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1月12日上午
地點:江西宜春青龍大酒店12樓大廳
全國象棋個人賽最后一輪正在這里激戰(zhàn)。坐在第一臺的于幼華和河北老將劉殿中經(jīng)過17個回合的勾心斗角后握手言和。當雙方停鐘簽字時,守候在旁多時的媒體記者立刻圍了上去,攝像機、鎂光燈一齊對向于幼華,此時是 9點 15分。
歷史應該記下這一刻。
于幼華以五勝六和的不敗戰(zhàn)績登上了全國冠軍的寶座,成為繼楊官 、李義庭、胡榮華、柳大華、李來群、呂欽、徐天紅、趙國榮、許銀川和陶漢明之后的第11位棋王,同時也終結了老牌特大們的一統(tǒng)天下。自1994年陶漢明奪冠之后,迄今已整整八年沒有新人出頭了。 1998年鵬城鏖兵,河北新銳閻文清在最后一輪只要弈和即可登頂,卻遭遇了許銀川的強力阻擊; 2001年古城論劍,江蘇小將王斌與許銀川同時撞線,仍因1小分的微弱差距與冠軍失之交臂。
八年堅冰,一朝得破。當這一刻終于到來時,于幼華卻沒有太多的欣喜,他匆匆擠出人群,大步回到房間,撥通了遠方父親家的電話。
當筆者來到于幼華的房間時,他那對局時充滿了肅殺之氣的面孔剛剛露出笑意,緊鎖的雙眉也慢慢舒展。他告訴筆者,就在上個月他參加浙江省運動會時,傳來了母親去世的噩耗,但比賽還剩一輪,他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堅持打完比賽,而未能為母親送行。緊接著他懷著愧疚的心情參加了“西湖杯”全國象棋精英賽,在決賽中與許銀川相遇,加賽快棋失利,屈居亞軍。
來到宜春,連日的艷陽高照似乎給他帶來了好運,也帶他開始了悲壯之旅。
一上來他遇上了湖南小將謝業(yè)建,二人斗順炮殺得天昏地暗,于幼華一度領先,但被小將反擊得手,于的車馬炮三軍被壓縮在狹小的空間,而動彈不得。眼見得王城一片風聲鶴唳,殊料小謝卻沒留神,時間在悄悄地溜走,超時!這個無情的事實讓小謝難以接受,謝業(yè)建難受得晚飯都沒有吃,劫后余生的于幼華感嘆道:“小謝拼勁十足,我這個‘拼命三郎’的頭銜,應該送給他了?!?/p>
若論“殺力”,可以說,于幼華能跟任何一位弈林高手“掰手腕”。胡榮華早年就對他有過很高的評價,看他的棋常常令人嘆為觀止。第二輪對徐天紅,兩人都殺紅了眼,天紅不顧藩籬盡毀傾巢而出,“三郎”則棄炮對攻,最終小卒“坐大堂”,以馬雙卒困死對方的馬炮兵。
第三輪,遭遇“長白虎”陶漢明,按說局面波瀾不驚,雙方都是車馬炮兵(卒)士象(相)全,于幼華依仗子力上的空間優(yōu)勢,閃轉(zhuǎn)騰挪,頓挫有致,終于抓住了對方的防御空隙。就連許銀川也感慨道:“這樣的棋也能贏,真是有如神助。”
三連勝使他士氣大振,讓他燃起了儲存已久的能量,這個1米80的大個子一躍坐上了頭把交椅(第一臺),并一直坐到了最后。
在于幼華的房間里,筆者問他:“對金松那盤棋,金松如果不一味防守,而接受你的棄士,和你對殺結果又如何?”于幼華一口氣擺了幾個變化圖,最后的結論是“我快,他殺不過我”。
強勁的對手往往會給自己輸送最大的勇氣,于幼華真正看到奪冠的曙光是在第9輪贏呂欽后。他說:“那盤棋十分平穩(wěn),僅14個回合就已經(jīng)雙車兌盡,只是呂欽沒許銀川那般仔細,而且他也沒有和的意思,被我抓住了機會?!闭f到這里,于幼華長長地吁了口氣:“從1976年奪得首屆全國少年冠軍,沖殺拼搏了20多年,4次打進全國前六名,每次都無緣冠軍,特別是1994年在湖南郴州,我和呂欽、陶漢明三人同分,只因為小分落后而屈居第三……沒想到在41歲時拿了全國冠軍。應該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棋的認識和領悟都提高了,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境界吧。以前無論見了誰都是一拼到底,但現(xiàn)在不同了,不該拼的棋就要收了,所以勝率也高了。”
有人說,“這次全國賽最大的收獲是‘冒’出了個于幼華”,其實此說有失偏頗,于幼華“黃袍加身”絕非“冷門”,應該說是大器晚成,瓜熟蒂落。
于幼華1961年12月出生,浙江定海人。文化程度高中,因為有1米80的個頭,常常在籃球場上—展雄姿;一副棱角分明的面孔,極富男子的威猛。他平時不茍言笑,下起棋來,雙眉緊鎖,冷峻肅殺之氣逼人。亂戰(zhàn)之中更顯豪氣干云,時有“機發(fā)動乾坤”之妙手神招,端的是一“冷面殺手”。
于幼華10歲學會了下象棋,用他的話叫作“無師自通”。他天資聰穎,14歲初次參加省少年賽就榜上有名。1976年,15歲的他獲得首屆全國少年錦標賽冠軍,成為我國第一位少年棋王。次年蟬聯(lián)桂冠。 1978年進入浙江省隊,開始了職業(yè)棋手生涯。1981年溫州鏖兵, 20歲的于幼華打進全國前六名,從此躋身國手行列;1982年被授予首批國家象棋大師稱號。他久經(jīng)沙場,驍勇善戰(zhàn);“三角杯”獨占鱉頭,“金菱杯”力冠群雄,“美樂杯”南面稱王…… 1986年他奪得第二屆“七星杯”國際邀請賽冠軍,1987年再度打進全國前六名。1990年他獲全國第五,1996年他獲全國第四。最難忘的也就是這一年,專業(yè)隊解散了,他“轉(zhuǎn)業(yè)”火車頭體協(xié)隊,來到杭州鐵路分局建筑段工作。雖說從“正規(guī)軍”轉(zhuǎn)至“游擊隊”,但絲毫沒有動搖他對象棋事業(yè)的追求。 1995年峨嵋論劍,于幼華代表火車頭隊坐鎮(zhèn)頭臺,在關鍵之役力勝柳大華、呂欽、趙國榮,為火車頭“梅開二度”立下赫赫戰(zhàn)功。 1997年12月,第8屆亞洲城市名手賽在文萊舉行,有1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棋手參加了角逐,代表中國出戰(zhàn)的于幼華一騎絕塵,以五勝二和的不敗戰(zhàn)績奪得冠軍。
撫今追昔,令人感慨萬千,筆者與于幼華的交談仍在繼續(xù),筆者對于幼華說:“你上次五羊杯是‘添丁’,而這次卻改變了身份,成了當然人選,今年的五羊杯馬上就要開始了,這次的表現(xiàn)是不是要比上次好一點?”于幼華說:“1998年我被增補特大時就說過,應該承認與老牌特大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現(xiàn)在差距在縮小,和幾個老冠軍們在一起還是可以下下的?!闭f著說著于幼華停住話頭,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兒,他說:“我的母親雖然不能分享我的勝利,但我用這塊最重的金牌告慰了她的在天之靈,這也是對她老人家最好的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