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獎杯、榮耀對于特級大師來說再正常不過了,而輸棋、失意、無奈則有所不適應。筆者作為特級大師的密切關(guān)注者,也有如是想法。統(tǒng)計他們的輝煌,感覺意義不是很大,而找出他們的苦惱,弈戰(zhàn)中經(jīng)歷的坎坷和遺憾,借以激勵后人,則顯得意義非常。
江南才俊 淚灑羊城空留恨
\"五羊杯\",杯賽中的王中王。以前如果能及時得到全部對局記錄,我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正因為如此,當我有資格參賽時,心情就特別激動,可是遺憾也隨之而來了……\"
1989年,重慶。徐天紅以七勝六和的不敗戰(zhàn)績成為第七位全國冠軍,從而有機會參加次年舉行的五羊杯。那屆比賽中還有胡榮華、柳大華、呂欽和李來群,實行兩局分先循環(huán)制。前幾輪,徐天紅的調(diào)子不錯,尤其挫敗李來群的一役,堪稱傳世佳局??墒窃谂c胡榮華的爭斗中……
那晚,徐天紅執(zhí)先布下五七炮陣勢,胡榮華還以屏風馬進3卒。布局未幾,老胡就揮炮過河,兩度棄子,而后集車馬炮于一翼,一副不是魚死就是網(wǎng)破的架式。徐天紅\"忍\"字當頭,運子固守,甚至不惜委曲求全,連棄兩兵,以求河頭馬接應。一陣廝殺過后,胡被兌一車,局勢漸緩。徐天紅誤以為反攻時機已到,便改\"忍\"為\"拼\",進馬入馬口,與老胡對殺起來。
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形式由此急轉(zhuǎn)直下。老胡\"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伏有棄炮解圍之術(shù),徐天紅計不得逞,方寸大亂,情急之下,又幾次失去和棋機會。最后被老胡以馬炮雙卒對雙炮仕相全取勝。
這盤棋的失利給他的打擊簡直是太大了。一直以來,徐天紅給人的印象都是棋風穩(wěn)健,很少冒險,不易輸棋,此時此刻不知為什么,他忽然開始懷疑起自己來。他把自己一個人關(guān)在房間里,苦苦地思忖著:開始已忍,為何不再忍?這步可和,那步可和,為何大路不走,卻拼命走絕路,棋風穩(wěn)健難道不是進攻乏力嗎……想著想著,徐天紅不禁悔恨交加,潸然淚下。
客觀地說,徐天紅有如是想法雖然有些偏激,但也不無一定道理,在他以后的對弈過程中也經(jīng)常因為這種原因而被對手利用,甚至有的人不惜代價,也要將局勢搞亂,制造對攻機會。
以后的幾年中,他又發(fā)起多次沖擊,可是最好的名次僅僅是亞軍。
東北虎王 桂林兩度折戟還
\"我是最早獲得全國、亞洲、世界冠軍的棋手,可卻從未染指銀荔杯,對我而言,桂林是十足的傷心地。\"
1992年,桂林。第三屆銀荔杯冠軍賽。
前三輪,趙國榮接連戰(zhàn)勝徐天紅、呂欽,戰(zhàn)和柳大華,只要最后一輪下和即可穩(wěn)獲冠軍。那一刻他似乎看到冠軍獎杯正在向自己招手,不過同時他又隱隱有一種不安,畢竟最后的對手是\"十連霸\"胡榮華。
趙國榮執(zhí)紅先行,以\"五七炮進七兵\"布陣,老胡應以\"屏風馬右炮封車\"。這本是一路再尋常不過的反擊手段,可是在老胡手中,它卻變得威力無比。趙國榮見招拆招,不敢有絲毫大意。賽前趙國榮本想下一盤和棋,可是膠著的局勢一下子激起了他好斗的本性,繼而愈殺愈兇,全然忘記了先前的計劃。高手對弈勝負往往在一線之間,胡榮華久經(jīng)大敵,他待趙國榮招法窮盡之時,趁機棄子反攻,一舉奠定勝局。
望著眼前的一切,趙國榮木訥了半晌,他有些后悔,正是自己的一念之差而痛失好局,最終他只獲得了第三名。這是他首次參加此項賽事,也是機會最好的一次。此后他又于1998年再次發(fā)起沖擊,可惜事與愿違,只得了第五名。
寫到這里,或許讀者要問:為什么趙國榮僅僅參加了兩次銀荔杯。這是因為他一年中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日本,每次比賽行程多有不便,而銀荔杯與團體賽之間通常又要相隔一段日子,所以趙國榮有選擇的參賽也就不足為奇了。
自從2000年起,銀荔杯實行改革,將每年的參賽資格由以往的全國冠軍變?yōu)樯弦荒甓葌€人賽前八名,這對于近幾年來狀態(tài)不佳的趙國榮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果第一次我不輸給胡榮華,如果以后個人賽上發(fā)揮得不理想,我真不敢想像還會不會有機會得到這座獎杯,或許將成為我終生的遺憾……\"時至今日,趙國榮對此仍然心有不甘。
紅顏殺手 金榜題名時已晚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念書,做夢都想上大學,但這必須要等到我得了全國冠軍以后,這是我1996年立下的誓言。去年我終于問鼎,可是時過境遷,一切都太遲了。\"
2001年,古城西安。張國鳳圓夢的地方。
幸運女神終于在推三阻四之后,接納了這位執(zhí)著的求道者。回顧其奮斗歷程,可謂步履艱辛:1991年個人賽第四名、1993年第六名、1994年第二名、1996年第三名、1997年第二名、1998年第六名、1999年第五名、2000年第三名。
今年9月,江蘇東南大學終于以特招生的名義向她投來了橄欖枝,允許她免試入學。\"金榜題名時\"乃人生一大幸事,望著那張渴望已久的入學通知書,張國鳳整整興奮了好幾天。
說句老實話,當我聽說這個消息的第一感覺就是又有一個體育明星鍍金了,因為在我接觸的人中,像這樣的例子簡直是太多太多了,所謂的求學只不過是一個幌子,只不過是想用一張文憑來打扮自己??墒沁@種淺薄的看法在不久后的一次對她的采訪中被徹底的粉碎了。
\"1988年,我進入棋隊,那一年僅僅13歲,剛上初中一年級,然后就一直參加各種比賽,整個高中幾乎就沒怎么上。19歲的時候,在我們省體育學院念了幾年大專,不過與正規(guī)的大學簡直無法同日而語。小的時候,我就非常喜歡念書,尤其是關(guān)于法律方面的,不瞞你說,我甚至還曾想過當個律師。這回終于如愿以償,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法律專業(yè),不僅是完成一個夢想,同時也想豐富一下自我。\"
如果從1996年張國鳳立下誓言算起,到如今已經(jīng)整整過去了五年,五年,人的一輩子又有幾個五年呢?何況是在最最寶貴的青年時代。我一直有這樣的假設(shè),如果換了我,是否還會鍥而不舍下去,是否會違背先前的誓言??墒菑垏P卻不這樣,她是那種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人,否則也就不是真實的她了。
\"自從退休以后,我就一直被兩件事困擾著,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切都沒有結(jié)果,或許這將成為我心中永遠的痛。\"
沒有辦成棋刊
退休以后,李義庭一直想辦個象棋刊物。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時候,這種愿望最強烈。在他看來,當時南邊廣州有《象棋》、東邊上海有《上海象棋》、北邊哈爾濱有《北方棋藝》、西邊成都有《成都棋苑》,而惟獨在中部,特別是作為象棋重鎮(zhèn)之一的湖北武漢,卻沒有一本宣傳棋藝的刊物,很有點說不過去。\"我們湖北武漢的棋人棋事很多,很值得宣傳,可惜沒有陣地。\"他對我說。
按他最初設(shè)想,是先辦個武漢棋社,最理想的是把棋社辦成個實體,能夠以棋養(yǎng)棋,然后再順理成章辦刊物。他當時走的也是\"上層路線\",找到當時的副市長孫榮章。孫愛下棋,并因此出任市棋協(xié)的主席,他聽了李義庭的想法,很支持,表示只要找到地方就好辦。地方其實李義庭早看好了,就是市體委里的一棟兩層樓。但遺憾的是,李義庭找市體委主任說這事時,他不置可否,實際是委婉地拒絕了。沒有地盤,辦棋社的事就一直拖下來了。但李義庭并不死心,他想,沒有棋社,先辦起刊物來也行呀,武漢能棋能文做編輯的人才是不缺的。他于是找了熟識的出版社的朋友,但別人告訴他,辦刊物是要刊號的,而這東西是個稀罕品,極難弄到。
就這樣,辦刊物的事就一直成了李義庭心口永遠的痛。
沒能回報恩師
師者,傳書授道解惑也。許多年來,李義庭一直為沒有好好報答恩師羅天揚先生而深深內(nèi)疚、自責。今天,當這位一代宗師面對我這個晚生后學時,毫不忌諱這個話題,反而像是懺悔般地坦露著內(nèi)心世界。\"現(xiàn)在回想起來,1954年如果不是羅先生寫信要我去上海,并且為我創(chuàng)造與眾多高手交鋒機會的話,我在棋上可能出來得不是那樣早,也許就不會有后來的成就。我感到萬分遺憾的是,對這位品格高尚的恩師,我卻沒有給予過任何回報。中國人講究‘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現(xiàn)在的學生畢業(yè),還要擺個‘謝師宴‘,可我卻沒有為他做過任何事。羅先生喜歡喝酒,可我從來沒有給他老人家買過一瓶酒,真的太不該了。都怪我當時年少無知啊。我現(xiàn)在也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回想起來,覺得良心上很不安,并因此常常自責。\"
羅先生已逝世三十多年,李義庭最不能原諒自己的是,這個遺憾永遠無法彌補。\"我現(xiàn)在惟一能做的,就是以多多宣傳恩師的事跡來回報他。前些年有個作家來采訪我,我要求他多宣傳羅先生,可惜他寫得太少了。\"
生活原本就是有許多許多的無奈填充的,誠然,失之交臂的感覺總會讓人多少有些痛楚,但這難道不也是一種收獲嗎?它起碼會激勵起人的斗志來。像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許多,比如\"老東北虎\"王嘉良三獲亞軍,憾缺一冠;比如\"棋壇總司令\"胡榮華總與世界冠軍緣慳一面,但限于版面,本文只介紹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