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等
兩難中的選擇
我和丈夫都遠離親人在南疆的部隊服役。在剛剛結婚時,我曾非常害怕因為有了孩子而丟了事業(yè),便和丈夫商量好先在部隊建功立業(yè),然后再要孩子。
婚后的一段時間里,丈夫忙于部隊的飛行訓練和管理工作,下部隊、出差是常事。聚少離多的日子里,在基層當宣傳干事的我沉醉于自己鐘愛的文字工作,也忙忙碌碌,樂此不疲。每當拿到一本本獲獎證書的時候,我的心中都不免喜悅一番。
新婚周年,丈夫擁著我并望著我心滿意足的樣子說道:“親愛的,祝賀你事業(yè)有成。送你一件禮物。”
話音一落,一本嶄新的《父母必讀》雜志便出現(xiàn)在我眼前。原來,丈夫已悄悄為我訂了全年的《父母必讀》。我立刻看穿了丈夫的“陰謀”,一陣雨點般的“拳頭”剛要落到他的胸前時,丈夫忙握住我的手笑著說:“沒別的意思,只是讓你先從思想上有個準備嘛?!逼鋵嵨抑?,丈夫是個很愛孩子的人,況且我倆結婚時已屬于晚婚。
正當我們準備將此事列入“計劃”時,一個我曾求之不得的機遇主動送上門來:上級宣傳部門需要一名新聞干事。我各方面的條件都較符合。于是我再次說服丈夫推遲“計劃”的實施,懷著幾許熱情與沖動,到機關報到了。
作為一名新聞干事,下部隊采訪,寫稿,日夜伏案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內容。忙得幾乎忘記了自己做妻子與主婦的角色。丈夫出差沒時間替他收拾行李,家里的東西也常常被塵埃所覆蓋?!陡改副刈x》雜志每月如期而至,卻早被我冷落在一旁……
沒想到的是,長期的飲食起居不規(guī)律,勞逸失調,我的身體開始滑坡了。先是胃向我提出了強烈抗議,而后又常常犯些頭疼腦熱的毛病。原先紅潤的臉龐變得消瘦、憔悴,體重驟減。直到不得不躺在床上靜養(yǎng)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有問題。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那陣子整日躺在床上茶飯不思,光琢磨著:健康都沒了,還談什么事業(yè)、孩子?我開始漸漸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對自己是否還是個正常的女人都產生了懷疑。就在我苦悶之際,不知何時丈夫把那些曾被我冷落在一旁的《父母必讀》放到了我的床頭。我這才意識到,自己連封面上那么可愛的小寶寶都沒仔細看過。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這本雜志不光是教那些做了父母的人怎樣帶孩子,還有很多解除準父母的困擾與迷惘的文章。比如,以前我總覺得孩子和事業(yè)是矛盾的,生怕“有了孩子,便沒了自己”。因此在事業(yè)與孩子之間搞得很絕對,這樣反而讓自己活得很累??戳恕案改傅漠吷l(fā)展”等幾篇文章后,我逐漸走出了心理誤區(qū),學會了首先珍視自己的身體,把事業(yè)和孩子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去考慮。心態(tài)的改變帶來了身體的改變,我明顯地感到身體慢慢好起來。
如今,我已有6個月的身孕了,《父母必讀》也日益成為我們夫妻親密的朋友。照著“夫妻按摩,改善孕期不適”的指導,丈夫幫我度過了孕期的種種不適;“懷孕前后”,時刻提醒我關注著腹中寶寶的健康。我滿懷欣喜,坦然地接受著寶寶在腹中踢打所帶來的母子心連心、血肉相連的感覺。那種幸福與滿足是事業(yè)的成就無法替代的。
我想,再過幾個月,當我成了一位母親以后,我還會在事業(yè)和孩子之間遇到各種各樣兩難的選擇與矛盾,我也會在處理這些矛盾中慢慢地成熟起來。
身在農村也要學習
感謝貴刊的“好雜志,與好朋友分享”活動,使我有機會把這本雜志送給我的朋友。我的朋友收到這份雜志,也會非常感謝你們。
我和貴刊相識已經(jīng)三年有余,從里面學到了許多知識,孩子也記住了“阿毛”、“小熊樂樂”。他爸爸總是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給他重復著“阿毛”的故事。我們這兒是農村,孩子還是自生自長,看育兒書的人不是很多,上面講的很多方法也不適合我們這兒的生活情況。不過,畢竟大城市里的人文化素質高于農村,他們看書的人也比農村多,我只好盡量跟著學了。
我有一個問題,不知是否有普遍性,也不知您能否解答?!陡改副刈x》是給現(xiàn)代父母看的,側重于父母和小兒之間的關系。我和我的父親關系不太融洽,他今年60歲了,脾氣暴躁,什么事都得順著他。我從小就怕他,到現(xiàn)在仍舊不敢面對他。不管他沖誰發(fā)火,我都覺得他是沖著我。我早已出嫁,回家的時間不多,也不想回家。但回過頭來想想,畢竟他是自己的父親,不回去從情理上講不通。我的脾氣也不好,愛人時常說我:“你和你父親的關系難道還要轉嫁到你和孩子身上嗎?”真的,我很怕:怕面對父親無話可說,怕對不起孩子,將來孩子重蹈我的覆轍,不愿和我見面。不知道您有什么好的建議,請幫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