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
楊勇一生百戰(zhàn)沙場,最能體現\"勇\"字精神的是將軍身上的5處傷痕。
1933年10月,紅三軍團40師14團在中央蘇區(qū)的絢口與敵遭遇,雙方都措手不及,\"狹路相逢勇者勝。\"團政治處主任楊勇,冒著彈雨,帶頭沖入敵群,一場短兵相接的廝殺展開了。突然,一發(fā)子彈從他的頭頂中央穿破了頭皮,血很快流到面頰、頸部,他全然不顧,繼續(xù)沖殺,敵人落荒而逃。戰(zhàn)后,楊勇受到軍團長彭德懷的稱贊,胸前掛上一枚三等紅星獎章。同時,頭頂也留下一塊永久的紀念--兩公分長,不再生發(fā)的彈痕。
大軍壓境,炮聲轟轟。長征中最激烈、最殘酷的湘江戰(zhàn)役拉開了帷幕。蔣介石為圍追堵截紅軍,設置了4道封鎖線,湘江是最后一道。由何鍵統(tǒng)領的40萬大軍利用湘江屏障,阻攔8萬紅軍。在德國軍事顧問李德的錯誤指揮下,紅軍誤入蔣介石精心設計的鐵三角合圍圈。蔣介石得意地叫喊:\"流徒千里,四面受制,下山猛虎,不難就擒。\"紅軍生死存亡在此一舉。在這次戰(zhàn)役中,擔任紅40師10團政委的楊勇率部執(zhí)行掩護中央縱隊過江的重任。炮火紛飛,血肉橫飛。數十倍的敵人螞蟻般地涌來,一批戰(zhàn)士倒下了,又一批戰(zhàn)士犧牲了。團長沈述清中彈身亡;師參謀長杜中美代理團長,又壯烈殉國。敵人再次潮水般涌來,楊勇殺紅了眼,一塊彈片飛來,鉆入他的右大腿,他咬牙一把將彈片拔出,大聲吶喊:\"為團長報仇!\"沖出塹壕,戰(zhàn)士們隨其而上,瘋狂的敵人\"退了潮\"。兩晝夜的血戰(zhàn)。10團400余名官兵血染湘江,使中央縱隊順利過江,從此,楊勇的腿部也留下了一塊\"湘江戰(zhàn)役紀念章\"。
1935年1月,在長征路上的土城戰(zhàn)斗,給楊勇打上了第3塊戰(zhàn)爭的烙印,也是他負傷最重的一次。土城是赤水河東岸的重要渡口,川軍劉湘的主力部隊搶先占領了土城所有的有利地形,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親臨戰(zhàn)場指揮,10團政委楊勇又一次帶隊沖鋒,一發(fā)無情的子彈從他的右腮穿入,從唇部鉆出,一進一出,楊勇失去了6顆牙。當時,血似噴泉,用嘴指揮不了戰(zhàn)斗,他用筆下達命令,臉上是血,手上是血,筆上是血,紙上也是血,最后楊勇昏倒在血泊中。土城戰(zhàn)斗,原以為敵人4個團,實為8個旅9個團,我軍傷亡慘重。后來,軍委命令停止攻擊,避實就虛,西渡赤水。這次傷愈后,楊勇臉上留下的彈窩,30多年后,才由北京醫(yī)院院長吳尉然用手術刀填平。
平型關大戰(zhàn),是我軍首次與日軍交鋒,卻是楊勇第4次負傷。這次對手是日軍的精銳坂垣師團21旅團。精銳旅團的日本兵個個不可一世,寧死不降。在這次戰(zhàn)斗中,擔任八路軍115師686團政委的楊勇,在與日軍搶奪制高點老爺廟的戰(zhàn)斗中,帶領三營與日軍展開了白刃戰(zhàn),刀、槍、拳、牙都成了武器,槍托飛舞,殺聲震天;馬刀閃亮,敵頭落地。廝殺中的楊勇,突然感到左肩一股熱流,左臂肘一陣疼痛。接著鮮血浸透了軍裝......這是日本人送給將軍一塊民族仇的紀念章。
呂梁三捷
\"沒有‘勇‘字,不稱為楊勇,不言‘謀‘字,也不是真正的楊勇。\"《楊勇將軍傳》對將軍的評價,可謂恰如其分。
\"呂梁三捷\"是楊勇將軍指揮才能的生動寫照,具有\(zhòng)"宋江三打祝家莊\"那樣的傳奇色彩。
1938年9月,日寇為大舉進攻,派108旅團長山口少將,率部進駐呂梁地區(qū)的離石,并在汾陽城內集中大批彈藥、糧秣等物資,隨時準備起運。
一天,楊勇帶686團各營干部到汾離公路觀察地形,發(fā)現最佳阻擊部位,正好設有敵碉堡,提前拔掉會打草驚蛇;戰(zhàn)斗打響后再拔,傷亡太大。怎么辦呢?楊勇集中大家智慧,作出了個打碉堡和打阻擊同步進行的決定。他把打碉堡的任務交給迫擊炮連連長吳喜德。
沒過幾天,楊勇接到情報,敵人車隊已經出動,便提前埋伏好。不大工夫,滿載敵兵和軍用物資的20輛汽車進入伏擊圈,一聲令下,3發(fā)炮彈全部命中,碉堡飛上了天。
隨著炮彈的爆炸聲,戰(zhàn)士們發(fā)起沖鋒,200多敵人除了3名投降外,全部被殲。第2天日軍大部隊出動,撲了空,只拉走了5車尸體。
前線日軍得不到彈藥、給養(yǎng),只好殺馬充饑。過了幾天,日軍又冒險開始運輸。100多名敵兵分乘幾輛汽車,僅送一車糧食試探前運,楊勇識破了敵人的詭計,將這一車糧食送了\"人情\"。
第二天,敵人果然膽子大起來,又出動200多名敵兵押送18車物資。再次遭到我八路軍的伏擊,全部被殲。
吃了兩次虧的日軍,成了驚弓之鳥,只好放棄進攻,準備后撤。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楊勇改變戰(zhàn)術,決定冒一下風險,在敵人鼻子底下的王家池潛伏起來,準備再打一次伏擊戰(zhàn)。
日軍的輜重、炮車、步兵,在險要地段百般警惕,順利通過,沒想到在眼皮底下的王家池卻遇見了神兵,300多敵人又成了槍下鬼。
三次伏擊戰(zhàn),殲敵逾千,山口少將也一命嗚呼。汾陽城門緊閉,接連幾天敵人在焚燒尸體,召開慰悼會。而楊勇則在呂梁山區(qū)召開了祝捷大會。鑼鼓聲中,日軍駐汾陽聯隊司令官送來了份\"慰悼\"會上由全體軍官通過的\"挑戰(zhàn)書\",大意是:左地區(qū)隊長兼政委楊勇麾下:前與貴軍交戰(zhàn),遺憾萬千......惟敝軍不愿山地作戰(zhàn),愿約貴軍到兌九峪平原一帶決一雌雄......楊勇看后,一笑置之。
蒙帥嘆服
在北京軍區(qū)一座對外開放的軍營,一位藍眼睛、黃頭發(fā)、身著元帥服的外國人,表情莊嚴地注視著中國士兵的軍事表演。在他的身旁坐著北京軍區(qū)司令員楊勇上將。
顯字靶,\"歡迎英國軍事代表團\",一槍一字,彈無虛發(fā);快速射,發(fā)發(fā)命中;氣球靶,槍響球炸;開花靶,百步穿楊......擒拿格斗,龍騰虎躍;刺殺,吼聲震天;投彈,又遠又準。各種科目的表演一幕比一幕精彩,藍眼睛元帥犀利的目光一絲不茍,沒有忽略每一項表演的細節(jié)。突然,元帥提出要到表演的士兵中看一看。
元帥的要求得到了滿足。他以標準的軍人姿態(tài)來到士兵面前,用沙場老將的目光掃視著每個士兵的額頭,然后,從一名士兵手中拿過一支半自動步槍,立姿擊發(fā),鋼板靶應聲倒下。隨后,他從容地把步槍遞給楊勇。
列隊的士兵對老元帥的槍法,透露出好奇的目光。這位元帥是誰?經介紹才知道,藍眼睛元帥是英國大名鼎鼎的蒙哥馬利、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最高指揮官。\"二戰(zhàn)\"期間,元帥擔任非洲戰(zhàn)區(qū)地中海戰(zhàn)場指揮官,曾因指揮北非戰(zhàn)役,擊潰德國隆美爾,率部參加諾曼底登陸作戰(zhàn)而聞名世界。
然而,他為什么要看士兵的額頭?把步槍遞給楊勇,又意味著什么?
有人做過這樣的猜測:楊勇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20兵團司令,在朝鮮戰(zhàn)場上曾給包括英軍在內的15國部隊以沉重打擊。這位元帥雖未參加朝鮮戰(zhàn)爭,但他也許想看一看,在朝鮮戰(zhàn)場聞名遐邇的楊勇將軍和他的士兵,究竟是不是值得他佩服的優(yōu)秀軍人。
但是,真正心領神會的還是楊勇將軍本人。他從元帥手中接過步槍,二話沒說,猛地舉槍連擊,彈彈中靶,9塊鋼板靶接踵倒下,爾后,將軍和元帥相視而笑,誰也無言。
然而,3天后蒙哥馬利元帥終于控制不住了。他在香港舉行記者招待會時,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中國士兵的武藝精湛,開始我以為都是軍官,當我走過隊伍時看到,他們的額頭都是光光的,沒有皺紋,都是年輕的士兵......\"\"中國軍隊從士兵到將軍都是最優(yōu)秀的,我要告誡世界軍隊,切忌與中國軍隊在地面上交手。\"
將相情深
朝鮮首相金日成與楊勇在抗美援朝中,為抗擊共同的敵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金日成與楊勇同齡,倆人性格、脾氣也很相投。在擔任志愿軍司令員期間,他帶領志愿軍為朝鮮戰(zhàn)后恢復家園,立下了汗馬功勞。
楊勇對朝鮮人民有很深的感情。一次楊勇到志愿軍某部視察,路過朝鮮一個孤兒院,他叫司機停車,走進孤兒院彎腰進了一個陰冷、潮濕、低矮的地窖。看著一群衣衫襤褸、凍得瑟瑟發(fā)抖的朝鮮孤兒,這位戰(zhàn)場虎將落淚了。他摟著一個孩子,用臉貼著孩子,思緒萬千。臨離開時,他向駐地的志愿軍部隊領導動情地說:\"這些孩子小小年紀,就被戰(zhàn)爭奪去了親人,現在還和大人們一起含辛茹苦。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呀!\"他要求志愿軍戰(zhàn)士寧可吃苦,住地窖,也要集中力量把學校搶建起來,使孤兒們有個溫暖的家。學校建好后,朝鮮同志要用楊勇名字為學校命名,被他謝絕。楊勇還號召全體志愿軍節(jié)衣縮食,在供應標準內,節(jié)省了糧食700多萬斤,衣物用品10多萬件捐給朝鮮人民。楊勇高尚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對朝鮮人民的摯愛,使金日成深受感動。他對楊勇懷著美好的印象和深厚的友誼,并有很高的評價。1958年楊勇率志愿軍回國,金日成舉杯對楊勇說:\"全民盛意一杯酒。我們的情意都溶在這酒里,請你干杯!\"不善飲酒的楊勇,一飲而盡。離別時,金日成、楊勇都流了淚。
1977年5月,楊勇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友好參觀團訪問朝鮮,金日成得知后,對人民武裝力量部部長吳振宇大將說:\"楊勇來了,你去陪同。楊勇同志身體不好,參觀不要安排得太緊,可以半天參觀半天休息。\"在朝鮮訪問時,楊勇一行來到一個公園參觀,天上下起大雨,楊勇穿著便服,仍被公園里的朝鮮游人認了出來,人們禮貌地稱呼他\"司令員\",并紛紛把手中的雨傘撐在楊勇和代表團成員的頭上,自己淋在雨中。面對這感人的情景,楊勇對代表團的同志說:\"不要以為這是對我們個人的感情,這種感情是志愿軍廣大指戰(zhàn)員英勇戰(zhàn)斗所換來的,是他們?yōu)橹谐瘍蓢嗣竦墓餐聵I(yè)無私奉獻換來的。\"
在訪問結束前,金日成會見了楊勇,他們暢談了很久,大大超過了醫(yī)生規(guī)定的時間??斓街形鐣r,金日成對陪同的同志說:\"你們先回去吧。\"又指著楊勇說:\"我們家里人一起吃頓飯。\"
1983年1月6日,一代猛將楊勇病逝。金日成流下了悲痛的淚水。他說:\"我又失去了一位難得的好戰(zhàn)友。\"
真可謂:\"金戈鐵馬幾十載,沙場馳騁著勛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