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淳義
“死亡”,在中國人的語言中是個很忌諱談論的言詞,可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穿透死亡》一書中,偏偏就“死亡”問題展開了詳盡而全面的探討。
探討死亡問題,不能把它簡單地看成理論與學術問題,更重要的應該是通過深入了解死亡問題的實質(zhì)而消除對死亡的恐懼,并進而提高自我人生的品質(zhì),為自己的人生道路找準目標,定好方位,明確人生的意義和生活的標桿,從中獲得人生發(fā)展的動力。
現(xiàn)實生活告訴我們:人生道路輝煌也好,萎瑣也罷,最終都將走向死亡,這人生的最終歸屬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想躲也躲不過,忌諱談死不等于死亡問題就不存在。死亡的存在,以及對死亡的沉思,可以使人們意識到生命的有限性,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死”的存在更能凸顯出“生”的價值?;乇芩劳鰡栴}的人,永遠不會有真正的成熟。
認真地思考死亡問題,在生命的進程中,從觀念上去體驗、沉思死亡問題,去由對死的叩問而讓自我的生命獲得長足的發(fā)展,建構(gòu)出健康正確而有意義的人生觀,珍惜生命,抓緊時間去生活、工作、創(chuàng)造,使生命更有價值。
《穿透死亡》似乎通篇都在討論有關死亡的種種問題,但實際上真正談論的是人生問題,作者以大量生動感人的真實故事為背景,用理性的態(tài)度,輕松的筆調(diào),深入地探討人類死亡問題的方方面面,揭示獲得超越死亡的方法和途徑,從而讓人們不僅在面對死亡時毫無懼色,而且從死亡的實際存在、對死亡的意識中派生出規(guī)劃自我人生的資源,為自己的人生確定意義與價值,最終使人類的生存品質(zhì)與死亡的品質(zhì)獲得同步的提升。作者希望讀者在閱讀這本書時把自我的死亡問題融匯進去,了解其內(nèi)在深層的東西,由認知而達到悟解、由想法而升華為智慧。積極地認識死亡,思考有關死亡各個層面的問題,直至把死亡穿透。這才是本書撰著的宗旨所在。
《穿透死亡》鄭曉江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1定價: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