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強
沒有人可以準確預知未來,就如同你永遠也揣摩不透一生中的沉浮起落、顛沛升遷。不過,我們卻可以憑著手中現(xiàn)有的些許信息,運用邏輯推理去憧憬。一句話,暢想并非海市蜃樓。
中國象棋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千百年來長盛不衰,探其究竟,象棋自身魅力使然。
值此世紀之交,我們無法回避這樣一個話題:二十一世紀的象棋將會是怎樣一種格局?或者說得再具體點,那些束縛象棋進一步發(fā)展的桎梏是否會得到解脫?在此讓筆者與您共同斟酌。
這是一個沒有王者的時代,越南、日本、馬來西亞等海外兵團形成一股股強勁的沖擊波與正規(guī)軍分庭抗禮;中越象棋擂臺賽、中馬象棋名人戰(zhàn)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賽事接踵而來;中國隊已失去了昔日君臨天下、獨孤求敗的霸氣,正在為保衛(wèi)國棋的最后尊嚴而戰(zhàn)。
毫無疑問,象棋是中國的土特產(chǎn),水平也最高,像世界錦標賽及一些洲際比賽在上面輪流坐莊者也多是國人“臉熟”的老面孔。我們在欣喜之余,不免要生出一些憂慮來。試想長此下去,海外兵團欲打敗中國隊的信心必然受損,進而直接影響到象棋在全世界的發(fā)展和普及。因此,新時期下賦予了我們新的歷史使命:樹立對手,宏揚國粹,源于中國,屬于世界!
好在幾十年來,經(jīng)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國象棋在海外的發(fā)展已卓有成效。日本、馬來西亞等國相繼建立起象棋組織,并涌現(xiàn)出一大批弈壇高手,像臺北吳貴臨、馬來西亞黃運興等。尤其是越南隊,在第十屆“亞洲杯”團體賽上,由張亞明、陳文檸和蒙世行組成的鐵三角居然沒讓呂欽、許銀川、萬春林占到半點便宜,而新秀阮成保更是大發(fā)神威,硬是把少年賽冠軍獎杯從洪智手中搶了過去。無疑,這些人都將成為下世紀與中國唱對臺戲的臺柱子。
另外,在海外,很多專業(yè)棋手都下彩棋,這里我們姑且不去評說它的是是非非,但有一點卻毋庸置疑——下彩棋能激發(fā)棋力的潛智。受高額賭注的刺激,有的賭徒為了一著棋甚至要想上兩三天,來反復研究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變化,如此一來,水平上漲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而且在越南,象棋已被正式列入中學里的選修課,成績優(yōu)異者可以在升學考試中加上一定的分值,因而后備力量絕對不會青黃不接。
甚于以上種種考慮,我們現(xiàn)在急待為振興這項古老的東方藝術制訂出一系列“進出口”計劃。
首先,由官方出面,選派一批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棋手加入到海外兵團,或當棋手或當教練,借以提高該地區(qū)的象棋水平。
其次,將現(xiàn)役的我國頂尖象棋高手分成若干小分隊,每小隊承包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出訪做指導。
再次,客觀地說,在海外雖說有個別出類拔萃的棋手,但整體實力還相對落后,遠遠滿足不了他們渴望接受高水平戰(zhàn)火洗禮的強烈要求。因此,我們不妨破例給予這些人特殊關照,簽發(fā)一批特別通行證,允許他們參加我國每年一屆的全國象棋個人賽。
第四,由于海外諸多國家的棋書來源主要是翻譯我國五六十年代的老古董,而且經(jīng)常要輾轉從香港、澳門等地才能買到,因而價格昂貴,有的達到300美金一本,這無疑為我國目前已經(jīng)相對飽和的棋書市場提供了一個出口創(chuàng)匯的良機。不僅如此,被譯成各國不同版本的棋書對海外棋手掌握最新棋壇動態(tài),也必將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再也不用羨慕和忌妒越南把象棋列為中學選修課的做法了;再也不用羨慕和忌妒身邊的體優(yōu)生憑著一技之長在升學考試 中加上可觀的十幾分或幾十分了。如今的你也有了這樣的機會,只要你是一個棋迷。
我們都知道象棋早就被列為體育項目,可令人遺憾的是,她卻沒有得到像其它體育項目那樣的重視。棋協(xié)的決策者們,如果你們正在閱讀這篇文章,是否覺得有必要與國家教育部的有關人士商榷一番呢?這樣做的好處有如下兩點:一、自從國家教育部提出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后,為社會培養(yǎng)了大批技術全面、特長突出的人才。如果把社會比作是一片茫茫大森林,當學生畢業(yè)后走進來時,我們給予他們的不能僅僅是一些干糧、水袋,而應該是一種可以生存發(fā)展的生活技能,因為干糧、水袋總有吃盡、喝竭的時候。象棋在我國普及率高,市場潛力巨大,加之我們又是發(fā)展中國家,因而掌握了象棋這門手藝,可說是得到了一桿可以獵到獵物的獵槍。二、象棋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融娛樂和智力為一體,這種將象棋引入課堂的寓教于樂的形式,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將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且對了解我國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也有著深遠的意義。
國內(nèi)一些大財團紛紛慷慨解囊爭當俱樂部聯(lián)賽冠名權的標王,聯(lián)賽正將以一種燎原的勢頭如火如荼地展開。
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俱樂部體制,每年一屆的全國團體賽,各省市行業(yè)體協(xié)雖說為了取得好成績,也都紛紛招兵買馬,但也僅僅局限于棋手商借的范圍之內(nèi),惟一一支俱樂部當數(shù)火車頭體協(xié),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其實,建立俱樂部也并非空中樓閣,從二十支甲級隊來看,打出標有贊助企業(yè)帥旗的就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這些企業(yè)不僅明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投資未必有收益,但不投資一定沒有收益的道理,而且他們絕對都有一群不折不扣的鐵桿棋迷。雖說現(xiàn)在贊助的資金還沒有達到辦俱樂部的程度,但對于那些像春蘭集團(贊助江蘇隊)、鄒郎御酒集團(贊助上海隊和重慶隊)這樣財大氣粗的企業(yè)來說,再出點血,補上這個差額,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里,筆者有一個靈機一動的想法:將那些具備組建俱樂部,即有贊助企業(yè)支持的棋隊組合在一起,來打甲級聯(lián)賽,而其它一些隊,包括業(yè)余的和乙組的,可先按現(xiàn)行團體賽的方式來打,待機會成熟后再加入。
現(xiàn)在的問題是組建后的俱樂部真的能像我們預想那樣產(chǎn)生強烈的轟動嗎?真能夠使中國象棋迅速火起來嗎?從某種意義上說,俱樂部制只是一種形式,一個符號。
長期緊箍在象棋頭上的那項“平民化運動”或是“下里巴人游戲”的帽子終于摘掉了,她將以一種全新的富貴相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實際上這也就是象棋不火爆的原因。
還記得“中立杯”那會兒,形成的萬人空巷的可喜場面吧,每個星期六都成了棋迷的節(jié)日。可是后來的“紅牛杯”、“中視股份杯”等電視節(jié)目為什么沒有超過甚至達到“中立杯”的那種轟動呢?這除了“中立杯”是開天辟地頭一遭,棋迷們感到從未有過的新鮮感外,與賽事缺乏創(chuàng)意、制作過于平淡關系重大。從這種意義上說,銀鴻廣告公司只能算是一個轉播公司,我們需要一個專門制作電視節(jié)目的娛樂公司,就像美國NBA娛樂公司那樣,而且一定要由一些只懂制作而不懂棋的人來搞,否則往往會流于形式,墨守成規(guī),一些大膽的設想因此而被扼殺于萌芽,進而道路越走越窄,直至鉆進死胡同里。
搞制作自然離不開包裝,這也是象棋檔次化的重要手段。一提到象棋手,人們往往會想到街頭那些不修邊幅的懶漢形象,對比一下圍棋,似乎從一開始,圍棋便被冠以雅戲的稱謂,從衣著服飾到手中折扇處處都透著一股雅韻,這不能不說是象棋的一大悲哀。因此,我們要想實現(xiàn)象棋檔次化,改變那種難登大雅之堂的窘狀,第一步就要從棋手的外觀形象上開始包裝,同時也可為贊助商們提供難得的廣告良機,因為電視這種現(xiàn)代化的媒體,可以把廣告?zhèn)魉偷饺魏斡须娨暀C的地方。
放眼四望,邁克爾·喬丹穿的是Nike鞋,中國足球隊穿著的是Adidas隊服,可是象棋手呢?棋賽的市場化已經(jīng)不可能靠以前的自給制來完成,所以能否得到財大氣粗的贊助商的支持將是象棋由寒酸型向富貴型、附庸風雅型轉變的關鍵。請記住這樣一條金科玉律吧:對于贊助商有利的事,對于棋手和比賽同樣有利。
包裝棋手諼引贊助商諂迨械幕鴇,只有形成了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才能夠徹底擺脫掉那些束縛象棋進一步發(fā)展的桎梏。相信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們的象棋迷們也會像NBA球迷那樣脫口而出:I love this game!(我愛這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