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子木
如果像意大利的學校那樣兒,沒有班長,中國教師一定會感到自己難于管理眾多的學生;如果像美國的學校那樣兒,班長輪流當,中國教師又擔心組織能力不強的孩子當班長,會“殃及”班級工作。中國學校中的班長,究竟能否——
我的兩個老同學是一對夫妻,出國后費了好大勁兒才把孩子的出國手續(xù)辦好,不料寶貝兒子卻不肯走,原因是他爭取了整整3年,剛剛有希望當上小隊長,父親只好連哄帶騙地把他帶出了國。令父母詫異的是,這孩子只在美國上了一天小學就“樂不思蜀”了,原來孩子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美國的學校里班長是輪流當?shù)?,因此,他可以輕而易舉地當上在國內(nèi)怎么努力也當不上的班長。
另據(jù)報載,一些意大利籍的華裔父母把在國外長大的孩子送回中國,組織了一個夏令營,以便學說漢語。中國老師希望孩子能選出一個班長來管理集體的事務??蓻]想到任老師怎么解釋,孩子們?nèi)詫x“班長”一事困惑不解。無奈,老師只好指定年齡最大的孩子為班長。不料,這孩子當場一口回絕:“我不當班長!我們大家都是平等的,我沒有權力去管他們?!崩蠋焼枺谝獯罄膶W校里有沒有班長,孩子們異口同聲地答:“沒有?!弊詈蟮慕Y(jié)果是,在這個由華裔意大利籍學生組成的小集體中沒有班長。
在中國,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普遍認為,班干部是作為老師的助手來參與班級的管理事務。如果像意大利的學校那樣,沒有班長,中國的教師一定會感到自己難于管理眾多的學生;如果像美國的學校那樣,班長輪流當,中國的教師又會擔心由那些組織能力不強的孩子當班長時,將影響班級各項工作的總體表現(xiàn)??傊?,中國學校的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注重于學生干部在班級事務中的管理作用,而常常忽略了班干部這一角色在人的塑造方面所能起到的心理作用。
美國學校的班長,主要任務是為同學服務——發(fā)書、發(fā)作業(yè)、辦各種班級展覽、給同學讀書等等,所以每個人都能干。相比較而言,中國學校的班長,主要任務是幫助老師“管”同學,而要管別人,首先就必須先管好自己,否則就沒有資格管別人。所以,中國學校的班長有形象與資格的要求,這就注定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特別是淘氣的男孩子與班長無緣。從因職設權及等級性來看,我國學校的學生干部建制與成人社會的“官本位”頗為近似。確切地說,學校將成人社會中的組織原則運用到了孩子身上,我們的孩子正是從“班長”這個老師一人之下、同學眾人之上的職務中,懂得了權力及等級的概念。甚至有些七八歲的孩子,也無師自通地會利用班干部所擁有的權力,給自己和好友行方便,同時對異己的同學施以報復。也就是說,成人社會官場上的爭斗,同樣發(fā)生在孩子們的學校生活中。毫無疑問,我國的學生干部建制為幼小的孩子們上了一堂了解中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等級關系的第一課。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的班干部都是以老師指定為主,同學選舉為輔,班干部的任期也往往很長,一般只做小的調(diào)整不做大的變更,居然也像成人社會中的職務官銜一樣,只要不犯大錯便只“升”不“降”。所以,有的孩子會在整個學生時代從始至終地當干部,同時也有相當多的孩子從未當過干部。
從素質(zhì)教育的角度出發(fā),學生干部的選拔式建制應當改變?yōu)檩喠鲹斨?,以使每個孩子都能從擔任班干部這一角色中受到鍛煉。這個機會,每個孩子都有獲得的權利。
(房國忠摘自《中國青年報》)