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京
今年4月4日,是張志新烈士犧牲25周年。當年采訪張志新案的陳禹山回憶張志新案情,披露不少鮮為人知的內(nèi)幕。陳禹山說,當年為張志新平反昭 雪時,由于當時社會政治條件的限制,冤案真相尚未全公開。讓張志新冤案真相大白于天下,對我們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對創(chuàng)造我們子孫后代的生存條件,至關重要。
25年前,中共遼寧省委宜傳部干部張志新,被以“現(xiàn)行反革命罪”,判處死刑。在行刑前,為了不讓她說話,割斷她的喉管,然后押赴沈陽郊區(qū)大洼刑場執(zhí)行槍決。1979年春,這起冤案得以平反昭雪。當時全國的報刊報道說,張志新是由于在“文革”中反對林彪、“四人幫”而被殺害。事實真相并非僅僅如此。
當時,陳禹山發(fā)表的長篇通訊《一份血寫的報告》曾提到:“她(張志新)在充分肯定毛澤東同志的豐功偉績的同時,情深意切、光明磊落地對自己的領袖的某些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表達了她對自己的領袖的熱愛和深厚的階級感情?!逼鋵嵾@才是張志新被殺害的主因。
究竟張志新對自己的領袖的哪些“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哪些“意見和看法”?陳禹山詳細引述了張志新的原話:“我認為,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階段中,毛主席也有錯誤。集中表現(xiàn)于大躍進以來,不能遵照客觀規(guī)律,在一些問題上超越了客觀條件和可能,只強調(diào)了不斷革命論,而忽視了革命發(fā)展階段論,使得革命和建設出現(xiàn)了問題、缺點和錯誤。集中反映在三年困難時期的一些問題上,也就是三面紅旗的問題上?!薄鞍延^點明確一些講,就是認為毛主席在這個歷史階段犯了‘左傾性質(zhì)的路線錯誤。”
張志新說:“毛主席在大躍進以來,熱多了,科學態(tài)度相對地弱了;謙虛少了,民主作風弱了;加了外在的‘左傾錯誤者的嚴重促進作用。具體地說,我認為林副主席是這段歷史時期中促進毛主席‘左傾路線發(fā)展的主要成員,是影響‘左傾錯誤不能及時糾正的主要阻力。導致的結果從國內(nèi)看,是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革命受到挫折和損失。這種局面確實令人擔憂和不安?!?img align="lef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00/07/27/qkimageszwwczwwc2021zwwc202113-2-l.jpg">
談到“文化大革命”,張志新說:“這次文化大革命的路線斗爭是建國后,1958年以來,黨內(nèi)‘左領路線錯誤的繼續(xù)和發(fā)展,并由黨內(nèi)擴大到黨外,波及到社會主義的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各個領域、多個環(huán)節(jié)。這次路線斗爭,錯誤路線一方伴隨了罕見的宗派主義和資產(chǎn)階級家族式的人身攻擊,借助群眾運動形式,群眾專政的方法,以決戰(zhàn)的壯志,實行了規(guī)模空前的殘酷斗爭,無情打擊。因此,在它一直占有了壓倒優(yōu)勢的情況下,造成的惡果是嚴重的。它破壞了黨的團結,國家的統(tǒng)一;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zhì)的矛盾;削弱了黨的領導;影響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事業(yè)的正常進行……”
張志新這些“意見和看法”,是1969年8月間,“文革”風暴席卷神州大地,個人迷信、個人祟拜瘋行的時候,在組織召開的會上或強迫交待時說的。以后的歷史證明,她的“意見和看法”是對 的。她是思想解放的先驅。
但至今,絕大多數(shù)的人們?nèi)允局肋@個真相。
張志新遺體到哪里去了
1979年3月,中共遼寧省委為
張志新平反昭雪,追認她為革命
烈士。在追悼大會上,張志新的女兒林林捧著的是一個沒有骨灰的
骨灰盒。張志新的遺體哪里去了?
有說是“暴尸荒野”,有說是“當時火化”,也有說是“因為她的 材標準,其骨架子被制成標本”等等。這一直是個謎。陳禹山說,當年宣傳報道張志新的事跡時,他所在的報社收到大量讀者來信,其中兩封來自沈陽的讀者來信談到張志新遺體下落。這兩封信,他一直保存著。
一封是沈陽二十一中學齊利的來信,信中說:
我的同事和鄰居們都這樣講,張志新犧牲那天,身著褪了色的軍裝,但幾篇報道中卻是醬紅色的囚服,她死后,她的尸體被沈陽醫(yī)學院附屑醫(yī)院用汽車運走,在水泥池子里,用藥水泡上,做病理解剖實用。因張志新烈士犧牲后,留下的遺體,按著醫(yī)學上來說是一具較完整、無病的女尸,這在醫(yī)院來講是難找到的,就是有病的女尸,又有哪家家屬愿把病尸獻給醫(yī)院呢?如果真像同志們和鄰居們所議論的那樣,我認為烈士的遺骨能找到,因1975年4月4日,作為沈陽市每個醫(yī)院來講,得到一具完整、無病被槍殺的女尸是 不容易的。
另一封信是遼寧中醫(yī)院基礎部韋同運的來信。信中說張志新被殺害后,其尸體被拉回沈陽,“把她剖腹挖心,取得內(nèi)臟”后,才火化?!斑@是千真萬確的。”
遺憾的是,張志新烈士遺體下落這個謎至今沒揭開。她那骨灰盒一直空著。
張志新的平反繞過“禁區(qū)”
既然不把張志新冤案的真相說清楚,怎樣平反?平反會徹底嗎?
陳禹山談了張志新案件的平反經(jīng)過。張志新案最初由原辦案人、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王x復審。王認為,張志新案是“沒有什么可改的”。她“反對毛主席,事實確鑿”。粉碎“四人幫”后中央下發(fā)的文件規(guī)定:反對林彪、“四人幫”的要平反。但反對毛主席的,仍定為反革命。
遼寧省委要原辦案人王x回避,改由趙文蘭復審張志新案件,趙文蘭說,她邊看案卷邊掉淚。張志新說的那些話,說明了她對黨的忠誠。張志新把自己的心都掏出來了,把個人的安危拋開,也不顧自己的家庭、孩子了。作為法官,趙文蘭認為要翻這個案,須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看能否沖破“禁區(qū)”,即指所謂反對毛主席;另一是張志新在獄中被逼瘋。
1979年3月9日,遼寧省委召開常委會議聽取了對張志新案復審的匯報。省委書記任仲夷繞過了“禁區(qū)”,對張志新被害的主因避而不談,巧妙地為張志新平反昭雪。這在當時是需要很大勇氣的。任仲夷在會上說:“張志新案件是件奇冤大案。她的死是非常慘的。張志新同志是一個很好的黨員,堅持真理,堅持黨性,寧死不屈。她最后死在林彪、‘四人幫及其死黨毛遠新的屠刀之下。我贊成定為烈士,予以徹底平反昭雪,要開追悼大會。要號召黨員、革命者向她學習,她是很努力學習的。不學習是講不出這么多言論的。我們現(xiàn)在搞解放思想,她早就思想解放了。要學習她那種‘五不怕的糟神。省委要搞出一個很好的文件,給張志新同志以表揚。這個文件不僅下發(fā),還要向中央上報?!薄皬堉拘峦臼请y得的好典型,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真夠得上一個藝術典型。從我來說,聽了覺得心中有愧。文化大革命中,整別人的事我沒有干過,但像她那樣堅持真理,我還做得不夠,值得向她學習?!?/p>
遼寧省委作出了《關于為張志新同志平反昭雪、追認她為革命烈士的決定》?!稕Q定》指出:“張志新現(xiàn)行反革命案件,純系林彪、‘四人幫及其死黨一伙為了纂黨奪權,瘋狂踐踏黨的民主生活,破壞社會主義法制草菅人命,殘酷迫害革命干部,實行法西斯專政造成的一起大冤案,必須徹底平反昭雪。”
張志新的家人、親屬感激遼寧省委乎反張志新冤案,但對平反案情的表述是不夠滿意的,認為還不是完全實事求是的。當然,他們理解當時的社會政治條件,只是希望有一天有個實事求是的說法,還歷史本來的面目。
陳禹山說,張志新曾兩次被判死刑。第一次是1970年5月14日。盤錦地區(qū)革命委員會人民保衛(wèi)組曾判處張志新死刑,立即執(zhí)行。案件呈送到了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據(jù)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當時的辦案人員回憶介紹:張志新1969年逮捕后,原打算只要她認罪,根據(jù)策反方針,處幾年就行了??墒撬徽J罪。當時同意判死刑,立即執(zhí)行。案件呈至已實行軍管的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謝越1979年接受陳禹山采訪時,回憶:當年省高院軍管會把張志新案首先是給一處副處長高振忠審。高振忠看了市中院的報告,私下說:毛主席指示“一個不殺,大部不抓?!睆堉拘率莿涌诓粍邮值?,不搞破壞的。在組織會議上,黨員在黨的會議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構成犯罪嗎?
“文革”中公、檢、法被砸爛,罪名是“右傾”,保護敵人。老公、檢、法人員許多受難。高振忠是幸存者。對張志新案,他有自己的看法,但不敢向軍管會講,更不敢在會上講。
軍管會認為高振忠執(zhí)行不力,決定換人,換上了周x x。當時普遍認為,“左”比“右”好?!白蟆笔欠椒▎栴},“右”是立場問題。周x感到壓力很大,決心這次不能再“右傾”了,要判刑,判勞改。他考慮判兩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征求他的上級意見,得到認可。但他在謄拉審判意見稿時,覺得自己還可能被軍管會認為“右傾”,于是把刑期大大加重,改為15年。他認為,這已超過了極限,他們不會再說他“右”了。
但審判意見稿送到軍代表那里,被全改了,軍代表連寫了“六個惡毒攻擊”,結論是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 再呈報遼寧省革命委員會審批。審批會上,與會者對盤錦地區(qū)法院、沈陽市法院和省高級
人民法院一致對判處張志新死刑,均表無異議。最后,遼寧省最高負責人、沈陽軍區(qū)司令員陳錫聯(lián)發(fā)話:留個活口,當反面教員,不殺為好。于是,改判張志新無期徒刑,投人沈陽監(jiān)獄強迫勞動改造。1973年11月16日,張志新在犯人參加的批林批孔大會上,再次陳述自己的觀點,被認定“頑固堅持反動立場,在勞改當中又構成重新犯罪”,被提請加刑,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1975年2月26日,中共遼寧省委常委召開擴大會議,審批張志新案件。出席這次會議的有毛遠新等17人。毛遠新說在服刑期間,這么囂張,繼續(xù)進行反革命活動。多活一天多搞一天反革命,殺了算了。其他人均表示同意。
4月4日,張志新在沈陽被殺害。
一場無法結束的悲劇
張志新的家人和親屬現(xiàn)在如何呢?這是許多讀者關心的事。
最近陳禹山探訪了張志新的妹妹張志勤和張志新的丈夫曾真。他們都在北京。
陳禹山說:曾真已年逾古稀,消瘦,背也有點駝了,與當年所見相比,判若兩人。他獨身一人住在北京的一個居民小區(qū)。他住在一棟多層樓房的七層,房子沒有電梯,他每天沿著樓梯爬上爬下,上街買糧,買菜,自己做飯。他請了鐘點工,每周上家里來稿一次衛(wèi)生。他就是這樣孤苦伶仃地打發(fā)自己的晚年的日子。曾真說:兩個孩子,林林、彤彤現(xiàn)在美國。他們都已成家。彤彤只在填寫個人資料時,才寫上“幼年喪母”,但從不向人提起自己的母親是誰。林林也不愿意再提及當年的苦難。
當年張志勤談起大姐,常常聲淚俱下,現(xiàn)在卻常常沉默寡言。她給了陳禹山一份關于張志新案件評論的資料,這是從一本書上影印下來的。資料上說:
張志新與秋瑾同為反抗專制的杰出女性。可是與年輕的朋友說起來,許多人知道就義已一個世紀的秋瑾,而對殉難不過二十幾年的張志新卻茫然無知。
細一琢磨,這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不可理解,因為在我們各種版本的歷史教科書里,凡講到辛亥革命,秋瑾是多少都要提到的,而許多年輕人不知張志新為何許人,實在是她未被載入“正史”的緣故。
張志新的被忽略,或許可視為“正史”的尷尬。
說到張志新,同樣會感到尷尬的,還應有我們的“思想界”。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迫于種種壓力誘惑,眾多職業(yè)的“思想家”們紛紛放棄了“思想”,臨陣脫逃,而讓張志新這樣一些不是“思想家”的人去孤立無援地支撐我們民族的頭顱并因此拋卻了自己的頭顱,這是無論過去多少年,我們的思想界都應為之臉紅的事情。
顯然,這是張志新家人的心聲。
這場筆墨“官司”沒有連續(xù)打下去,但問題與情緒一直困擾著這兩個不幸的家庭。張志新的母親郝玉芝已經(jīng)去世,曾真、張志勤均已進入暮年。至今,他們?nèi)允苤鴱堉拘略┌附o他們帶來的痛苦,心還在流血。
(摘自《今日名流》200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