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一說起“早期閱讀”,人們往往容易把它與識字聯(lián)系在一起——不識字怎么閱讀呀
也許看過小昀的故事,您對早期閱讀就會有一個新的認識了。
小昀1歲半的時候,已經(jīng)很愛看書,而且看得很好了。她是怎么開始閱讀的呢
她不到1歲時,大部分醒著的時間都被大人抱著,大人不時跟她談話,她慢慢聽出不同的聲音代表不同的意思。
抱著她的人有時一只手抱她,另一只手翻書,心不在焉地應(yīng)付她,她也不甘寂寞地伸手摸書,甚至學(xué)著翻的動作。只是此時她的小肌肉和眼手協(xié)調(diào)的發(fā)展都不太好,所以動作粗魯。
大人不想讓她“蹂躪”大人書,就買了幾本專為嬰幼兒設(shè)計的小人書給她,還告訴她“這是書”。于是,她就顛來倒去地看起來。
大人把大人的書高置架上,她唾手可得的是小人書,偶爾翻翻,看看圖片,大人也以微笑鼓勵她,還陪著她看,并隨著每頁不同的畫面,讀出不同的聲音,如騎車、洗臉、跑步、刷牙……
1 歲半的她已可以自己專心翻書、看書,還會叫大人不要吵她。
所以,一個孩子的“讀書前途”絕對不是從上學(xué)才開始培養(yǎng),他對讀書的興趣、態(tài)度、向往或成就,往往在大人還沒有注意到時就悄悄地發(fā)展了。父母抱著他,為了哄他睡而哼些不成調(diào)的催眠曲,父母跟別人說話的嘴型、表情、姿態(tài)、動作甚至內(nèi)容,都在他讀的范圍。
由此看來,對小孩子來說,閱讀真是不拘一格,不必朗朗上口,更不必正襟危坐。那么,
什么是早期閱讀
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育系的劉炎教授對早期閱讀做過很深入的研究,她說:
早期閱讀的范圍實際上是很寬泛的。嬰幼兒憑借色彩、圖像和成人的言語以及文字來理解以圖為主的低幼兒童讀物的所有活動都是早期閱讀。在這個活動中,父母給孩子指認和命名物體,告訴孩子這是“燈”,那是“花”……在傳遞社會經(jīng)驗的同時,父母還在傳遞著愛的信息:摟、抱等身體接觸以及微笑和談話。從中孩子體驗的更多的是父母的愛而不是認識了多少字,會背了多少詩。與小學(xué)生閱讀不同的是,這種閱讀的真正意義不在于“書”本身,而在于閱讀的過程。
那么,孩子究竟從多大開始閱讀呢
一般來說,5個月~6個月的嬰兒對待書就像對待其他東西一樣,會把書放在嘴里咬,用手去抓、拍、推、撕;
9個月以后,嬰兒對書的興趣使他想去翻動書頁,但往往是一把抓過好幾頁;他會看書,但可能把書顛倒著看,嘴里還會喃喃自語;
1歲以后的孩子會說不少話了,這種認知能力的發(fā)展為早期閱讀做了一定的準備;
14個月的孩子能開始看圖指物,大多數(shù)孩子學(xué)會看圖指物的年齡是1歲零4個半月;
說出圖上的東西的年齡是1歲零7個月。
根據(jù)有關(guān)研究和劉老師個人的經(jīng)驗,早期閱讀的起始時間以9個月到1歲為宜。如果家庭教育的方法適當,孩子早期閱讀能力就會較早出現(xiàn)。
下面這張表格里列出孩子早期閱讀行為的發(fā)展情況:
早期閱讀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依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而有所不同。有的孩子進入某個階段的年齡早些,有的則晚些。了解這個過程,父母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孩子閱讀的進程,適時加以引導(dǎo),而不去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
要掌握孩子的閱讀進程,并加以指導(dǎo),就要做到
盡可能親子共讀
孩子最初的閱讀行為來自于家長閱讀給孩子聽,或孩子與家長一起閱讀故事書等。也就是說,孩子的閱讀從一開始就是來自于家長的交互作用。以前面表格中提到的簡單命名式的閱讀為例。處在這個水平的孩子在閱讀時會把書本翻開,指著畫面上的某一物體煱括有生命的物體,然后叫出其名稱,或者說說其外觀。如果此時你不是和孩子一起看著書,而且對書中的故事也不了解,僅靠聽孩子的閱讀是無法把這些內(nèi)容連貫成故事的。無論你如何專心地去聽,你也保能聽到類似于“這是熊”、“這是樹”、“跑”、“蝴蝶”、“很大很大”、“圓”等斷斷續(xù)續(xù)毫無上下文關(guān)系的詞或詞組。如果不是看著孩子在翻書,只聽孩子口中念念有詞,還以為他在擺弄什么玩具呢。
家長在孩子的早期閱讀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或者說,早期閱讀實際上是一種親子共讀。
看了這幾張照片,家長可能會找到自己的影子,也知道了自己該怎樣做。那么,我們該采取什么步驟,讓孩子愉快地進入閱讀的天地呢熈躚桌鮮θ銜,根據(jù)孩子的年齡情況和實際發(fā)育水平,可以采取以下6個步驟。
1筆侗稹—指認圖中個別對象
在剛開始教孩子看書時,不要急于給孩子講故事,首先要教孩子認識圖中的事物。可以這樣來教 :成人一邊用手指點著大象一邊告訴孩子:“這是大象?!弊尯⒆幼⒁獾酱笙蟮奶卣?“大象的鼻子長又長。”然后立即強化,要求孩子指認大象:“告訴媽媽,哪個是大象啊煛
2筆侗稹—指認圖中情景
在認識了個別對象以后,可以講述圖中的情景。可以通過模仿動物的動作、聲音等來引起孩子的興趣。比如,“別的小動物都欺負丑小鴨,丑小鴨難過地哭了”時,可以模仿小兒的哭聲?;蛘咧v到“下雨了,丑小鴨抱著腦袋在雨里跑呀跑”,可以作出相應(yīng)的動作,讓孩子也學(xué)一學(xué)抱著腦袋跑的樣子。同時問問孩子:“哪一幅畫是丑小鴨在哭啊熕怎么哭的啊煛
3.說出圖中個別物體
孩子自己說出圖中物體要比指認困難一些。一般規(guī)律是先會認,后會說。成人可以一邊指點著物體,一邊問孩子:“這是什么煛痹諍⒆鈾黨穌確答案時給予鼓勵,一邊拍拍手一邊說:“真棒牎
4彼黨鐾賈星榫
讓1歲左右的孩子說一句長而完整的句子當然是不太可能的,但我們可以邊問邊說。例如《蓋新房》一書中,第一幅是小兔子的房子倒塌了??梢詥柡⒆?“小兔子的房子怎么啦煛焙⒆踴嶧卮:“倒了。”第二幅畫是大象、長頸鹿、猴子來幫助小兔子蓋新房。可以這樣問:“誰來幫助小兔子蓋新房呀煛幣槐呶室槐哂檬職じ鮒傅闋判《物,讓孩子說出他們的名稱。2歲以后要注意讓孩子自己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說出圖中的情景。
5痹諍⒆穎冉鮮煜ち誦』書的內(nèi)容后,可以脫離開小畫書給他講書中的故事,逐漸喚起他頭腦中的表象,逐漸培養(yǎng)思維的能力。講著講著,孩子就會開始要書,對書發(fā)生興趣。但是這一年齡的孩子思維的特點是直覺行動性,也就是說,他們的思維往往不能脫離眼前的具體事物。所以,不要急于脫離開畫書給孩子講故事,但也要逐漸培養(yǎng)。
6比煤⒆傭懶⒔彩觥
1歲半以后,孩子的語言開始進入了飛速發(fā)展的飛躍階段,到2歲時已經(jīng)會說許多話,并基本上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從2歲半開始,就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講述能力。通過獨立講述,孩子思維的連貫性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得到發(fā)展,同時獲得獨立性和堅持性等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但讓孩子獨立講述,不等于說家長可以脫離孩子或者不管孩子,而是可以一邊做事一邊聽孩子講述。注意看他是否一頁一頁地翻書。聽他是否基本上把故事內(nèi)容講述清楚了。如果孩子不知如何開始或講到中間忘了,可以提醒他,要允許孩子以動作代替語言或只是只言片語地對話,即使有很大的跳躍也沒關(guān)系,只要孩子自己講述時不卡殼就行。在孩子漏掉或縮減了故事情節(jié)時,不要急于糾正或打斷孩子的講述活動。
從前面的講述中,我們討論了什么是早期閱讀,要盡可能親子共讀以及如何讓孩子愉快進入閱讀天地。現(xiàn)在,還有一個最實際的問題,那就是。
孩子讀什么書合適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想和家長朋友取得一個共識,也是早期閱讀的一個原則,那就是,讓孩子逐漸對書感興趣,讓孩子看他愿意看的書。那么孩子對什么書感興趣呢熓遣皇俏頤譴筧爍行巳さ氖楹⒆泳突岣行巳,我們覺得漂亮的、畫面多的、喜歡的書、孩子就覺得是好書呢
我們常常會在書店里見到這樣的情形:有的家長開始似乎很民主地讓孩子選書,等到孩子真的選中了自己喜歡的書,家長就會按照自己頭腦中的固定模式,用各種理由否定孩子的選擇。比如,內(nèi)容太簡單啦,沒有智力開發(fā)或教育意義啦等等。最后弄得大人孩子都不愉快。其實,孩子喜歡什么樣的書,自有他的道理,或者是喜歡里面的形象,或者是喜歡里面的故事。大人和孩子的眼光有時候差異是很大的,這時不妨認真聽聽孩子的意見,同時我們還向大家介紹一位專家的意見。目前任教于國立臺灣師范大學(xué)家政教育研究所的黃乃毓老師向家長朋友提供了一些給孩子選書的建議:
1毖∮牒⒆郵煜さ納活經(jīng)驗有關(guān)的書。
如表現(xiàn)自己周圍的人、物體、環(huán)境、生活里的各種活動的書。孩子在書里能看見,在生活中能有所體驗的事,容易獲得更深刻的印象。
2毖〔逋枷嚀跚邐的書,避免背景的干擾。
因為孩子看書主要讀插圖,如果圖中有不必要的點綴,反而會混淆孩子的視聽。復(fù)雜不等于豐富,單純也不等于簡陋。用適當?shù)膱D,表達適當?shù)囊饽?就是好插圖。
3奔峁棠涂
幼兒圖書最好是經(jīng)得起翻閱的。因為孩子動作粗魯多半不是故意的,是受了肌肉發(fā)育的限制,所以裝訂質(zhì)量也要十分注意。精裝書不一定堅固,平裝書也不一定就不經(jīng)看。家庭用書以平裝書更適宜,價錢也較便宜。
4筆褂們宄而自然的說話方法
不要以為孩子喜歡大人學(xué)他們說話。他們自己說:“寶寶怕怕”,是受了語言和思維發(fā)展的限制,并不表示他們不喜歡你說“寶寶心里很害怕”。
5憊適輪杏腥の
對孩子來說,閱讀是一種游戲,游戲中固然有學(xué)習(xí),也必然充滿趣味。問題在于我們在選書時注意找那種有趣的書。
6·提供參與和互動的機會。
書是被人看的,它影響看書的人想法,所以書和人是互動的。有些書里的內(nèi)容要求讀書的人要參與進去,回答問題,和書里的對話,孩子讀這樣的書興致一定高漲。
具體到1~2歲的嬰兒來說,給他們的書畫成不宜太多,太雜,每個故事以4~5介畫面為宜,每個畫面以一個故事情節(jié)為好。內(nèi)容最初以擬人化的小動物的生活活動為主,逐漸加入人物的活動內(nèi)容,如吃飯不亂走等等。動物和人物形象要生動可愛,夸張變形要適當。
有些家長還十分關(guān)心是否嚴格按照年齡給孩子買書的問題。黃老師是這樣看的,她說:既然孩子是解釋書的主角,那么就有一條基本的原則:書是不能強迫加以分齡的?!叭缛孙嬎?冷暖自知”,或者說“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兩句可以解釋為什么一個孩子可以在幾年里一直看他喜歡的一本書,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同一本書,不同年齡的孩子都可能讀得津津有味。
電話簿孩子可不可以看熕假裝看得懂,而且翻來覆去,煞有介事,甚至口中念念有詞,實際是,這也是一種看。他可能會問媽媽:“怎么這里都是我的名字煛幣蛭他看到好多個“李”字出現(xiàn)。這就是一種閱讀。
兒童書的分齡,只是提供了父母、老師挑書時的參考指南,但這參考指南不能反過來限制了兒童書所可能呈現(xiàn)出來的多面性,也限制了孩子主動探索的機會。
書籍是人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而早期閱讀可以幫助兒童早一些打開這個窗口,為他們今后的文字閱讀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一些研究已經(jīng)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閱讀經(jīng)驗的兒童入學(xué)后會有學(xué)習(xí)適應(yīng)上的困難。比如不會用食指和拇指一頁一頁地從前往后翻書,而是用手去抓書,缺乏閱讀興趣,閱讀理解能力差等等。因此,我們做家長的要早一些想到適時地養(yǎng)成嬰幼兒對書籍和閱讀的興趣和習(xí)慣,使書籍逐漸成為他們的好朋友,成為孩子一生取之不盡的財富。
其實,對幼兒來說,書也是一種玩窟。從小多接觸書,慢慢由“玩書”發(fā)展到翻書,而至看書。在經(jīng)過父母老師的指導(dǎo),逐漸知道書的內(nèi)容,而能欣賞,產(chǎn)生喜歡的情緒,而后能主動地找書、念書。這時,孩子就像有了一把鑰匙,可以自己去打開探索的大門,滿足求知與想像的欲望。這種欲望將給孩子帶來快樂和成功。最后,我們還想提醒家長朋友們的是,在給孩子抱回一大堆好書的時候,千萬別把自己排除在外。家長自己有愛看書的習(xí)慣,孩子大半也會愛看書;再說,親子共讀本身就是你們可以共享的美好時光。
讀完這組文章,您可以來稿談?wù)剬υ缙陂喿x的想法和做法,也可以來信說說您的問題和困惑。讓我們進一步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