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通過5年的養(yǎng)殖實踐,黃鱔越冬成活率已達98%以上,解決了黃鱔冬眠損耗大的難題,提高了養(yǎng)殖效益。主要操作技術措施是:
1.搞好冬前防病
冬前的秋季發(fā)病會引起秋冬兩季黃鱔的損耗或死亡,因此必須抓好水體的定期消毒和定期在餌料中拌喂殺菌除蟲藥物。
2.備足泥土,營造良好的過冬環(huán)境
黃鱔養(yǎng)殖池中,若泥土過少,必須添加,使泥土厚至少達到30厘米以上,且泥土在水中必須能成形,不能過軟或過硬,標準是以黃鱔能鉆入而洞不塌為宜。黃泥、沙土和腐殖質(zhì)過多的肥泥也不能使用。池中備足泥土的目的是為黃鱔冬眠營造良好的棲息、保濕、保溫和避害環(huán)境。
3.適時排水,進入冬眠
黃鱔適應的水溫范圍在1~30℃之間,水溫低于10℃冬眠。當秋末水溫下降且穩(wěn)定在10℃以下時,就要徹底排干池水讓黃鱔冬眠。注意在排水前7~10天要用生石灰進行一次全池帶水消毒殺菌和改良水質(zhì)、泥質(zhì)。方法是:每立方米水用生石灰20克化水全池勻灑。排水后,對泥面要適當修整,以防冬季積水。
4.保濕保溫,防除敵害
鱔池排干水后,要在泥面蓋上一層5~10厘米厚的干稻草,可以保持泥土濕潤和適宜的溫度。要注意防干燥,泥土過干時要潑水保持潮濕;防水浸,疏通排水口和排水渠,防止池中積水;防閉氣,稻草保持疏松狀,上面不能壓放雜物,以免影響內(nèi)外氣體交換,使黃鱔能得到充足的氧氣;防冰凍,冬眠黃鱔棲息層的泥溫不得低于1℃;防高溫,草面不得加蓋塑料薄膜,以免晴暖天氣太陽曝曬使泥內(nèi)溫度超過10℃而影響黃鱔的正常冬眠。黃鱔越冬期的主要敵害是鼠、貓和螞蟻,要及時消除。(江西 王烈華)(為滿足廣大讀者急需通過養(yǎng)殖黃鱔致富的要求,本刊讀者服務部自2003年1月起將與江西德安黃鱔養(yǎng)殖專家王烈華聯(lián)合舉辦黃鱔養(yǎng)殖實用技術培訓斑。培訓分函授和面授2種。函授費每人次180元(包括25萬字的教學資料和VCD),面授費每人次480元(包括25萬字教學資料和VCD光盤以及授課、現(xiàn)場參觀和食宿費)。參加培訓的學員請將費用直接匯到本刊讀者服務部。接到匯單后,本刊服務部將及時給你寄發(fā)函授教材或面授培訓通知書。報名及聯(lián)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魏路17號農(nóng)村百事通雜志社讀者服務部 郵碼:330002 咨詢電話:0791-8503025 8524623 聯(lián)系人: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