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石家莊陸軍學院針對部隊的反映而研制的一種槍、炮合一的作戰(zhàn)訓練裝置。這種彈道模擬作訓裝置將105mm自行無坐力炮和12.7mm高射機槍結合在一起,“為炮安上了手,為機槍安上了腿”,槍、炮既能同時使用,又能單獨使用。
研制起因部隊反映,在訓練中105mm自行無坐力炮(以下簡稱105無坐力炮)存在以下問題:(1) 防護能力差,火力配系不科學,戰(zhàn)場生存能力低;(2) 測距困難,首發(fā)命中率低;(3) 實彈射擊時受彈藥、場地、器材的制約,且105mm氣缸尾翼破甲彈造價較高,平時保障數量非常有限,不能滿足部隊訓練的需要,分隊的技術戰(zhàn)術水平難以得到提高。但該炮最大的優(yōu)勢是機動性好,對地面裝甲目標的攻擊力強。
12.7mm高射機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能以機動方式打擊空中目標,作戰(zhàn)效率低,難以滿足現代條件下機動作戰(zhàn)的需要。但其優(yōu)勢在于能對低空和超低空目標實施有效的打擊。
針對這兩種武器存在的問題和優(yōu)勢,我們通過彈道模擬作訓裝置使其結合在一起,取長補短,以取得更小的費效比。
結構及基本原理
彈道模擬作訓裝置由連接機構、控制機構、隨動機構、自動取數機構等組成。
連接機構 結合在105無坐力炮炮身上,有前、后兩部分,用于將12.7mm 高射機槍連接在105無坐力炮上。必要時可解脫槍身前支點,使炮或槍進行單獨射擊。
控制機構 用于把12.7mm高射機槍和105無坐力炮的擊發(fā)裝置連接在一起,使槍、炮能實施同步發(fā)射。
自動取數機構 安裝于105無坐力炮瞄準鏡上。當裝定炮諸元時,取數機構自動取數,并輸出105無坐力炮、12.7mm高射機槍高角差值及槍身、炮身軸線相對于射擊距離的密位值的脈沖信號,傳輸給步進電機驅動器,驅動器控制步進電機轉動,賦予槍身相應的射角。射手操作火炮的高低機、方向機瞄準目標后實施擊發(fā),槍、炮即可同時命中目標。
隨動機構 在自動取數機構的作用下,用于使12.7mm高射機槍隨105無坐力炮在高低和方向上進行俯仰和轉動,進行瞄準校正。
特點
彈道模擬作訓裝置在不破壞原武器裝備任何部件的基礎上,把炮和槍結合在一起,既彌補了105無坐力炮的火力不足,又克服了12.7mm高射機槍機動能力差的弱點,同時滿足了105無坐力炮射擊訓練的要求。其特點是:(1)
作戰(zhàn)訓練一體化。彈道模擬作訓裝置能使槍、炮綜合性能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平時訓練,炮手可按照105無坐力炮的操作要領,發(fā)射12.7mm高射機槍槍彈,以模擬105mm破甲彈射擊,也可進行戰(zhàn)術實彈模擬射擊演習,既能保證訓練效果,又能節(jié)約大量訓練經費。戰(zhàn)時槍炮并用,利用槍彈實施火力測距,能使105無坐力炮的首發(fā)命中率提高到100%,有效地提高了火力反應速度、戰(zhàn)場生存能力和打擊能力。
(2) 火力配系合理化。105無坐力炮主要用于對敵重型裝甲目標和堅固掩體實施摧毀,但對敵空中目標和輕武器的攻擊卻沒有什么防護能力。12.7mm高射機槍主要用于對敵低空目標和1 500m內的地面有生力量實施打擊,但它是由人員攜行的。兩者的結合,使兩種武器的火力相輔相成,優(yōu)勢互補,既克服了12.7mm高射機槍火力強度低,機動能力差的弱點,又解決了 105無坐力炮火力打擊能力低,戰(zhàn)場生存能力差的問題。在戰(zhàn)斗中,只需2~3人便可遂行槍、炮火力,可擔負多項火力突擊任務。在部隊機動中,機槍能在行進間以不間斷的火力殲滅、壓制敵有生力量及火器,擔負前進或運動中對空掩護任務??煽焖俨蹲綉?zhàn)機,全方位打擊空中、地面及水上出現的多種目標。無坐力炮能隨時摧毀裝甲目標和堅固火力點,使105無坐力炮、12.7mm高射機槍更加符合高技術條件下的作戰(zhàn)需要。
(3) 操作訓練簡單化。彈道模擬作訓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學、易
懂、易掌握。采用了自動取數機構,能快速完成槍炮的校正和同步裝定槍、炮諸元,減少了人工操作環(huán)節(jié),大大縮短了射擊準備時間。槍炮既能同時使用,又能單獨使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