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善瑤??
本刊編輯部轉來邯鄲市郭樹亭棋友來信,詢問該市業(yè)余比賽出現的圖1、圖2兩個案例,按新規(guī)則應該怎樣裁定,下面談點個人意見。
一、關于子力交換問題
在子力交換問題上,1987年老規(guī)則規(guī)定分兩種情況做出不同處理:1、凡預計吃子的棋子在棋盤上不存在者,要計算雙方的子力價值,符合得子規(guī)定的判捉;不符合得子規(guī)定的判閑;2、凡預計吃子的棋子仍在棋盤上保留著,無論自己損失多大,均不計算子力價值,都要判捉。
對這個問題,1999年新規(guī)則做了較大改動:在完整的子力交換中,不再強調預計吃子的棋子是否保留,也不再強調是先失后得或是先得后失,均要計算雙方子力價值。凡等價交換或得不償失者,按閑著處理;凡得大于失者,按捉處理。但如果是“作根子捉子”情況則另當別論。此規(guī)定請見新規(guī)則“棋例細則”第3、4條。
請看圖1及其循環(huán)著法。本例的問題實質是:紅方在子力交換中,預計先得后失且吃子的炮仍保留,是否計算子力價值?ズ旆腳諂咂攪和炮六平七,兩步棋都在打車,但預計下一步炮吃車后,自己的九路車也會立即被吃掉,按新規(guī)則,這屬于等價交換,稱兌,不符合得子規(guī)定,應判兩閑。黑方相應的兩步動車都是躲避,沒有捉子行為,因此都應判閑。
裁定:按新規(guī)則,雙方都是長閑,都屬允許著法,立即判和。如果按1987年規(guī)則判,紅方屬二捉,因為預計吃子的紅炮仍保留,失車不予考慮,因此雙方為二打對二閑,紅方必須變著,不變作負。
二、關于動子與原有的打的關系問題
關于動子與盤面上原有的打之間的關系問題,筆者曾在本刊今年第一期上回答內蒙張志勇棋友問題時,已經做過詳細的說明,凡動子只是純解將、純解殺、純解捉的,它就不屬于打的相關子,它對盤面上原有的打不負責任,應判閑。
請看圖2及其循環(huán)著法,它的問題實質是:黑方動子將與原有的捉是什么關系?
紅方車三平四是照將,車四平三是聯合紅炮叫殺,兩步棋為一將一殺。黑方將6平5是純解將,將5平6是純解殺,將的走動與盤面上原來存在的8路車捉兵不屬捉的相關子,它與原有的黑馬兌著紅炮也不屬兌的相關子,也就是說它與原有的那一捉、一兌沒有任何因果聯系,不能以此為借口判黑方是“從捉到捉”,這樣,黑方的兩步動將均應判為閑著。
裁定:本例新舊規(guī)則判法一致:雙方為二打二閑,判二打的紅方必須變著,不變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