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文
一只狐貍走過葡萄架下,望著一顆顆飽滿的葡萄直流口水。可是葡萄太高了,狐貍夠不著,于是它生氣地說:"哼!葡萄是酸的,我才不吃呢!"大家一定都熟悉這則寓言吧!狐貍的這種表現(xiàn),被稱為
"酸葡萄"心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嫉妒心理。
生活中,每個人都存在著程度不同的嫉妒心理,這并不可怕,關鍵在于如何認識和消除這一心理,以正確地面對現(xiàn)實。
江月和陳伊是好朋友,學習成績不相上下。可有一次,江月的期末考試成績一下躍居全班第一,陳伊則遠遠地落在了后面。陳伊心里酸溜溜的。以往,陳伊有好的復習資料總是同江月分享,可最近媽媽給她買的復習資料,陳伊卻不愿讓江月看見,平時也懶得理江月了。每每提起江月,陳伊總會說:"她有什么了不起,那成績還不定怎么得的呢!"在江月面前,陳伊越來越覺得抬不起頭,越來越感覺受壓抑,甚至江月與她說話,陳伊也覺得帶著嘲弄、挖苦的味道……為此,兩個好朋友終于"鬧崩"了。這就是陳伊嫉妒心理作祟的結果。
可見,如果我們像陳伊一樣,長期沉溺于嫉妒之中,不能調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tài),就會將個人的精力消耗在貶低、誹謗、猜疑他人之中,久而久之,還會使自己身心壓抑,人際關系緊張,直接影響到身心健康,受害者最終還是自己。既然嫉妒是一種有害的情緒狀態(tài),我們就應用良好的心態(tài)消除它。那么如何對待嫉妒心理,平息心中的不平呢?下面的一些方法,同學們可嘗試:積極超越原來學習成績與自己相當甚至不如自己的同學超過了自己,多少都會有些嫉妒,這是一種正常心理反應。但嫉妒除給自己造成心理壓力外,改變不了自己的學習成績。所以,我們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績,乃至超越對方上,即建立"你行,我也行"的信念。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學習上,多分析一下自己存在的不足,看看別人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借鑒和學習。記住,提高自己的能力是克服嫉妒心理的最佳方法。
尋找優(yōu)勢"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上的缺陷,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和長處,并通過發(fā)揮個人的優(yōu)勢來建立自信。比如,你的同學學習好,這方面你不如他,但是你的體育成績優(yōu)異,這也很可貴。所以,我們在向別人學習的同時,應努力發(fā)揮自己的潛能,而不是沉溺于嫉妒,同樣會有所進步,并會博得同學們的尊重。
學會放棄放棄似乎給人一種消極的感覺。其實,放棄是一個人內心經歷憤怒和自暴自棄之后,客觀冷靜地對待人和事,學會從多角度思考的一種表現(xiàn)。這就需要我們建立這樣的信念:"不要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我的人生道路和他不同",或是"路還長著呢!誰都會有失敗,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把握住這些信念,嫉妒就不會持久地占據(jù)心中。比如:看到別的同學穿名牌衣服,心里不免有幾分羨慕,這時,你可以這樣安慰自己:我的追求是學業(yè),學習對我是最重要的。注意力轉移了,自然不會在穿著方面對同學過分嫉妒。
充實生活如果我們生活充實,就不會花很多時間沉湎于嫉妒里。所以除學習外,我們可以多參加些文體和集體活動,如讀課外書、聽音樂、打球等,還可以和同學一起郊游,參加興趣小組等。如果我們每天處于健康向上、樂觀愉悅的情緒體驗中,并在活動中不斷發(fā)現(xiàn)和了解自己的潛能,恐怕也就無暇或是沒心思嫉妒別人了。
產生嫉妒心理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關鍵是我們要學會正確對待它,從嫉妒的陰影中走出來,擺脫它對我們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