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巍
與女兒朝夕相處,總是把她當成小孩子,常常忽略她的內心感受。去年的一件小事,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那是一個悶熱的下午,我渾身是汗地騎著自行車在人流車流中艱難地行進。女兒坐在車后,向我講著在班里與同學鬧別扭的事,勞累疲憊、心里正煩的我毫無反應地聽著。漸漸地。女兒的聲音弱了下來。突然,她小聲說:“媽媽,我差點兒忘了,老師讓買一盒橡皮泥?!蔽也荒蜔┑卣f:“早干嘛去了,剛才路過文具店為什么不說!”誰知當我極不情愿地帶著孩子返回文具店時,女兒竟然氣鼓鼓地自己跳下車,恨恨地說:“不買了,回家!”說完,頭也不回地徑直往家走。街上車水馬龍,我又生氣又擔心地推著車緊緊跟在她身后,怒火在胸中升騰。
一進家門,我就沖到女兒面前質問她為什么這么不聽話。女兒眼淚汪汪地望著我說:“媽媽,你知道嗎,我們小孩兒也很可憐!”我一下子愣住了,像遭到重重的一擊。女兒的小臉通紅,哽咽著:“媽媽,你們大人心煩的時候,可以對我們小孩兒發(fā)火;我們小孩兒心煩的時候,找誰發(fā)火呢?你知不知道,我們有時也很難受……”望著已泣不成聲的女兒,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孩子的話使我的內心長時間無法平靜下來。我們曾經(jīng)也是孩子,也曾因為父母拒絕了我們的正當要求,因為一次誤解而遭斥責……這種傷害往往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痕,有時甚至會伴隨我們一生。今天,做了母親的我,卻因為工作、生活的壓力和煩惱而把不良情緒發(fā)泄到孩子身上,全然不顧孩子的心理變化和承受能力?!拔覀冃『阂埠芸蓱z”,這句話讓我猛醒,我知道,自己粗暴的態(tài)度已經(jīng)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望子成龍的殷殷期望、缺乏兄弟姐妹的親情溝通、繁重的學習壓力……今天的孩子背負著太多的沉重。據(jù)中國科學院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32%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他們很有可能成為“孤獨的一代”、“問題的一代”,他們太需要心的交流和溝通。許多家長常常忽視了這一點,而只關注孩子的學習,只看重每次考試的分數(shù),卻不知道這樣做會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
這件事以后,我開始有意識地給自己的心靈留出一塊空間,讓它去盛納孩子的喜怒哀樂。我知道不僅應該在學習和生活上關心孩子,更應該悉心去體味孩子那一顆渴望得到理解的心。
責任編輯:欣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