:對方從后用雙手抓我雙肩或用兩手抱摔,我立即向左(右)扭胯轉腰后擺右(左)肘,擊其頭部兩側之耳根或面部均可(圖7、8)。
3、下砸肘:對方以崩拳或猛虎撲食之勢攻擊我,我以順手牽羊之勢順勢刁拿使其前傾,此時我迅速起肘下砸其背部的合縫穴或命門穴,一肘下去即可使對手喪失戰(zhàn)斗力(圖9、10)。
肘打歌訣如下:
肘打去意占胸膛,出肘好似虎撲羊,頑敵攻來我吞化,側身調步心莫慌,左右讓敵勢不順,迅速出肘一命亡。
四、胯打
胯打的技法主要有擠、挎、靠、撞等法,其攻擊的主要部位是人體的中節(jié)。用胯打的要領是:外胯用靠里胯擠,側胯別身離地起,心沉一氣陰陽合,坐胯狠毒用法奇。
胯打兩例:
1、對方若以右步崩拳或劈拳打我左肩或胸部位置,我之腰胯快速右轉45度,使對方來招落空;我以右手刁拿牽引其右手,以左手向左推托其右肘,并同時向對方右腿后邊插我右腿,立即騰出我的右手封割其喉部,對手必倒無疑(圖11、12)。
2、對方若以左步崩拳或左步鮐形攻我,我迅速左轉45度,泄其來招,隨以兩手封閉其左臂,我右腿向左內扣插入對方右腿外側,并抽出我之右手推其左膀,同時用胯擠靠其中節(jié),使其失去重心而倒地(圖13、14)。
形意拳譜中有關胯打的歌訣是:胯打中節(jié)技法奇,左右并用須自然,擠靠挎撞莫死用,勝負只在一瞬間。
五、膝打技法
人的兩膝攻擊力非常之大,若使用得當,只需一下便可讓對手致殘。膝打的主要技法有:頂、撞、跪、擰等,打擊的主要部位是人的中節(jié)以上部位以及腿、臂的關節(jié)處。膝打的要領是:“頂撞身前后,還有左與右,里外跪膝法,可斷膝關節(jié),手膝同時用,其法妙無窮”。膝打技法三例:
1、對方以虎形或雙峰貫耳擊我正面,我息步吞進并用兩手右左分顧或雙手下捋破其來招,以速猛的動作騰出兩手而抓其雙肩或向前摟其后腦,使對方前傾,這時我猛然向上提膝頂擊其面部或胸部(圖15、16)。
2、對手以右步崩拳或猛虎撲食之勢從我正面攻我,我馬上右轉45度,同時左手以順手牽羊之勢借對方?jīng)_力向我牽引,使其前傾,此時我快速提膝擊其面部。此招殺傷力非常之大,形意散手名家孫德宜師于太谷解放前夕,在太谷城內北市將一地痞惡棍用此招幾乎置于死地(圖17、18)。
3、對方若從我正面突然將我摟抱,此時我可直接向上提膝擊其陰部。此招對付男性對手最為有效(圖19、20)。
膝打技法歌訣是:膝打前后神鬼驚,起膝好似虎出籠,手膝并用招法毒,左右皆能任我行。
六、腳打技法
腳打技法在形意散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拳諺曰:“手打三分腿打七,腿功不硬不能得”。腳打技法總是與手法緊密結合,故有“只是手到不為能,手足齊到藝為真”之說,腳打技法主要有:寸踢、崩踢、蹬踢、踹踢、彈踢等。拳譜中則有:“踩、蹼、撩、削、勾、掛、截、擺、跺、踏、掃”等記載。腳打的部位可遍及人體全身各個部位。用腳打的要領是:“寸踢打臁骨,蹬踢須直出,趟踢腳要橫,彈踢擊下陰,踹踢從側取,崩踢最怕人。撩腳分前后,截有里外別,跺要全腳力,磕擊在踝骨”。腳打技法六例:
1、對方以順步右崩拳或劈拳擊我,我順勢用右手刁拿來拳,左手上托其右肘關節(jié)處,立即起我左腳用力蹬踹其右肋(圖21、22)。
2、對方以右步崩拳擊我中節(jié),我向右轉45度,并以右手刁拿來拳,左手同時配合右手向右推托其右臂,順勢起腳踢其右腿臁骨或側蹬其膝關節(jié)(圖23、24)。
3、對方以雙峰貫耳或雙馬形擊我中上節(jié),我以雙手左右分顧,瞬間變中門虎形擊其胸部,對手必然后閃以避我攻擊,我則乘勢起腿猛蹬其腹部,蹬腳時腳后跟用力,要短促快猛(圖25、26、27)。
4、對方若用匕首向我上節(jié)刺來,我快速向左轉45度,上身倒向我左側,同時起右腿猛蹬其前腿膝關節(jié)(圖28)。
5、對方若用左順步崩拳或劈拳擊我中上節(jié),我則左轉45度,用左手刁拿來拳,右手端其左肘,并以我右腳從外側蹬其右膝關節(jié)或勾踢其右膝關節(jié)之后面,使其跪倒(圖29)。
6、對方以順步右拳直攻我頭部或中節(jié),我迅以右手刁拿來拳,并向我方牽引,此時我快速上左步出左貫耳掌打擊其右耳,迫使對方向后或向左躲閃,瞬間我起右腳擊其胸部或頭部(圖3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