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劍勇
消化食物的主力
人們常說的胃酸,其實是胃粘膜組織分泌的胃液。因其有明顯的酸味,又來自胃,便得此名。胃液呈酸味是由于它的成分中有鹽酸,此外,還有胃蛋白酶原、粘液等。純凈的胃液是無色的,其酸堿度(即pH值)為0.9~1.5。正常人每日分泌的胃液為1200~1500毫升,夜間12小時分泌的胃液為400毫升。
胃酸在人體食物消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胃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發(fā)揮消化食物的功能。胃酸也為胃蛋白酶提供最適宜的酸性環(huán)境(環(huán)境pH為2時,胃蛋白酶的活性最強);胃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質(zhì)變性,易于被人體消化吸收;胃酸還能殺死混跡于食物進入胃的細菌;胃酸進入小腸可促進其他消化腺,如胰腺、小腸腺體的分泌;胃酸可促進膽囊收縮,排出膽汁,幫助機體對脂肪、鈣、鐵的吸收。因此,胃酸真可稱得上是一名消化食物的多面手。
過多必成“兇手”
常言道,物極必反。胃酸如果分泌過多,就會變?yōu)椤皟词帧薄_^多的胃酸會破壞人體正常的胃粘膜屏障,還會使胃蛋白酶過分活躍,兩者作用相加,對胃和十二指腸粘膜起侵蝕作用,尤其是在胃粘膜屏障受其他因素(如使用水楊酸類抗炎藥、乙醇、高糖、反流入胃的膽汁及患有胃炎等)影響而出現(xiàn)損害的情況下,胃、十二指腸粘膜即發(fā)生自身消化,形成消化性潰瘍??梢娢杆崾菨儾〉摹爸鲀础?。
胃酸的分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體質(zhì)不同,分泌胃液的量也有差異。此外,經(jīng)常處于精神緊張狀態(tài)(如長期工作、學(xué)習(xí)壓力過重)、情緒激動(如觀看球賽等)、長期吸煙、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如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都可促使胃酸分泌過多,容易發(fā)生消化性潰瘍。
抑酸治潰瘍病
一旦患了消化性潰瘍,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合理用藥,其治療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目前,治療消化性潰瘍有多種方法供選擇,如使用降低胃酸的藥物,還可用一些保護胃粘膜的藥物。有的病人查出胃內(nèi)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還可使用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藥物。以降低胃酸的藥物為例,較常用的有“泰胃美”,它能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內(nèi)pH值上升至4左右,明顯減弱了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減輕胃酸、胃蛋白酶對胃粘膜的侵蝕,促進潰瘍愈合。泰胃美有片劑和針劑,片劑型有400毫克、800毫克兩種。一般只需睡前服用一片(800毫克),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極為方便,且不易遺忘。
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注重自己的飲食習(xí)慣。我們主張一日三餐進食細嚼慢咽,增加唾液分泌,稀釋中和胃酸,以加強粘膜屏障的作用;就餐要有規(guī)律,做到定時進食,食不過飽;煙酒、咖啡、濃茶等對胃粘膜都是劣性刺激,要謹慎控制,最好戒除;不吃或少吃辣椒、酸醋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和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