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圣祺
住在上海某里弄的許阿婆,年旬69,因近年來記憶下降、情緒反常、行為怪異、自言自語、睡不安穩(wěn)、疑心重重而被有關??漆t(yī)院診斷為:老年性精神病。投以氯丙嗪藥物治療。服藥一段時間后,許阿婆的精神癥狀似乎有了好轉,言行舉止基本恢復正常。但是,有一天晚上,許阿婆多喝了一些湯,半夜起床小便時,剛走了幾步,突然感到頭暈目眩,跌倒在地,幸運的是,除了下肢局部皮膚有點破損外,也沒有重傷骨頭,因此也就沒當一回事。家人把跌倒歸于老人走路不小心的關系。
俗話說:事不過三,也就是講,不好的事情如果得不到解決,不幸還將來臨。在事發(fā)第三天晚上12時許,許阿婆再去廁所時,又一次摔倒在衛(wèi)生間。這一次許阿婆可沒那么幸運了,老人除了頭部損傷外,還將右下肢跌傷了。急送附近醫(yī)院X片顯示:右股骨頸錯位骨折。于是,鋼釘固定,上石膏,一系列的措施緊緊跟上,老人吃足了苦頭。
老人年近七旬,雖然精神有點問題,身體一般還不錯,頭不暈、眼不花,也沒有老年人?;加械母哐獕骸⑿呐K病,手腳還利索,反應尚靈活。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許阿婆接二連三地摔倒呢?
其實,只要看一看許阿婆的用藥情況,就不難明了。許阿婆因為精神障礙,醫(yī)生給其服用了抗精神病藥——氯丙嗪。據臨床調查,此藥副作用中較為多見的是體位性低血壓。通俗地講,就是服用了該藥后,如果人改變了體位,尤其是從平臥改為直立,那么在短時間內就可能產生血壓偏低,導致大腦血流量減少,大腦缺血缺氧,繼而出現(xiàn)頭暈目眩、步態(tài)不穩(wěn),那么摔倒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我們都知道老年人因為骨質疏松關系,各種原因的跌倒都很容易造成骨折。許阿婆的不幸就在這里。
通過大量的臨床資料分析,得到這樣一個印象,氯丙嗪導致的低血壓常常發(fā)生在體位改變后2分鐘之內。一般而言,拒測算當一個人從床上起來穿衣、下地到衛(wèi)生間,從時間上估計約2分鐘左右。因此,許阿婆二次跌倒在衛(wèi)生間也就不奇怪了。事實上要防止此類問題發(fā)生,在做法上非常簡單,只要在改變體位時、尤其是在起床時,稍稍坐一會兒,也不過就2分鐘時間,再下地行走,那么許阿婆的悲劇肯定不會重演。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了這一點,并將繼續(xù)證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