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夏季北京聯(lián)眾網(wǎng)絡(luò)公司與臺北棋侶網(wǎng)站聯(lián)合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兩岸擂臺賽,當(dāng)“玉面霸王”劉國華以凌厲的攻勢擊敗大陸擂主張強時,這位寶島棋王給棋迷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他也從此走進了廣大大陸棋迷的心中。
劉國華于1969年8月10日出生于臺北市,他的父親劉鳳生是江西南昌人,1949年隨國民黨軍隊來到臺灣落地生根。由于劉鳳生是一位棋迷,所以5歲時的劉國華便學(xué)會了下棋。小小年紀的劉國華常常跑到附近的天橋或路邊看別人下棋,稍后便成為遠近聞名的小神童。12歲的某一天他照例到附近的棋攤下棋,一時之間棋攤上的“高手”們紛紛不敵,碰巧棋界名家朱福龍先生路過此地,朱先生見其天資聰穎、反應(yīng)靈敏,愛惜之情油然而生,遂收于門下,劉國華從此踏上了“正規(guī)”的象棋之路。每每回憶當(dāng)年情景,他都非常感謝引他走上象棋之路的父親及朱先生。
小小年紀的劉國華學(xué)棋非常勤奮,不僅熟讀棋譜且能舉一反三,成為臺灣棋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1984年年僅15歲的劉國華參加了第一屆“安國杯”全臺錦標賽,就是這位別人不曾留意的小字輩一路過關(guān)斬將,榮獲第五名并晉升五段,成為全臺最年輕的五段棋手,島內(nèi)一時為之轟動,這個紀錄至今也無人打破。
在臺灣以棋為生非常辛苦,作為“職業(yè)”棋手沒有精湛的棋藝根本無法立足,于是劉國華利用一切時間刻苦練棋,盡管以后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閑他就打譜拆棋,同時在朱福龍等棋界名流的指點下,棋藝更是一日千里。1994年他獲得全臺個人賽亞軍,晉升六段;1996年第一屆陽信名人賽季軍;1997年第一屆佛乘杯世界棋王賽殿軍、世界杯第五名;1998年第三屆陽信名人賽季軍、第二屆佛乘杯世界棋王賽亞軍。每個成績背后無不留下堅實的足跡和辛勤的汗水,但他依然感覺到與世界頂級高手尚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于是在練棋的同時廣為涉獵名譜開拓視野,期待著棋藝有更大的飛躍。
1999年3月第四屆陽信名人賽在臺北教師會館舉行,陽信名人賽是全臺獎金額度最大、水平最高的賽事,有著“臺灣五羊杯”的美譽,本次大賽更是匯聚了全臺所有的高段位棋手。盡管比賽爭奪異常激烈,但劉國華依然輕松進軍八強,接著又擊敗名手葛芳潭進軍四強。在搶奪決賽入場券時與“隱匿江湖”的“無影殺手”林見志狹路相逢,林見志與劉國華曾在第二屆“佛乘杯”世界棋王賽上分獲冠亞軍。首局劉國華擺出“松山馬”,經(jīng)過中局的起起落落,林見志不經(jīng)意的一步漏著,被細致的“玉面霸王”狠狠抓住,并得子確定勝勢。第二局面臨被淘汰的林見志使出全身解數(shù)全力反撲,但劉國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令林見志束手無策,終以和局結(jié)束,這樣林見志被淘汰出局。決賽在劉國華與另一組的出線者林中貴之間展開。身為北投棋會隊長的林中貴此前先是力斬雙和名手楊啟明七段,又擊敗赫赫有名的寶島老棋王馬仲威。特別是他與馬仲威之戰(zhàn)令行家刮目相看,首局他以過宮炮引誘馬君中套而后滴水不漏地完勝對手,第二局又棄炮破相再下一城,兩局大戰(zhàn)如同行云流水,即便是在旁邊觀看的劉國華也連說好兇!看來林君狀況及心態(tài)都達最佳,要想戰(zhàn)勝他確實關(guān)山重重!
首局林中貴以自己熟練的過宮炮開局并一路先手,可局面越走越松及至殘局階段雙方均是車炮兵相持的局面,林中貴感覺和局實在可惜,遂繼續(xù)保持糾纏,豈知殘局精湛的劉國華移位換形反奪主動,并剝繭抽絲地殺象掠士發(fā)起反攻,林中貴左沖右殺無奈城破難守痛失此局。第二局劉國華知道林中貴后手喜走順炮遂立中炮投其所好,林中貴不知是計架炮相迎,“玉面霸王”得心應(yīng)手地將布局納入自己準備的軌道,始終保持先手,最終完勝對手,就這樣劉國華榮獲代表臺灣最高榮譽棋賽的第四屆陽信名人賽冠軍,并晉升七段!成為寶島臺灣又一位新興的棋壇霸主。
陽信名人賽是陽信集團所辦,按規(guī)定連獲兩屆冠軍就是陽信準金名人,如果連獲兩屆準金名人就是金名人,連獲兩屆金名人就是鉆石名人。第一、二屆冠軍由寶島棋王吳貴臨獲得,第三屆名人由張鴻鈞獲得,所以第四屆大賽開始后先由兩屆名人劉國華與張鴻鈞進行準金名人的爭奪,勝者將向金名人吳貴臨挑戰(zhàn)。4月11日劉國華與張鴻鈞在臺北教師會館拉開戰(zhàn)幕,時年44歲的張鴻鈞為臺中市人,不僅棋藝高超,還是多次全臺橋牌冠軍得主,可謂多才多藝。由于自幼受《桔中秘》影響頗好攻殺,尤以棄子攻殺聞名弈林,棋藝成熟后加入穩(wěn)健風(fēng)格,一時獨領(lǐng)風(fēng)騷,1998年一舉獲得第三屆陽信名人賽冠軍。首局張鴻鈞以嫻熟的五七炮棄雙兵迎戰(zhàn)劉國華的反宮馬,中局不惜棄馬啃兵撕開黑方防線,劉國華沉著應(yīng)戰(zhàn)無半絲破綻,張鴻鈞見少子不易戀戰(zhàn)遂以一將一捉謀得和棋。第二局換先后劉國華先手飛相穩(wěn)扎穩(wěn)打,中局后張鴻鈞再棄一炮放出勝負手,劉國華以牙還牙左右夾擊并形成長攔黑車之勢,少子的張鴻鈞眼見攻擊路線受阻又是顧慮重重再次同意作和!兩和后的劉國華信心大增,再次祭出飛相局,雙方車來馬往激烈異常,劉國華看準時機伸右炮鎮(zhèn)中,左炮轟士,張鴻鈞頓時難解兩翼炮擊最終拱手認負,就這樣劉國華獲得金名人賽的挑戰(zhàn)權(quán)并晉升八段,他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經(jīng)過短暫的休整,劉國華就要挑戰(zhàn)號稱寶島第一人的吳貴臨,盡管連日的征戰(zhàn),身心很是疲憊,但他依然全力以赴。5月1日金名人挑戰(zhàn)賽依然在教師會館隆重舉行,首局劉國華以“松山馬”布局很快形成兇猛異常的中炮直橫車進中兵的攻擊態(tài)勢,落入下風(fēng)的吳貴臨苦苦拆解,由于中局劉國華幾著棋走得不夠緊湊,吳貴臨憑著豐富的經(jīng)驗左車右移形成抗衡之勢,“玉面霸王”一時找不出破城之法,遂交換一車形成多一兵微優(yōu)局面,考慮到戰(zhàn)線拉長勝勢已微便同意和棋。第二局換先后“寶島棋王”吳貴臨以五七炮攻擊劉國華的反宮馬,至第11回合吳貴臨突起橫車,局面為之一變,緊接著進三兵強渡楚河,攻勢一浪高過一浪,但兵強馬壯的劉國華全力反擊,吳貴臨屢攻不下只好同意休兵罷戰(zhàn)。
兩局大戰(zhàn)后棋迷們無不為劉國華擊節(jié)叫好,看來吳貴臨要想衛(wèi)冕還不那么容易,可此時劉國華已是異常疲憊。從第四屆陽信名人賽開始的兩個多月里,劉國華一直是“風(fēng)餐露宿”,而后又與張鴻鈞爭奪“準金名人”,可謂“一路征塵”,而吳貴臨則精力旺盛,以逸待勞。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吳貴臨是佛乘、陽信等資本集團“認養(yǎng)”(贊助的意思)的選手,他有充裕的收入來維持生活從而鉆研棋藝,而其他選手則沒有這個條件,對劉國華來說除了下棋外,還要花費大量精力維持家庭生活,所以劉國華自嘲為“業(yè)余選手”,如今兩戰(zhàn)力和寶島第一人已是相當(dāng)不易。
5月2日第三局準時開戰(zhàn),劉國華以飛相布陣,吳貴臨以士角炮相迎,進入中局后劉國華的疲憊開始顯示出來,居然鬼使神差地在黑的炮口前捉炮,此昏著一出被吳貴臨輕易吃得一炮,待劉國華振作精神吃回一子時,已是“山河破碎”,劉國華痛失此局。第四局劉國華以對兵局再次斗法,此時沒有退路的他希望背水一戰(zhàn)殺開一條血路,可第11回合肋車進而復(fù)退使得紅方右翼絲毫不受牽制,相反左翼車馬又被牢牢牽死,失子已是再所難免,劉國華只希望力保和棋,可進入劣勢殘局時偏巧能夠保持糾纏的黑卒又輕易失去,從而再失一局,就這樣“玉面霸王”挑戰(zhàn)失利,書寫了一曲悲壯的戰(zhàn)歌。
但此戰(zhàn)后劉國華沒有灰心,相反在緊接著五月下旬舉行的“啟泰杯”全臺精英賽上力克群雄獲得冠軍,從而成為本年度寶島棋壇最耀眼的明星,他的棋藝已達鼎盛時期。
劉國華從1996年在亞洲杯大賽獲得國際大師稱號開始,一直活躍在世界棋壇上,并是一位戰(zhàn)績佼佼者,2001年第六屆陽信名人賽獲得亞軍,第十七屆新莊市長杯全臺錦標賽再獲亞軍。多年以來這位寶島棋王一直在各地為象棋的普及發(fā)展、輔導(dǎo)后輩力量默默工作著,談及未來的設(shè)想,他更希望象棋能成為最普及的運動并使全民參與其中,同時也希望不斷充實自身棋藝,有機會參加大陸的各項活動。近年來隨著兩岸炎黃子孫交流的不斷加深,象棋這一中華瑰寶也隨著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跨越那一條并不寬闊的海峽。在兩岸舉辦的多次網(wǎng)絡(luò)賽事中,廣大棋迷都觀看到了這位棋王多彩的風(fēng)姿,廣大大陸棋迷更希望這位寶島棋王早日踏入大陸的土地,再敘兩岸的骨肉親情。
劉國華(先勝)吳貴臨
(1997年9月弈于臺灣)
進馬局
本局是1997年世界杯選拔賽中的一局,當(dāng)時吳大哥與筆者都是兩連勝,只要先搶到四分,即可步入世界杯陣容,代表臺灣參加在香港舉辦的世界杯,故雙方皆是全力以赴。在本局前雙方連和三局,第一局本來筆者已經(jīng)敗定,但是吳大哥一時手軟讓我逃過一劫,使我信心大增,本局就在雙方心態(tài)產(chǎn)生變化中展開了。
1、馬八進七 馬8進7
進馬是筆者喜愛的走法,而吳大哥對應(yīng)起馬亦是他慣用走法,若走卒3進1,亦有不同的變化。
2、炮二平五 車9進1
后補中炮是筆者布局風(fēng)格,在臺灣此布局稱之為松山馬。是由筆者老師朱福龍先生所創(chuàng),松山馬讓筆者在十五歲時一戰(zhàn)成名,獲得第一屆安國杯比賽第五名,榮升五段,故筆者決定用松山馬布局,而黑方走車9進1少見,吳大哥可能是想出奇制勝,如改走車9平8,則成常見的布局。
3、馬二進三 車9平4 4、車一平二 炮8退1
此著退炮準備平中,從布局度數(shù)來看有損,筆者認為改走炮8平9為正。
5、炮八進二 …………
進炮巡河是想對黑方右翼子力加以攻擊。
5、………… 炮8平5 6、炮八平七 馬2進1
7、車九平八 車4進1
正著,若隨手走車1平2,則紅有炮七進五破象的手段,黑要失子。
8、車二進八 卒3進1 9、炮七平二 車1平2(圖)
如圖形勢,黑方平車準備炮5平2打車,此時筆者面臨選擇,第一種走法是車八進四,炮5平2,車八平四,車4進5,雙方對攻紅不滿意,實戰(zhàn)中筆者選擇了第二種深入敵陣的著法,即右車進攻左車防守。
10、車二平三炮5平2 11、車八平九 象3進5
飛象準備先棄后取,導(dǎo)致失子失勢,可能是因為快棋比賽時間不夠產(chǎn)生失誤,另有兩種走法如下:(一)士4進5,則車三進一,紅破象;(二)后炮平5,車三進一,車4進3,兵三進一,紅優(yōu)。
12、車三退一 車4進3 13、炮五進四 …………
炮擊中路,一錘定江山。
13、………… 后炮平5
如改走士4進5,車三平五,前炮平4,車五平二,紅亦得子占優(yōu)。
14、車三平五 車4平8
打開黑方陣形缺口,因黑方不能走象7進5吃車,紅則炮二進五悶殺。
15、車五平八 象7進5 16、車八平五 車2進3
17、炮五進二 馬1進3 18、車五退一 士6進5
19、兵五進一 車8進1 20、車五平三
至此黑認負,我僥幸獲勝,最后與吳大哥一同獲選參加世界杯,而后獲得團體第二名,本局是我永生難忘之局,評論不當(dāng)之處,望請棋界同仁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