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思
1945年抗戰(zhàn)結(jié)束,沉寂已久的廣州棋壇重又恢復了昔日的喧囂。雙馬王袁天成在西門口的祥珍茶樓設(shè)擂,接受各路英豪的挑戰(zhàn)。翌年1月,象棋好手陳洪鈞自黔回粵,聞知袁天成設(shè)擂之事,于1月21日登臺,現(xiàn)將首局介紹如下:
陳洪鈞(先勝)袁天成
(1946年1月21日弈于祥珍茶樓)
中炮對屏風馬
1、炮二平五馬8進72、馬二進三卒3進1
此時進3卒是受《梅花譜》的影響,在30~40年代頗為流行,隨著布局的不斷演變,進3卒這一變化已被逐漸淘汰。
3、車一平二車9平84、兵五進一(圖)…………
如圖形勢,依現(xiàn)在的眼光看此時進中兵有嫌急躁,最佳的著法是車二進四,以下馬2進3,兵七進一,卒3進1,車二平七,炮2退1(流行于50~60年代,如改走卒7進1,兵五進一,紅方好走),炮八平七,炮2平3,車七平六,馬3進2,車六平七,馬2退3,車七平六,至此,形成雙方不變的局面,根據(jù)現(xiàn)在棋規(guī)規(guī)定黑方必須變著,不能再馬3進2,只能改走炮3進6,馬八進七,紅馬順勢躍出,這樣一來,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黑方才走了三步棋,而紅方則走了六步棋,從步數(shù)上看,紅方明顯占優(yōu)。
4、…………士4進55、兵五進一馬2進3
6、馬八進七卒7進1
挺卒活通7路馬系正確選擇。如急于吃中兵改走卒5進1,則車二進六,紅方好走。
7、馬七進五炮8進28、車九進一象3進5
9、車九平六卒5進110、兵七進一卒5進1
繼續(xù)拱卒不利于局面的發(fā)展,不如改走車1平4兌車,車六進八,將5平4,兵七進一,卒5進1,炮五進二,炮8平3,車二進九,馬7退8,雙方交換子力后,局面平穩(wěn),可成和局。
11、炮五進二馬3進4
因黑馬沒有理想的進攻路線,故即使躍上河頭也無法給黑方帶來好的收益,還應車1平4兌車簡化局面為宜。
12、兵七進一炮2平413、車六平七馬4進5
14、馬三進五車1平215、炮八平五…………
至此,紅方雙炮鎮(zhèn)中,子力活躍,且有一過河兵之優(yōu),明顯占據(jù)場上的主動。
15、…………車2進616、馬五進七炮4平3
17、兵七進一炮3退218、車二進一炮3進5
飛炮擊馬交換子力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如改走車2平4,車二平六,車4進2,車七平六,炮3進5,車六平八,炮3平4,兵七平六,將5平4,車八進八,將4進1,后炮平六,以下可兵六平七再兵七進一,紅方勝勢。
19、車七進三馬7進620、兵七平六車2退6
21、車二平八車2平422、兵六進一車8進3
23、兵六進一車4進124、車七進五車4退1
25、車七平六將5平426、車八進八將4進1
27、后炮平六車8平528、炮五退三士5進6
29、車八退六車5進330、車八平六將4平5
31、炮六平五(紅勝)
陳洪鈞世居廣州,1920年生,自幼好弈??箲?zhàn)期間,先后逡巡于桂、滇、黔等省,鮮遇敵手,這次回穗不久,就攻袁擂成功,由此聲威大振,在廣州棋界占有一席之地。陳洪鈞多次獲得廣州市甲組棋手稱號,1957年獲得廣州市甲組聯(lián)賽亞軍(冠軍楊官),得以代表廣州參加全國個人賽,在國手如云、猛將如雨的全國個人賽場中,發(fā)揮穩(wěn)定,獲得第13名。
陳洪鈞開中殘局功夫俱佳,尤其中殘功夫深不可測。曾創(chuàng)作十五幅字型排局,是其畢生功力所聚,殊非泛泛。先生樂于獎掖后進,遇有可選之材,必加指引,告之習藝之方,毫不保留。劉星、馬靜、廖漢文、殷美嫻等人曾得先生指點,而在棋壇卓有成就。
1993年初先生病逝于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