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討論是另一番風(fēng)景,有人貼上一幅作品,想說話者就可以把自己的意見貼在后面,你來我往,海闊天空。我們征得照片作者王軼庶和版主們的同意,轉(zhuǎn)載“第三只眼——中文網(wǎng)絡(luò)攝影俱樂部”又稱“江湖絕色”(http://infodaily.com/photo/pclub/index.htlm)的一段討論,以使還未進入攝影論壇的影友有個感性認識。網(wǎng)上的稱謂和語言時常有如方言,令人疑惑,編者用楷體字略做注釋。(編者按)
哼哼牛
開始貼一些看起來不那么舒服的片子,這是我日常工作的“邊角料”,是上不了報紙臺面的。在交警隊的大院外,每天都會有這樣的民工在等著索要他們的吃飯家當(dāng):三輪車、賣貨箱、扁擔(dān)。媒介對于他們的稱呼是小攤小販、流動人口、游擊隊。就像他,一個在交警隊門口等著索要三輪車的民工。在報紙上出現(xiàn)的是另一張警察賣力搬三輪的照片,題為《交警昨日整頓交通成效顯著》。
這不能算新聞,不能算紀實。算是非沙龍的小品,是一大團情緒,是副業(yè),是有意無意拍的。
有人說我應(yīng)該交待事件的整個真相,新聞攝影不能包含個人情感??烧嫦嘣谀睦铮磕挠薪^對的真相?大多數(shù)媒體只不過摸了大象的不同部位而已。林黛玉也要坐馬桶的真相沒人愿意去想。
我是攝影家?我沒說過。我是思想者?不敢。管它那么多呢,看到了,就拍了。想到了,就說了。玩唄!
我想起了《羅生門》。(日本著名導(dǎo)演黑澤明的影片,表現(xiàn)了四個人以明顯不同的方式憶述一件強奸和兇殺案。)
Njdbh看得我眼睛發(fā)脹,鼻子發(fā)酸。
protrek兩句反話。
我想標(biāo)題起的有偏頗,叫《柵欄》會好些。不用去講那些故事,人們愛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一個社會中沒有規(guī)矩就沒有方圓,警察的行動很難說有什么錯,車工的表情再苦也不能說明他就對。只怪我們沒有明確詳盡的法律,于是善惡的界限就模糊了,于是就可以情感化了,于是就可以混淆了。
metrica有了法律,善惡就分明了?
世上的事情也沒有這么簡單吧。我想牛兄也并不在就事論事,我從里面感覺到的是對弱者的同情和對不平等的無奈。看到他們,我想到的就是勞動人民,真的別笑,是勞動人民。沈從文的文字曾經(jīng)給我過同樣的感動。
為牛牛的照片與文字叫好!??!
小孩一句反話
照片沒什么說的,人物表情、構(gòu)圖、用光恰到好處,畫面給人的震撼已經(jīng)足夠。
前一段時間看新聞,巴基斯坦公審那個殘害上百名兒童的變態(tài)者,罪犯戴著眼鏡文質(zhì)彬彬,孤獨地站在審判臺上,當(dāng)法官判處他有罪并將處以絞刑,他害怕的痛哭起來,如果那時刻拍照,帶給人的無疑也是震撼。
我不是在這里挑毛病,任何新聞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作為新聞攝影,應(yīng)該有責(zé)任將整個環(huán)境交待清楚,如果包含有感情色彩,帶給讀者的是什么?各位DX(大俠)請拍磚(批評)。哼哼大哥,有得罪處請多包涵。
獵人咦!有這等認識。這哪是小孩?
不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上,警察也可能被冤枉。
小孩我是小孩,不懂事兒的小孩:)
看不透太多大人們的事兒,學(xué)不會太多的成熟。
我是小孩,不懂事兒的小孩,
我是小孩,愛瞎說的小孩,
我是小孩,快樂的小孩,
我是小孩,GG、JJ(哥哥姐姐)請包涵。
gcc象芥末
有一點無傷大雅,吃起來還很過癮。多了就色將不色了(色為攝)。要不就再開一個版:新聞攝影
metrica您的意思是這就不是攝影???不敢茍同。
RedRocks牛牛這種敬業(yè)精神和對貼子的負責(zé)態(tài)度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
大家貼了這么多的跟貼,熱火朝天的。要是帖子的原主不言不語,那壇子的意義就去了70%。沒原作者的認真參與,俺覺得還不如掃幾張大師的作品來討論。
eurus源于生活,還于生活?
哼哼的這張片子讓我想起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一位攝影師的故事。 他當(dāng)時在拍秘魯印第安人生活,碰到一個小羊娃的羊死去大半,他一家人的財產(chǎn)也就去了一半。 攝影師說他當(dāng)時思想斗爭很激烈,作為攝影師,他應(yīng)該按下快門,作為普通的人,他是不是在利用這家人的不幸來使他的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最后文章和照片還是發(fā)表了,很多孩子讀了文章后,十分同情小羊娃的遭遇,美國有的學(xué)校發(fā)起了募捐活動。攝影師后來帶著捐款又回到秘魯,為小羊娃一家買了些羊,攝影師到這時才感到心里平衡。
我們大部份人是業(yè)余拍片,但象哼哼這樣有機會把源于生活的片子還之于生活,對社會作出些沖擊,使中國的社會更加平等,那才是真正用攝影這個工具為社會進步出了牛力。
喜歡這張的沖力和傷感于那種無奈的悲哀。
沐白龍是畫下了,可眼睛還沒來得及畫
哼哼牛,就一張么?還有么?
我想你一定喜歡崔健,臧天朔的歌吧?
天弘我下不了手!
由于占道小販影響交通和市容,一日我在街頭遇到五六個身穿制服的漢子,在與一位販菜婦女爭奪一輛三輪車。一方強制執(zhí)行,收繳三輪車。一方拼死抵抗,保衛(wèi)自己。菜撒了一地。當(dāng)我試圖拍這力量懸殊的對抗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三輪車上還有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一雙小手緊緊抓住車架,她茫然地看著拼命掙扎的母親,看著冷漠威嚴的“警察叔叔”,她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一對天真的朝天小辮,隨著爭奪晃來晃去。她沒有哭。我卻已淚流滿面。放下相機,我走了。
獵人好,好,好(真話)
我對這個畫面注視了較長時間。這是多么熟悉的眼睛,面對警察時特有的表情,那慌恐的眼神中淌出了淚。
照片洗得有點兒糙。牛兄弟,你身高應(yīng)該在1米80左右,是吧?
石頭叫好后面加注“真話”
這可是階級斗爭新動向,大家要提高警惕了:)
Eureca您的14是?(14,意思)
您的“日常工作”就是說假話?而象這種說真話的片子是上不了報紙的?這張片子我喜歡,可是背景那兩人是干啥的?看不出來。
哼哼牛后面的那兩個也是被扣了三輪車的。
我想唱首歌給你一個刺激,可是我的嗓子卻發(fā)出奇怪的聲音。
石頭也許…… 也許……
也許,他撞倒了老奶奶后揚長而去
也許,他投機倒把販賣爛山芋
也許,他把警察叔叔的吉普頂了個大坑
也許,他只是一個如你我一樣的凡人
為了生活,天天風(fēng)雨
真喜歡牛牛的照片,不是為了色彩鮮艷,不是為了鮮花笑語
而是在平凡的地方,從平凡的人身上,發(fā)掘出平凡的生活
一張人民的柵欄,讓石頭盈眶……謝謝
石頭真的五體投地
哼哼牛Re: 也許…… 也許……(Re為回復(fù))
石頭哥,當(dāng)時貼完這張片子我也有點激動。 您言重了,折著小牛了。 我是不是婦人之仁的泛濫? 也許,月之暗面永遠無法讓人知道? 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 :)
石頭圖為心聲
石頭能感得到您對生活的熱愛和無奈。婦人之仁又有什么不好?懂得兒女情長的男子漢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熱血沸騰。
見過陰暗,才體會光明的可貴。活著當(dāng)然很好……
哼哼牛睡吧,城市這會兒死了
“黑夜比惡夢更雄辨?!?
“明天,明天不在夜的那邊。誰期待,誰就是罪人。”
“大風(fēng)從東刮到西,無視黑夜與白天,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想洗牌,我想掀了桌子,我想哭。
我想死了重頭再來!
困了,明天再說。
石頭壞了,俺害死了牛牛
別別別…… 這么多GGDDJJMM(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在等您貼圖呢! 醒來吧,DD。◆
《活著:人民的柵欄》 哼哼牛(王軼庶)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