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華
一直想給兒子多寫點文字。有些瞬間的感受,稍縱即逝,再也無法完整地記敘下來,便成為一種遺憾。每天回家,聽到凱凱一聲清脆的“爸爸”、“媽媽”,真的感到心里有一股潺潺的暖流在涌動。這是以前無法體會的情感。這是一個新鮮而重復的故事。
2000年11月19日星期日陰轉雨
今晚給剛14個月的兒子凱凱稱體重,22斤整,身高78厘米,比預想的要高,體重亦增加了好幾斤。
感覺凱凱最近進步很快,突然之間像個大小囡了。模仿力越來越強,包括動作和聲音。你頭痛敲敲頭,他學樣;你咳嗽或者睡覺,他也學樣,令人忍俊不禁。今天,媽媽教他“2歲”,他也會口齒清楚地回答你了。自己能在床上獨自站立幾秒鐘,他也會非常得意地哈哈大笑。他調皮而靈敏,常常會察顏觀色,很能領會大人說話的意思,有時更是對你的佯怒報之以訕笑,讓人哭笑不得。一聽到音樂聲,便會手舞之足蹈之,且瞇瞇笑之。無論生人熟人,一律瞇起“小眼睛”表示問候。這已成為凱凱的一個標志性的禮節(jié),周圍鄰里老幼皆知。
2000年11月22日星期三晴到多云
凱凱今天能自己走路啦!在奶奶家,他開始先脫手獨自站上一兩秒鐘,然后往前輕輕巧巧地走上四五步,才用手靠到旁邊的東西。他自己也非常高興,每走完一次,就開心地大笑起來,露出他特有的調皮表情。
戲仿一句名言:雖然今天凱凱只跨出了一小步,但這可能是他年幼時跨出的一大步。
2000年12月12日星期二陰轉小雨
今天回家,母親告訴了我關于凱凱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白天到鄰居家去,母親和別人正說著話,凱凱顯然有些寂寞。他就和這位鄰居擠眉弄眼扮怪相,以引起別人的注意。果然人家開始和他逗樂了,他就作起秀來,各種套路都用上,討得別人的歡喜,也討得了別人的蘋果吃。這就是凱凱的現(xiàn)狀,性格活潑,親和可愛,雖不圖功利,但務實外交。
回到家,他就急不可耐地要吃蘋果了。你刮一勺,喊一聲“過來”,他就顛著小步過來吃上一口,然后再去玩他的。如此重復,很乖乖的。但是,你要是喂他飯,他可就不理你的茬了。任你罵他訓他,他就是把飯含在嘴里,全神貫注地盯在電視的動畫片上。午飯時,奶奶喊他過去吃口飯,他置若罔聞,站在鏡子前顧自抖動著屁股和雙腿,一副愛理不理沒商量的樣子。真是氣死人!幼兒初長成,已是如此模樣。
以上就是今天“兩面派”的凱凱,立此存照,以為警示。
2001年1月1日星期一晴到多云
今天是新世紀的第一個元旦。
昨晚,凱凱和他的媽媽都在家里“守歲”。凱凱很喜歡在臨睡前,聽媽媽講上幾頁《看看認認》的小人書。他對著圖畫發(fā)出咿咿呀呀的聲音,而且,他已很能認得一些東西,并發(fā)出尚清晰的讀音,或者指著家里的東西,意思說就是它。凱凱認真可愛的模樣,常常讓我們會心而笑。
之前,我抱著凱凱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平時,他也是很喜歡看電視里的動畫片之類。忘了是看到了什么有意思的東西,我全神貫注地看了一會兒,一低頭,正看到了凱凱回首一瞥的眼神。也許他在兩頭顧盼中,不理解爸爸為什么如此專注入戲?他默默無聲地留意著我的神情,而不是以吵鬧、撒嬌來引起我的注意。一瞬間,兒子的這一眼神似乎給予了我深深的觸動,令人難以忘卻。我仿佛覺得這是一個已經長大的孩子,而且,他或許會是一個敏感而早慧的孩子,這使我的內心在隱隱中滿含著一種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