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孳
天底下的母親都希望能生下健康、活潑、可愛的孩子,然而有些孕婦卻因自己染上肺結核病或原有的肺結核沒有徹底治好而連累了腹中的胎兒,這不能不說是件令人遺憾的事情。
活動性肺結核對孕婦、產(chǎn)婦及胎兒都是極大的威脅,懷孕和分娩反過來也會加重結核病情,且不利于肺結核的治療。母親在懷孕期間,既要滿足自己本身的需要,又要滿足發(fā)育中胎兒營養(yǎng)和物質代謝的需要,這就增加了各器官以至整個機體的負擔。此時機體內心泌、代謝和內臟器官功能的改變,為結核病惡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分娩,特別是難產(chǎn)和剖宮產(chǎn)對產(chǎn)婦身體影響較大,機體抵抗力下降,分娩后可使原有結核病惡化,并易于引起全身性血行傳播,形成多器官結核。此外,重癥結核孕婦體內的胎兒可因缺氧、營養(yǎng)不良導至發(fā)育遲緩或死亡。結核菌還可通過血行播散在胎盤內,傳染胎兒。胎兒在子宮內或經(jīng)產(chǎn)道分娩時,若吸入或咽下污染的羊水也可引起新生兒肺部或消化道的感染。
為避免上述情況的發(fā)生,已患活動性肺結核的女性,宜在病變穩(wěn)定,痰結核菌陰轉兩年后再考慮結婚。對懷孕3個月以內,合并各型活動性肺結核、肺外結核的女性,應果斷地終止妊娠,積極采取抗癆治療,至疾病痊愈兩年再后懷孕。對懷孕已3個月以上的才確診的嚴重肺結核患者,終止妊娠要比自然分娩的危險性大得多故此類患者可在進行適當抗結核治療的情況下維持妊娠。肺結核病情嚴重,雖然積極治療,病情仍不穩(wěn)定,或妊娠反應曾使結核病顯著惡化者,則不宜再懷孕,應考慮絕育手術。
患有肺結核的孕婦或產(chǎn)婦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懷孕頭3個月內避免使用氨基糖甙類抗結核藥物,包括鏈霉類、卡那毒素、丁胺卡那霉毒及卷曲霉素等,因這些藥物具耳毒性,可致嬰兒出生后耳聾和眩暈。利福平、乙硫異煙胺有致畸作用,在妊娠早期禁止使用,但在懷孕中,晚期對胎兒影響較小,是否使用宜請醫(yī)生權衡利弊后再決定。
2. 妊娠婦女對維生素的需要增加,故服異煙肼的病人應補充維生素B6。
3. 哺乳期應繼續(xù)治療,有些抗結核藥雖能通過授乳影響嬰兒,但若乳汁中的藥量小于常用治療量的20%,嬰兒還是可以接受的。母親可在哺乳留取一杯乳汁,下次給嬰兒喂食,然后再服藥,這樣做可減少毒性反應。
4. 患開放性肺結核的母親須與新生兒適當隔離,確實不宜哺乳的,也可用牛奶、羊奶等喂哺小兒。實在無法隔離者,哺乳時最好帶上口罩。
孩子可在母體內或分娩時被母親傳染上結核病。但他們大多數(shù)在出生時看不出什么異常,約2周后,癥狀逐漸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食欲漸差、體重不增或減輕、吮乳無力、發(fā)熱、咳嗽等等。這些嬰兒一旦確診應立即與母親隔離并行正規(guī)抗結核治療。
治療成功的關鍵在于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診斷不清或延誤治療時機會造成嚴重后果。只要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大多數(shù)母嬰結核是可以治愈的。
(圖/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