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謹
給孩子一個玩具,他玩膩了就會扔掉。但是給予孩子應對人生的本領,他就會得益終身。因此,與其“望子成龍”不如教子做人。
無知的母親對于孩子來說只是一只奶瓶,然而孩子的成長遠遠不止需要奶瓶。所以母親需要不斷學習。
孩子是母親的希望,也可能是母親的痛苦。就看母親們在培育孩子的土壤中埋下什么樣的種子。
不了解孩子的父母就像一只枕頭,離孩子的腦袋最近,卻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做怎樣的夢、需要什么。
有時候,不是孩子多嘴,而是父母沒有耐心;不是孩子愛玩,而是父母缺乏情趣;不是孩子荒唐,而是父母失去了幻想。
諷刺和譏笑只能用來抨擊丑惡、對付敵人;而辱罵和恫嚇是只有無能的人才會使用的低劣手段。所以這些都不可以用來教育孩子。
犯錯誤,是孩子成長的一種過程。父母不必大驚小怪地施以懲罰。但是,如果孩子總是犯相同的錯誤,那么就是父母的問題了。
孩子通過父母了解社會和人生。所以,適時地讓孩子嘗嘗五味瓶、看看荊棘,孩子就會知道世界并不是只有糖果和鮮花。
母親既要教孩子“吝墻”,又要教孩子慷慨。“吝嗇”用在珍惜時間、珍惜大自然的贈予;慷慨用在幫助別人、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親自扶孩子學騎自行車,我們會悟出一個道理:對待孩子就像教孩子騎車,完全放手不行,永遠不松手也不行。
母親的職責遠遠不止“愛”孩子,還必須教會他們將來面對整個世界、正直而有價值地走完人生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