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CNNIC(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進行了“中國十佳網站”的第6次評選。自1997年起,CNNIC每年公布兩次“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同時公布由網友投票產生的中國網站排名。隨著排名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它被許多網站視為向風險投資或者股票市場“交差”的重要指標。因此眾網站對這一評比均十分重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一些網站作弊的花招或丑聞也先后被抖摟出來,輿論嘩然。
十佳網站評選有必要嗎?
----《南方日報》
----2000年6月20日
----在這次評選中,有的網站跑到大學校園,通過塞上幾塊錢或送個小禮物,來拉攏大學生幫助投票;有的網站直接下達任務,要求每個員工承包幾十名甚至上百名投票任務;有的網站從外面各種渠道搞來一大批居民身份證等資料,然后臨時替他們申請電子郵箱進行投票;有的網站則在琢磨通過編個小程序,能夠自動給CNNIC發(fā)送一些填好的表格,企圖混水摸魚掙選票……
----不管怎樣,評選帶來的種種作弊之風已經嚴重損害了評選本身的權威性。網民們已對評選發(fā)出種種疑問:搞十佳評選究竟有沒有必要?門戶網站與專業(yè)網站放在一起評合不合適?十佳評選如何保證客觀、公正、權威性?
網站評選 氣數(shù)已盡
----《人民日報·網絡版》
----2000年6月13日
----CNNIC自找苦吃。你受政府委托,進行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的調查,何必自作主張搞什么十佳網站評比。評比這一招早已經被別的行業(yè)使濫了。實踐證明,同行業(yè)內的評比絕對是弊大于利。十大冰箱、十大彩電等等,到頭來搞得怨聲載道,國務院不得不來個統(tǒng)一禁令,才算收場。
----其實,對CNNIC投票的淡漠非自今日始。根據(jù)CNNIC自己公布的數(shù)字,去年獲十佳網站第一名的新浪網只獲得1.2萬張選票,排在第十名的網站更是只得了2000張選票。反差如此之大,選出來的網站有沒有代表性和權威性,不言而喻。
----那些搞舞弊的網站也真是丟盡了臉。按說那些CEO、CFO什么的,不是個美國的博士,起碼也是個歐洲的MBA。怎么外國的好東西沒學到,糟粕學得這么好呢?這也就是個網站評選,真要是實行民主選舉,選個市長什么的,還不知會使出什么陰招!
為泡沫填色?
----《科學時報·中關村周刊》
---- 2000年6月9日
---- CNNIC是非營利的管理與服務性機構,每年進行兩次全國調查已經成為一種慣例,業(yè)界也普遍認同CNNIC的權威性。但是,CNNIC調查所提供的總價值4萬元左右的獎品可能不及很多網站在拉選票上的資金投入。相對于網站們在此期間的廣告投入來說更是小菜一碟了。據(jù)悉,相當一部分網站都在4月份做出了全年最高額度的廣告開支。難怪“五一節(jié)”一過,街上、電視里忽然一下子出現(xiàn)了許多網站的形象廣告。由此看來,CNNIC的網站評比竟有意無意地讓網站燒掉了比平時更多的錢。如果評選鬧劇愈演愈烈的話,CNNIC評選是否終將走上為虛榮助動、為泡沫填色的道路?
網民心中自有判斷
----《市場報》
----2000年6月15日
----在傳統(tǒng)行業(yè)的各種評選中,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舞弊的傳聞,也正因此,國家有關部門禁止了許多類似排行榜等等的評比。本以開放著稱的互聯(lián)網在發(fā)展的初期就感染傳統(tǒng)行業(yè)評比的病毒,這不能不令許多業(yè)內人士感到痛心。許多網民表示,評上十佳的網站不一定做得最好,而非十佳也不一定做得不好。網站要吸引網民,關鍵還是看內容、看服務,中國網民的眼光是準確而敏銳的。而十佳評選暴露出的問題也讓我們思考,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方式肯定網站的成績?今后的評比需不需要國務院新聞辦網絡新聞局等官方組織的參與?還是繼續(xù)依靠自稱為民間組織的CNNIC?記者不曾考證美國的互聯(lián)網業(yè)有沒有類似的評選,但是相信,無論是雅虎還是亞馬遜,都不是靠評選獲得網民的認同。因為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網民心中都有自己的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